<b>万岁山大宋武侠城位于开封城西北部,是2003年10月在原国家森林公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占地五百余亩,是一座以宋文化、城墙文化和七朝文化为景观核心、以大宋武侠文化为旅游特色、以森林自然为格调、兼具休闲娱乐功能的多主题、多景观大型游览区。</b><div><b> 5月9日下午,游览了万岁山大宋武侠城。</b></div> <b>万岁山原是北宋著名的一座皇家园林,兴建于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历时6年落成,它藏自然山水美与人工美于一体,括天下之绝,含古今之胜,集古代南北园林建筑之大成,成为全国山水奇景的一个缩影和北宋末年东京开封最大最美的园林。宋徽宗曾与全国山水名胜比较后说此地把各地美景"并包罗列,又兼胜绝"。</b> <b> 2012年10月,万岁山游览区为了形成以大宋武侠为核心的旅游定位产品,打造大宋武侠主题特色景区,特更名为:万岁山·大宋武侠城。</b> <b> 万岁山武侠城景观有:剑门、鼓群、刀门、枪门、弓门、珍珑棋局、九龙瀑、仁义侠广场、龙坛、万岁寺。</b><div><b> 演出地点有:大宋武馆、十字坡、江湖街、聚贤庄、野猪林、影视体验厅、武侠广场。</b></div> <b>这是九龙瀑的真人秀,真人模特以特定的身份进入自然景观,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很新鲜,很奇特。这些模特以一种姿势坚持几个小时,真是太辛苦了。</b> <b>这些打扮的是游人。在武侠城里,很多游客都是这样的装束。大街上也有很多穿唐装汉服的,不足为怪,只有我们这些外地游客会向他们投去异样的眼光。要是在沈阳的街道上有人这样穿着,那就太另类了。</b> <b>这轿子抬得都颠儿起来了,特别是游人越是赞许,轿夫越来劲。恨不能将十八般武艺都展示出来。</b> 这 <b>江湖街是仿宋代市井江湖风情的情景街,是武侠路的一个组成部分。江湖街上有镖局、赌坊、当铺、酒铺、书场等实景建筑和道具,街上有大侠、官差衙役、镖师、媒婆、货郎、乞丐等人模与游客互动。在这里上演的武侠实景剧有:《七侠五义》、《英雄救美》、《醉打蒋门神》等,以及二鬼摔跤、喷火、飞刀飞斧等民俗绝活表演。这是十字坡上的孙二娘店。在这里饮食购物可要小心“人肉包子”哟!</b> <b>街上忙碌的工作人员都是古人打扮</b>。 <b>进了武侠城全是好玩的地方,是年轻人和孩子们的天堂。这老顽童也敢上去比划一下。<br></b><br> <b> 这些景观布置的很有文化内涵。</b> <b>仿古大船。</b> <b>真羡慕古人,捧坛子喝酒,大碗吃肉,多爽。我猜测,那时候酒的度数不会太高。</b> <b>这老汉就喜欢这样的地方,见到酒就像见到亲人一样。</b> <p class="ql-block"><b>有热闹也有幽静,这竹林闹中取静,更显得别有情趣,我还是喜欢这样的地方。</b></p> <b>走到这里就有了浓厚的文化氛围。</b> <b> 整个长廊顶部是《将进酒》的书画条幅,说是条幅已经不确切,不知叫啥好。那书法,笔力铿锵有力,挥洒豪迈。</b> <b>文化人到这地方直抒胸臆,展开臂膀,拥抱这知识天地。</b> <b> 是“书画江湖”,还是“江湖书画”,无处咨询,自己去猜。但是把“书画”和“江湖”二字联系到一起还是别出心裁。</b> <b>我喜欢这样的地方,说他是染坊也好,说他是织坊也罢,总之是给人古朴、神秘的感觉。</b> <b>夕阳时分,光影让这里更有了艺术感觉,但这样的光影是留不住的,稍纵即逝。</b> <b>我用心去感觉,让自己留在这光影与家织布构成的神秘氛围之中,脱离尘世的纷扰,去寻找只属于我自己的宁静与舒心。</b> <b>蜡染家织布与酒坛的结合,梦中回到从前。</b> <b> 撩起布帘,看看是不是我心中的你?!</b> <b>这里还真是个能让人展颜的好去处。你看,笑得多甜。</b> <b>这里是个演出场地。</b> <b>几十年前的《智取威虎山》、《红灯记》重现舞台。记忆深处翻腾起当年的浪花。那时曾和谁牵手多次看过这些剧目(也没有其他的可看),仰躺在青年点炕头上你一句,他一句经常唱这些段子,又扯远了,老了就爱回忆。</b> <b>这鼓敲得是真棒。</b> <b>离开万岁山武侠城在开封的一个广场上有这样一个建筑,上边的字吸引了我“海纳百川”。由此又有很多联想。太多不说了。</b> <b>华灯初上,我们来到了汴梁小宋城。 </b><div><b> 小宋城位于开封市大梁路西段,由原"东京艺术中心"改造而成,于2013年11月18日开城营业,主要经营开封特色小吃及全国各地风味,并先后获得"开封人的待客厅"、"外地游客的首选地"、"开封市的新名片"、"文化旅游新地标"等美誉。</b></div> <b>小宋城的整个营业区内以木质仿古建筑为主,回廊流水,亭台楼榭及戏台上传出的传统戏曲演唱声,仿佛瞬间把人带回了质朴又轻缓的北宋时代。抬起头,房顶喷绘的蓝天白云,加上周围小吃摊贩身上的古装,制作木板年画的老师傅纵横的皱纹,以及路边一排绣娘手中的银针,让来者一时忘忧。 </b> <b>民俗餐饮区位展现了开封的饮食文化 。它汇聚了流传千年的开封传统小吃上百种,有薄皮大馅、灌汤流油、软嫩鲜香的鹿家包子;有被誉为中华一绝的齐氏大刀面;有黄焦酥脆带翅鳞的邢家锅贴;有酱味浓郁、焦而不糊的罗记炒凉粉;有骨酥肉烂、汤鲜味醇的无腮黄焖鱼;还有风味独特的炒红薯泥,梨酥烂、汤醇甜的冰糖红梨,香气浓郁、酒味甘醇的江米甜酒。昆虫宴的炸蝎子、炸蚂蚱、炸蜈蚣、炸海马也争奇斗艳,大有"百味小吃闹宋城"之势。</b> <p class="ql-block"><b>坐在桌前体验一下,什么也没敢品尝。美其名曰,体验开封的餐饮文化。其实是囊中羞涩,抑或是铁公鸡,不肯拔毛。</b></p> <b>小宋城外的广场。</b> <b>小宋城建筑外观。</b> <b>众人行旅游团队合影,到哪都留一张。</b><div><b> 未完待续<br></b><div><b>摄影、摄像:细雨 一丝风</b></div><div><b>编辑制作:一丝风</b></div><div><b>(历史资料来自网络)</b></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