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的深度融合,6月24日,淮阴区教师发展中心携手淮阴特殊教育学校精心筹备并成功举办了淮阴区特殊教育“数字化赋能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1.青年教师优质课展示:创新课堂,绽放光彩 卢鹏飞老师在培六1班呈现的《100以内认识人民币的使用》,巧妙地将生活数学与AI技术相结合。通过创设模拟购物场景,学生们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生活之中,在实践操作中轻松掌握人民币的使用方法。AI技术的运用,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朱煜煊老师在培二班的《马牛羊》课堂上,借助多媒体互动课件这一强大工具,以AI趣味动画和AI小游戏为学生们打开了识字的大门。对于特殊需要学生来说,这种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让他们能够更有效地理解和记忆汉字,为生活语文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张洁老师在培六2班开展的《蘑菇》绘画与手工课程,充分利用AI技术辅助教学。通过使用先进的AI技术,张洁老师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在艺术创作上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们在张老师的引导下,通过AI技术的辅助,让他们在艺术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探索无限的可能。 毛晶晶老师在培九班的《艺术节的入场券》课堂,通过AI技术制作趣味动画视频与游戏。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让抽象的左右概念变得直观易懂,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氛围异常活跃。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为特殊教育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了数字化教学手段在特殊教育领域的独特魅力。 韩晓飞老师在学前康复班带来了绘本课《守株待兔》。韩老师运用AI技术,将古老的寓言故事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特殊需要儿童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故事中的场景和情节,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故事内涵。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为特殊儿童的语言康复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2、专家示范课:名师引领,示范先行 淮安市第二特校杨新全校长的生活语文课《小猴子摘玉米》借助 AI 技术精心打造的课件,让学生们在趣味盎然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通过AI动画和互动环节,杨校长将抽象的故事情节转化为直观的视觉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踊跃回答问题,展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3、专家点评:思维碰撞,智慧升华 淮阴特殊教育学校的翟其峰校长对本次活动中的青年教师优质课展示和专家示范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从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到技术应用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深刻的见解。翟校长指出,数字化工具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还能为不同类型的特殊学生提供个别化的学习支持。同时,他也强调,技术的应用应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其实际效果和适用性,避免仅停留在形式上。此外,他还着重强调了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性,鼓励教师在掌握新技术的同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特殊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4.主题讲座:前沿理念,深度浸润 淮安市第二特校杨新全校长围绕《数字化转型下的特殊教育课程重构》这一主题展开了精彩的讲座。在讲座中,专家深入解析了AI辅助教学、智能康复设备等新技术在特教领域的实践路径。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数据,让参会教师们深刻认识到数字化技术对特殊教育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专家还为学校数字化建设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撑,为特殊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本次研讨会不仅是一次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淮阴区特殊教育迈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起点。相信在数字化技术的赋能下,淮阴区的特殊教育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教育服务,让每一个特殊儿童都能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让我们共同期待淮阴区特殊教育在数字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创造更多的辉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