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鑫《谈文学创作的自信》

大河洋美术馆

<p class="ql-block"><b>  黄鑫《谈文学创作的自信》</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文学创作,是一场与自我、与世界的深度对话,而自信则是这场对话中最坚实的基石。它并非盲目自满,而是创作者对自身表达能力、审美感知与思想深度的确信,是在艺术的广袤天地中,从容驾驭各种元素、构建独特文学世界的底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文学艺术之美,恰似欣赏音乐的节律。音乐中,节奏的强弱起伏、旋律的婉转悠扬,能够唤起听众内心强烈的情感共鸣;文学创作亦是如此,文字的长短错落、句式的抑扬顿挫,形成独特的韵律感。当创作者自信地把握这种韵律,便能让文字如灵动的音符,在读者心间奏响动人乐章。以诗歌为例,杜甫的律诗对仗工整、平仄和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磅礴的气势与强烈的节奏感,正是诗人对语言韵律自信掌控的绝佳体现。这种对文字节律的自信运用,赋予作品独特的音乐性与感染力,让读者沉浸其中,感受文字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文学创作又如同诗歌故事中的画面感。优秀的创作者能够通过文字,在读者脑海中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场景与鲜活的人物形象。从《红楼梦》中大观园的亭台楼阁、繁花似锦,到《边城》里湘西小镇的青山绿水、古朴吊脚楼,作者凭借自信的笔触,将丰富的细节与细腻的情感融入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自信让创作者敢于大胆想象、肆意挥洒,用文字为读者打开一扇扇通往不同世界的窗户,使抽象的情感与思想具象化为可感可触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语言与文字的默契配合,更是文学创作的关键。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文字是语言的符号,二者相辅相成。自信的创作者能够精准地找到最恰当的词汇、最精妙的语句,将内心的想法与情感完美呈现。苏轼的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寥寥数语,便以豪放洒脱的语言,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感慨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自信,源于创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与敏锐的语感,他们深知如何运用语言的力量,让文字产生直击人心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文学创作中,空间想象同样不可或缺。自信的创作者不受现实空间的束缚,能够在脑海中构建出宏大或细腻的想象空间。无论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奇幻瑰丽的异世界,还是科幻小说里充满未来感的宇宙图景,都展现了创作者强大的空间想象能力与创作自信。他们打破常规,大胆创造,用文字搭建起一个个令人惊叹的想象世界,拓宽了文学的边界,也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同时,创作者还需处理好与受理逻辑、量子逻辑、人体空间、自我认知以及自然等多方面的关系,这便是所谓的“八际关系”。受理逻辑要求作品在情节发展、人物塑造等方面符合基本的事理与情感逻辑,让读者能够理解与认同;量子逻辑则鼓励创作者突破传统思维定式,以创新、跳跃的方式进行创作,为作品注入独特的新意。人体空间与自我认知紧密相连,创作者对自身身体感知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能够为作品增添真实而细腻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能让作品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展现自然之美与生命的律动。自信的创作者能够平衡好这些复杂关系,使它们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为作品增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而用思想构建系统形成才气,是文学创作自信的深层体现。创作者要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对世界、人生、社会有着深刻的思考与见解。这种思想如同作品的灵魂,贯穿始终。当创作者以自信的姿态将思想融入作品,通过文字构建起完整而富有深度的艺术世界时,才气便自然流露。曹雪芹的《红楼梦》,以其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对人性的细腻洞察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构建起庞大而精妙的文学系统,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才气与自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文学创作的自信并非与生俱来,它需要创作者在不断的阅读、学习与实践中培养与积累。通过广泛阅读经典作品,汲取前人的智慧与经验;在写作过程中勇于尝试、不断探索,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从成功中获得动力。当创作者拥有了扎实的功底、独特的视角与深刻的思想,自信便会在心中生根发芽,支撑着他们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文学艺术的宝库增添璀璨的明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图片来自于网络;国画篆刻作品/黄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黄鑫近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