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五角场</p><p class="ql-block">六十年前,我曾在这里生活了两年。1964年搬离上海后,也曾几次来上海,但都来去匆匆,未能回到五角场看看。只是1975年我在部队服役转场途中,在上海暂住一晚,经首长准假,我去看了原来的家,那时五角场环岛还是旧日模样。</p> <p class="ql-block">那时五角场是宝山县属地,位于宝山县南部,邻近市区。</p><p class="ql-block">1988年9月,撤销宝山县建制,设立宝山区,而五角场这片区域则归属杨浦区,现在五角场街道面积为7.66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1927年7月,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不久开始制订实施“大上海计划”(“新上海建设计划”)。</p><p class="ql-block">按计划在原有道路基础上,以五角场为中心,向外辐射修建了五条马路,即淞沪路、其美路(今四平路)、黄兴路、东翔殷路(今邯郸路)、西翔殷路(今翔殷路),在五条马路的交汇处形成了环岛,而五条路口将外周区域划分成五个角,由于它的形状和位置特殊,人们习惯把环岛附近称为“五角场”。</p> <p class="ql-block">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五角场地区成为日军军事重地,在此建造了宪兵司令部和防空司令部等设施。在五角场环岛及黄兴路周边建造了若干钢筋混凝土碉堡,这些碉堡直至20世纪90年代因交通改造被拆除。</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十年代,五角场环岛还是块面积不大的圆形区域,周围灌木围绕,有一路往返于虹口公园和五角场的有轨电车在此作为终点站。当时环岛里面尚存一座钢筋混凝土的地堡。</p> <p class="ql-block">今年五月,相约去看望浙江和上海战友,未曾想会安排入住位于五角场广场附近的酒店,离广场仅百米之遥。</p> <p class="ql-block">再次回到五角场,早已不是旧日模样,一个金属结构的圆盘悬空地面之上,增建的中环路高架桥贯穿其中,而环岛地面部分则改成下沉式广场。</p> <p class="ql-block">地面上每个路口处都有出入口,经地下道通往五角场下沉式广场。</p> <p class="ql-block">通往淞沪路的出入口</p> <p class="ql-block">通往四平路和黄兴路的出入口</p> <p class="ql-block">每个出入口都有编号和供行人上下的楼梯和电动滚梯</p> <p class="ql-block">下沉式广场周围尽是商铺和小吃店</p> <p class="ql-block">人们通过下沉式广场,从一条马路去往另一条马路,不用在地面上穿过马路。</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看圆盘</p> <p class="ql-block">五角场广场周围公路示意图</p><p class="ql-block">五角场地面上的五条路名称未改,位置依旧,只是上方多了一段飞架的中环路。</p> <p class="ql-block">五角场的路标</p> <p class="ql-block">淞沪路</p><p class="ql-block">自五角场广场向北方向,路口不远处西侧原有淞沪路小学,我曾在此校读了两年书,从家走路十多分钟到学校。校门紧挨马路,旁边有块小空场,附近的人们会把自家种的蔬菜或从河沟里捕捉的鱼虾拿到这里来卖。印象最深的是这里有个烧饼摊,油桶改作的烤炉,微红的炭火炙烤着贴在炉壁的面饼,散发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如今学校不复存在,听说与它校合并,原校址上盖起了高楼。</p><p class="ql-block">沿淞沪路向北有江湾体育场,再远处原先有日本人修建的远东最大的江湾机场。</p> <p class="ql-block">邯郸路</p><p class="ql-block">自五角场广场向西方向,也就是这座高楼建筑右边,最初叫西翔殷路,抗战胜利后改名魏德迈路,以纪念美国军人、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魏德迈。解放后改为邯郸路,以纪念1945年8月的邯郸战役。复旦大学就在这条路。</p> <p class="ql-block">翔殷路</p><p class="ql-block">自五角场广场向东方向,因跨引翔、殷行两乡,故名“翔殷路”。</p><p class="ql-block">当年家住五角场时,暑假我们穿过翔殷路去江湾体育场游泳池游泳。炙热的阳光晒得柏油路面变软,走的时间长了,脚底板都觉得发烫。</p><p class="ql-block">1963年,哥哥考上同济中学,每天上学骑车经过翔殷路。</p> <p class="ql-block">五角场广场南,这座“无印良品”大楼左侧是黄兴路,右侧是四平路。</p> <p class="ql-block">四平路</p><p class="ql-block">五角场广场向西南方向,初名其美路,以纪念中国同盟会元老陈其美。陈其美是孙中山有力的支持者,参与组建中华革命党,多次于危急之中潜赴上海、大连等地发动讨袁,为反袁和维护共和作出了有力的贡献。1916年5月18日,受袁世凯指使的张宗昌派出程国瑞,假借签约援助讨袁经费,在日本人山田纯三郎寓所将陈其美暗杀。顺带说一句,陈其美是陈果夫陈立夫的三叔。</p><p class="ql-block">解放后,其美路改名四平路,以纪念东北解放战争中的四平战役。</p><p class="ql-block">同济大学、原空四军军部都在四平路上。</p> <p class="ql-block">黄兴路</p><p class="ql-block">五角场广场向南方向,以纪念辛亥革命领袖黄兴。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先驱和领袖,与孙中山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1916年病故于上海。</p> <p class="ql-block">黄兴路北口的建筑,其位置是原来我家居住大院的北门。</p> <p class="ql-block">沿黄兴路东侧向南行,去寻访曾经住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邯郸路至黄兴路之间靠近五角场的区域原来是空军政治干部学校(下称政治干校)所在地。黄兴路东侧这部分是校部办公楼和家属区。干校于1969年撤销,1977年11月7日重建。1986年6月改为空军政治学院。1999年,空军政治学院并入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改名为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2017年,南京政治学院、西安政治学院、武警政治学院合并组建为国防大学政治学院。</p> <p class="ql-block">东侧围栏里面现在是个简易的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黄兴路西侧</p><p class="ql-block">原政治干校的礼堂和学员队都在这个大院里。有时礼堂放映电影不让小孩进,开映后,胆大的孩子就钻后台的窗户趁黑溜进去看。</p> <p class="ql-block">现在为国防大学政治学院</p> <p class="ql-block">政治学院东门</p> <p class="ql-block">政治学院东门与原政治干校西门隔黄兴路相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哥哥前些年曾到这里,门卫站岗,不得入内,院内建了不少楼房,听说只留了几座老房子。</span></p><p class="ql-block">而今西门只有保安员值守,向他说明我只是故地重游,得以入内。进了西门是条东西走向的路,路北是政治干校办公区,路南是家属生活区。</p><p class="ql-block">故地重游,已是另一番景象。</p> <p class="ql-block">如今路北改为停车场,原先这里种着果树,还有一片面积不大的麦田。远处的高楼位置是原政治干校的办公楼和大院正(北)门。</p> <p class="ql-block">路南是家属生活区,道路中段靠路边原先有座平房,是食堂的冷藏室,它的南边是座东西走向的长方形建筑,东边一半是军人俱乐部,西边一半是食堂。道路东段北侧还有个干部食堂。</p> <p class="ql-block">那时家属区大多数房屋是日本军队侵占上海时盖的单栋小二层楼。后来不知何时拆除,现在盖起了新的楼房。</p> <p class="ql-block">高楼群中也有几栋新盖的小二层楼</p> <p class="ql-block">原先政治干校家属区东边是个农村生产队养鱼的大池塘,大池塘往北连着一条沟渠。夏天,院里胆大的孩子会偷偷的到池塘里游泳。</p><p class="ql-block">如今池塘不在,建了“黄兴公园”。</p> <p class="ql-block">在家属区的南部,原先有个长方形的大凉棚,水泥砌筑的石台上立着木柱,支撑着草苫的屋顶,棚子四面大敞,棚内无椅无凳,少有人来。</p> <p class="ql-block">现楼群中仅见到这样一幢二层楼建筑,楼门紧闭,窗户或开或堵,玻璃有的破碎,不像有人居住。</p> <p class="ql-block">二楼敞开的窗内</p> <p class="ql-block">小楼应该是两户人家居住,看样子建造有些年头,不过在我印象中那时没有这个样式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山墙上牌子显示这座小楼是“黄兴路二O五三弄40”</p> <p class="ql-block">网上查到的一段话:黄兴路2053弄是位于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板块的公寓式住宅小区,2000年建成使用。</p> <p class="ql-block">小楼墙皮剥落,门窗破旧,看来闲置颓废有些时日,不知还能存在多久。</p> <p class="ql-block">现在院内的五角场街道蓝天社区服务中心</p> <p class="ql-block">虽然老房子不复存在,毕竟回到这里,也算了了心愿。</p> <p class="ql-block">原路返回酒店</p><p class="ql-block">夕阳余晖中的政治学院</p> <p class="ql-block">穿过五角场广场</p> <p class="ql-block">回到酒店</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五角场广场</p> <p class="ql-block">晚饭去了酒店附近五角场百联又一城购物中心里的南京大排档</p> <p class="ql-block">看着“演绎人生”这几个字,感触良多。</p> <p class="ql-block">斗转星移,岁月变迁。故地重游,一壶浊酒慰平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