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原则和注意事项

楚野文康

<p class="ql-block"><b>亲爱的同学们和家长们:​高考的硝烟刚刚散去,志愿填报的号角已然吹响。这是一场关乎未来的重要抉择,承载着你们的梦想与希望。填报在志愿前,希望你们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自己的兴趣所在、优势学科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不要盲目跟风,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同时,多与父母、老师沟通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愿你们都能在志愿填报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开启一段崭新的征程,向着理想的人生目标奋勇前行!</b><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七分在考,三分填报”‌</b><b>的俗语凸显填报的关键性,新高考模式下填报复杂度更高,那么高考如何填报志愿呢?请你们留意《高考志愿填报原则和注意事项》!</b></p> <p class="ql-block"><b>怎么样才能填报好高考志愿呢?我认为首先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是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b><b>即本人将来的就业目标和工作环境,职业规划往往决定考生高考志愿的填报方向,其方向是:好专业+好学校+好地域=好单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是要弄明白什么是平行志愿。</b><b>所谓平行志愿就是指一个志愿里考生可以填报A、B、C、D等多个院校,这些院校是平行关系,都属于同一志愿。</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即改以往的“志愿优先”为“分数优先”</b><b>,将达到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依次检索,确定录取。</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是掌握一定的填报技巧。</b><b>也就是说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只有讲究方法和技巧才能令自己如愿以偿,心满意足。</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为此,我总结了多年的填报高考志愿的方法,其实也就是三步棋。再次简单地介绍一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一步:查分数,看排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迅速查阅到本人的高考成绩以及成绩单上显示的在全省的排位。排位非常重要,它可以决定填报志愿的准确率。</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当然,只有一年的成绩排位还不准确,最好要研究三至四年的同一分数在本省的排位以及成功录取的分数线。</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有了高考分数及自己的成绩排位之后,就可以按照</b><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冲、二稳、三保底”的原则</b><b>进行填报,第一批次志愿可以冲自己理想的学校(一冲),第二批次志愿可以填报最有可能录取的学校(二稳),第三批次志愿填报保底志愿,确保自己能够被一所高等学校录取(三保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为了保证平行志愿的准确率,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1)考生最好要填满所有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b><b>争取最大的录取机会。</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2)要注意院校的排序和搭配。</b><b>考生所填的院校虽然平行,但计算机在对考生个人志愿检索时是按考生填报的院校顺序逐个进行。因此,考生要注意院校排列的顺序,院校志愿之间要有一定的梯度。</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3)注意招生学校和招生专业的特殊要求。</b><b>如身体条件、性别、外语口试、单科成绩等不符合院校招生专业要求,考生不要填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4)考生尽量要选择服从专业调剂</b><b>(即服从分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步:选地域,定城市</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毋庸置疑,选择地域和城市读大学真的很重要!因为不同的地域,</b><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同的城市,它的文化底蕴,经济活力、政治视野、同学人脉、就业机会等有很大的区别</b><b>,而这些因素都将影响一个人的职业规划和事业成就。</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地域往往可以分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城市一般分为五大类:</b><b>一是北、上、广、深等国际大都市,二是直辖市、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以及等非省会的如厦门、青岛等国内中心城市,三是西北、西南、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四是不发达的地区的省会城市及沿海地区的非省会城市,五是不发达地区的非省会城市,等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b><b>地域和城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三步:找院校,定专业</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要根据本人的情况而定。一般有三种情况。</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1.职业优先。</b><b>适合那些职业理想非常明确的考生。例如将来想当老师、或医生、或会计、软件设计师等等,那么报志愿就应该从这一职业出发。如果你想当语文老师,最好选择师范院校,然后在众多的师范院校中中文专业。</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首先是用分数取舍院校。</b><b>即重点关注自己的高考分数有可能达到的院校,其它的就可以不考虑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其次是分类取舍,</b><b>开设中文专业的大学很多,类别有师范大学、有综合性大学等,就要按照哪类大学毕业后更容易当上中学语文老师来进行排序取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当然,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大多数考生是还没有明确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得,</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最好是选择合适自己的专业。</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2.专业优先:</b><b>适合于有明显特长的和分数较低的考生。</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3.学校优先:</b><b>适合于不考虑专业或者特长不明显的考生。</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职业、专业、学校等方面都无特殊要求,那最好先考虑地域。</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以上三步棋都走完了,高考志愿也就基本上尘埃落定了。</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如何确定志愿排序?</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目前,新高考省市志愿填报与录取投档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另一种以“1个专业(类)+1个学校”为一个志愿,进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从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分数的作用,减少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难度。</b><b>虽然是平行志愿,考生所填报的若干个院校志愿也有逻辑顺序。检索考生所填报的志愿时</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按逻辑顺序A、B、C、D……依次进行的。</b><b>考生可以采取“</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b><b>的策略,各志愿院校之间拉开适当梯度。</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有两种情况要特别注意:</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由于志愿填报不合理,只填报少数志愿或填报的志愿没有拉开梯度,且高考成绩未达到高校录取分数,会导致无法投档。考生在考虑志愿时,要确保在“稳”和“保”阶段留有足够的院校志愿,这样能够降低“滑档”风险。</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是平行志愿</b><b>投档模式虽然“分数优先”,但对于考生而言,填报的院校及专业还是有顺序的。考生根据位次范围、专业录取分数等资料筛选出来志愿高校后,结合自身情况,统筹诸多因素,在“冲”“稳”“保”的策略前提下,可以考虑把最想去的志愿放在前面。这样投档系统在按志愿顺序检索考生志愿时,才能保证投档到考生能去且想去的志愿。</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志愿填报,说简单只要做到9个字,即“</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凭实力、选学校、择专业</b><b>”。愿每一位考生都能考入理想的大学,鹏程万里,未来可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必看!19个高考志愿填报指南</b></p><p class="ql-block">1问、平行志愿的投档过程是什么样的?</p><p class="ql-block">答: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即对同一批次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在本科平行投档时,计算机将根据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高校。例如,某考生填报的志愿为A、B、C、D等院校,投档时,先将该批次线上考生按分数大排队,然后由计算机依次检索考生志愿。若考生符合A校投档条件且A校有计划余额,则投档到A校;若不符合A校的投档条件,则继续检索B校,若符合B校投档条件且B校有计划余额,则投档到B校,以此类推,直至检索完考生所填报的所有院校志愿。一旦档案投出,便不再检索该考生的其它志愿,该考生的投档流程即完成,随后开始检索下一名考生,直至完成本批次最后一名考生的投档工作。</p><p class="ql-block">2问、平行志愿中,如果没有达到A校投档线,影响后面其他高校的投档录取吗?</p><p class="ql-block">答:不影响。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进行投档。投档时,该批次线上考生先按分数大排队,计算机逐一检索考生志愿。如果符合A校投档条件且A校有计划余额时,则投档到A校;如果不符合A校的投档条件,则检索B校,若符合投档条件且B校有计划余额时,则投档到B校,若不符合,则继续检索,直至考生所填志愿高校检索完毕。因此,如果没有达到A校投档线,不影响继续检索其他志愿高校投档。</p><p class="ql-block">3问、平行志愿中,如果进档后退档,还可以投下一所院校吗?</p><p class="ql-block">答:不可以。因为平行志愿实行一轮投档,当考生档案投进某院校时,这一轮投档即结束。所以,一旦进档后退档,考生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的录取。</p><p class="ql-block">4问、如果我的志愿被某所大学提档了,我选了该大学的六个专业,并且服从调剂,如果我的第一专业没有被录取,我是会被退档?还是继续有机会考虑第二至第六专业?</p><p class="ql-block">答:不同省份不同批次的志愿设置情况不同,传统志愿中,考生档案投进院校后,进行分专业的录取。若第一专业没有录取,不会被退档,院校会继续审核该考生所填报的其他专业。若考生填报的6个专业均不符合录取条件,但填报了服从专业调剂且符合其他专业的录取要求,院校会将其调剂到其他尚有计划余额的专业。</p><p class="ql-block">5问、如果某校将我退档,会说明原因吗?</p><p class="ql-block">答:高校录取过程,对于不符合录取条件而被退档的考生,高校会注明退档原因,且由考生所在省份的招办负责审核退档原因是否合理。</p><p class="ql-block">6问、什么是征集志愿?</p><p class="ql-block">答:征集(征询)志愿是指在每一批次录取结束后,省级招办会将录取未满额的院校和余缺计划数向社会进行公布,供尚未被录取且达到相应分数要求的考生选报。</p><p class="ql-block">7问、填报征集志愿注意什么?</p><p class="ql-block">答:填报征集志愿需注意以下五点:</p><p class="ql-block">(1)只有达到相应分数要求且尚未被录取的考生,才有资格填报征集志愿;</p><p class="ql-block">(2)考生应及时关注省级高招办公布的未完成招生计划院校的余缺信息,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志愿填报,逾期将无法填报;</p><p class="ql-block">(3)参加征集志愿填报的考生,需按规定选报院校志愿,并明确是否服从专业调剂;</p><p class="ql-block">(4)考生选报征集志愿时,应避免盲目跟风“扎堆”报考热门院校或专业,防止因报考过度集中而再次落选;</p><p class="ql-block">(5)考生填报时需谨慎考虑,充分评估所报院校剩余专业是否能接受,因为一旦被录取,便不能退档调换。</p> <p class="ql-block">8问、征集志愿填报时间是什么时候?</p><p class="ql-block">答:各批次征集志愿的填报、录取,均在下一批次录取开始前进行。具体时间将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或指定渠道发布,建议考生及时关注相关信息,也可直接咨询省招办或地方招办。</p><p class="ql-block">9问、什么是降分征集志愿?</p><p class="ql-block">答:降分征集志愿是指在征集志愿后,省教育考试院根据实际情况,对还没有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允许其降低一定分数再次进行征集志愿。符合报考条件,在本批次控制分数线下一定分数以内且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填报对应批次的降分征集志愿。</p><p class="ql-block">10问、“三大专项计划”如何录取?</p><p class="ql-block">答:国家专项计划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所在批次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录取批次的有关省份,录取分数不低于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p><p class="ql-block">地方专项计划的投档办法和录取要求,由各省(区、市)综合有关高校招生实际、实施区域农村招生情况等因素确定。</p><p class="ql-block">高校专项计划录取办法由有关高校确定并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有关高校普通类招生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p><p class="ql-block">11问、保送生的招生录取程序是怎样的?</p><p class="ql-block">答:(1)提出保送申请:具备保送资格的考生应向有关学校或部门提出保送申请,提交高中学业水平成绩和综合素质档案;</p><p class="ql-block">(2)审核公示,参加考核:经审核确认,并通过多级公示后,考生参加有关高校组织的保送生综合考核;</p><p class="ql-block">(3)名单公示:高校根据综合考核成绩和学校选拔要求,确定拟录取保送生名单并进行公示,未经公示的考生不得被录取;</p><p class="ql-block">(4)办理录取手续: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对拟录取保送生信息进行审核确认,办理录取手续。需注意,已确认保送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录取。</p> <p class="ql-block">12问、强基计划的录取方式是怎样的?</p><p class="ql-block">答:强基计划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招生模式。主要有两种模式:</p><p class="ql-block">一是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p><p class="ql-block">二是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高校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后,由高校组织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对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委员会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破格录取。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p><p class="ql-block">强基计划具体的录取方式,考生须查看报考高校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p><p class="ql-block">13问、高水平运动队与体育单独招生有什么不同?</p><p class="ql-block">答:高水平运动队和体育单招都属于特殊类型考试招生,是高校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报考高水平运动队的考生竞技水平要达到比较高的程度,考生要经过报名、测试、高考等几个环节的严格筛选,才能被高校录取。体育单招是部分体育专业单独招生的简称,是指经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部分院校可以对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实行单独招生。高水平运动队与体育单独招生在报考条件、招生院校、考试方式、录取政策、专业选择上都有所不同。</p><p class="ql-block">14问、高水平运动队是否可以被高校普通专业录取?</p><p class="ql-block">答:在录取考生中,高考文化课成绩不低于招生高校相关专业在生源省份录取分数线下20分的,可录取至对应的普通专业;其余考生限定录取至体育学类专业。</p><p class="ql-block">15问:优师计划如何录取?是否需要签订协议?</p><p class="ql-block">答:国家优师专项师范生在录取后、获得录取通知书前,须与培养学校和生源所在省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乡村振兴工作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到生源所在省份定向县中小学履约任教不少于6年。地方优师专项师范生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在入学前做好相关协议签订工作。拒签协议的录取学生,高校可取消其优师专项录取资格。</p><p class="ql-block">16问、本研衔接师范生如何选拔录取?</p><p class="ql-block">答:部属师范大学招收公费师范生实行提前批次录取,重点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倾向和从教潜质,择优选拔乐教、适教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加入公费师范生队伍。</p><p class="ql-block">17问、“预科”与“预录”是一回事吗?</p><p class="ql-block">答:“预科”与“预录”不是一回事。</p><p class="ql-block">预科是大学正式教学班以外的预备班,目前在高校招生中只有民族预科班。民族预科班是指对当年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当降分、择优录取的少数民族学生,实施高等学校本、专科(高职)预备性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除民族院校外,还有华侨大学和四川大学招收预科班。</p><p class="ql-block">预录是指高校准备录取的考生,此时处于未经省市招办审核,未办理录取手续的录取状态。</p><p class="ql-block">18问、怎么知道录取信息?</p><p class="ql-block">答:在录取工作结束之后,省级招办和高等学校会向考生提供录取信息公开查询及申诉渠道,并按规定将有关录取结果向社会公示。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省级招办和高等学校所提供的途径查询和确认本人的录取结果。</p><p class="ql-block">一般有以下几种途径查询:</p><p class="ql-block">(1)本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p><p class="ql-block">(2)录取高校官方网站;</p><p class="ql-block">(3)省教育考试院授权的相应网络、平面媒体等;</p><p class="ql-block">(4)地市级招办。</p><p class="ql-block">19问、录取通知书何时能收到?</p><p class="ql-block">答:批次录取结束后一周左右,高校寄发通知书,具体邮寄时间视两地距离而定,一般寄出后10天内可到。若考生在录取结束后半个月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请联系高校招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