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文:Catherine</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595064</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Tokyo Love Story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二十年前第一次到东京旅游的“老”游记(网友语),记录的是彼时的经历和心情。那时的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还不普遍,东京的游客和“打卡点”也还没那么多、那么热火。旅游摄影主要还倚重数码相机。好处是镜头前的画面总能感觉到某种日式“禅”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如今去日本旅游已是件稀松平常的事,东京当然也有了很大的改变。</span></p> <p class="ql-block">话说十月初某个星期天的早上,上网查看电邮时意外地收到一封航空公司会员卡的“温馨提醒”:我们之前的积分点数年底即将过期。另外该航空公司正好有个优惠项目,可用点数廉价换取日本机票。于是立即登入航空公司的“网上会员中心”,定了两张去日本东京的机票。再登入一个叫“全球旅馆”的酒店网,游览了东京周围的旅馆资料和参考住客们的评语,很快的,我们决定预定在台东地区浅草附近的一个叫“东海庄”的民宿旅店。住过那里的各国游客对她的评语是:交通方便、舒适干净、价格公道,Very Japanese (典型日式)。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住过的旅客都说:旅店工作人员会说“相当好的英语”,这让不通日语的外国旅客觉得放心。</p><p class="ql-block">不一会,我们便从电子邮箱中收到了我们订的电子机票和旅店预定confirmation。于是,一个为期五天的东京之行就此既定。</p><p class="ql-block">一般人对日本,尤其是对东京的认识,多是她那高度商业化的物质文明和现代感的高楼大厦。那么,不太注重物质享受的我们该期待些什么呢?东京又将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p><p class="ql-block">中国中央电视台名记者白岩松说,从北京到东京的路很近,在飞机上“好像刚打了一个盹儿”,不到三个小时就到了。从地图上看,马尼拉、北京、东京就像是个三角形的三个点,马尼拉到东京、到北京都不超过四个小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飞机到达成田机场,我们必须乘坐“京成电铁”由机场先到上野,再转“东京地铁”银座线到浅草区我们的旅店。</p><p class="ql-block">大东京的交通由多家不同公司经营。初来乍到,看到一大张花花绿绿各种颜色线路图,和那些看似相识,却又全然不理解的“汉字”,有点茫然… …后来我们自己慢慢寻出一点门道来:用一点汉语、一点英语(站名都有英语,但却也是日文音译)和一点点“台语”(闽南话)外加几分想象,也就可以应付所有上下站或转车了。比如光看英文Ueno,而不加看汉字“上野”是很难辨识的;“Sensoji”是浅草寺 ;“Oji-kamiya” 是王子神谷;“Tobu Daishi line”是东武大师线… …</p><p class="ql-block">走出地铁田原町站,这里就是著名江户时代的老城区浅草了… …走过低矮的骑楼人行道,拐入一旁的小街巷,突然觉得很眼熟——这不就像是干净版的厦门老街吗?简直就像是走在中山公园附近的“深田路”上!矮矮的小楼房,低低的门墙下泊着脚踏车,安静而恬适,感觉真的好奇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车库”。</span></p> <p class="ql-block">“东海庄”是其中一栋矮矮的三层楼房,红红的墙让我们忆起了老家的“红砖仔楼”… …拉门打开,是个小小的柜台,一个长得像日本偶像明星常盘贵子的女孩笑容满面地为我们办了入住手续——英语也算流利,该是我们后几天中所听闻过的最好英语。日本人很少懂英语,连机场、火车站的工作人员亦然。</p><p class="ql-block">这是家日式的“青年旅馆”,因为是以床位计价,所以很受外国自助旅行者欢迎。旅店的小走廊里有洗衣机、冰箱、微波炉和上网的电脑,供住客自助应用。我们的双人榻榻米房间,干净整洁,配有独立的洗手间和浴室。房间虽小,电视、吹风筒、茶水、拖鞋、浴巾牙刷刮胡刀可都一应具全,还外加和服。浴室里高高的日式浴缸上有一个小塑胶盆,看来有点俗气,后来才知其美好的用途,这是后话。</p><p class="ql-block">趁着天色还早,我们准备搭地鉄,去看看著名的银座商街夜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设计超实用的厕所</span><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18px;">盥洗</span><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盆既环保又节省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银座是东京走向现代化时日本向西方社会开放的第一个区域,如今也还是东京最繁华和最具吸引力的商业购物区之一。</p><p class="ql-block">这里就像是放大了的香港中环名店街或上海的淮海路商街。霓虹灯下五光十色的国际名店在这里都有各自的旗舰大厦。日本人日常生活上虽都习惯用国货,但女人们却十分偏爱欧洲的名牌服饰精品。几天来无论是在大街或地铁火车上,看到的日本女子,大都挽个名牌包包。据说某个欧洲牌子的精品手袋,日本的销量一直是世界第一,可见日本人的生活品质都很高。</p><p class="ql-block">银座流光陆离的名牌大街各具性格的商厦之间,有一些小横街,里面有很多别致的小酒馆、食肆和小店铺。也许因为尊重私人业权,这些小型店铺的商厦占地都很小,却都盖成三五层高的欧式小楼,大多楼梯外露且装修考究,因此每层都可成为独立的商铺同时又不影响楼的外观。也不知是为何种原因,我们看到许多东京的高楼大厦,内部虽都有电梯,但都建有外露的步行楼梯。讲究的,还把楼梯作为设计上的一个重要元素,建在显眼的地方。虽然很难想象有人会去登这些摩天大厦的楼梯,但是不是为了防范意外或灾难以未然?如是,则不失为一种居安思危的理性做法。</p><p class="ql-block">银座除了有顶尖的名牌精品商厦、众多的高级餐馆食肆,还有高雅的音乐厅和多家电影院,是周末人流最密集的地方。所以每当周末下午,这里的主要干道都会关闭几小时,作为步行街来舒缓人群。</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商厦中的大型折纸造型装饰。</span></p> <p class="ql-block">东京的交通看似复杂,却仍是有迹可寻。且不说那些从东京通往日本各地的火车线,很多都是不同铁路公司的专营线路,我们从机场过来的“京成电鐡”和“日本铁路”以及著名的“新干线”也都属于这类的专线。虽然这类专线有的也穿行东京市区的一些大站,但大部分的目的地都是通往大东京以外的其他地区。</p><p class="ql-block">围绕着大东京范围的主要交通铁路(或地铁),基本上是两个主要系统:“东京地铁”共有八条线、“都营地鉄”共有四条线。如果仅在大东京游走,用这两个系统也就够了。然而这两个系统都有各自的出入站口,虽然在一些大站上偶尔会“共聚一站”以方便乘客转车,但车票还是互不通用的。所以,入站时必须认明标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公仔箱似的商业橱窗。</span></p> <p class="ql-block">东京地区的地铁交通四通八达,十分方便,一般票价也和香港差不多,但如果想一整天到处跑,那最好就买一整天通用的无限次车票。一种是“东京地铁” 、“都营地鉄”双系统皆可用的“一日乘车券”,票价是1,000日元;另一种是单一“东京地铁”系统的 (因为有八条线,所以也方便,但不能换乘“都营地鉄”)票价是710日元。东京所有的地铁站墙上都会有很显眼的地铁线路图,清楚地写明站名、站号和票价。乘客可以根据资料到自动售票机上自助购买。多数售票机写的都是日文,这时就要发挥一点想象,或是“作弊”看看旁边日本人如何操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日本人也爱看“壁报”。</span></p> <p class="ql-block">东京大街小巷到处都可见自动售卖机,从车站的售票机、街边三步一个五步一组的还有“饮料机”、“售烟机”、“售酒机”、“零食机”、“玩具机”甚至专卖雪糕和专卖速食面的自动贩售机… …很多小面舘和食肆门口也都摆着自动贩售机,先买食券再进馆子用餐。</p><p class="ql-block">我们决定晚上好好休息,养足精神,第二天买张一日通用的无限次乘车券,尽情到东京各主要区域景点走走。无限次一票彷身,不怕走错路也不用担心重复乘车。</p><p class="ql-block">回到小旅店,已是夜晚,到浴室里放了一缸热水,整个人呼噜噜坐进热烘烘的“汤”里(日本人管洗澡叫“泡汤”)盘腿坐在水桶状的日式浴缸中浸泡。渐渐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袭上心来… …笼罩在水雾升腾的氛围中,身心松弛,有如婴儿呆在安全的娘胎里,浑然忘我。伸手可及的水龙头,源源不断地为逐渐变冷的“澡汤”注入新的热水… …这时我又看到了浴缸边上那个俗气的小塑胶盆,随手拿过来掐起一盆水,哗啦啦往头上淋——“呼”,真是淋漓畅快!我终于明白了这小脸盆的美好用意,就像儿时在家中院子的井边冲澡,也是这么照头一盆——“哗啦啦”… …真爽!</p><p class="ql-block">柜台前的那个铃木小姐听说我们今天计划到东京中央区游览,马上给我们找来几张观光指南,并一句一点头地微笑说:这么好的天气,何不先到皇居走走?</p> <p class="ql-block">“皇居”者,皇家的住处、皇宫是也。但据记载,这个“皇居”早年却是江户德川家的居城。德川家族统治日本两百多年,直至“明治维新”才结束。1868年,天皇迁都至此,江户才改名叫“东京”。这座有翠绿色玉带般护城河围绕的园林式“大宅园”才改称为“皇居”。</p><p class="ql-block">说她是“大宅园”,全因她没有一般概念上皇宫那种雄伟壮观和“彫梁画栋”的慑人气派,倒更像是一处宁静舒展的开阔大园林:高高巨石垒成的城墙外,修剪得一丝不苟的青松林就像巨型的盆栽,游人们只能隔着护城河绕行。从皇宫正门隔着的铁栅栏,可眺望远处通往皇宫的“二重桥”和高桥对面那座戒备森严的皇宫大门…</p> <p class="ql-block">属于皇宫部分的“皇居外苑”和“皇居东苑”平日却是开放给民众的。从“大手门”进入御花园,里面种满了日本生长的各种花、草、树木、,简直像个大植物园。里面还有个“宫内庁”藏舘,正分三期展出大正年间皇室庆典物品。我们正巧赶上参观第一期,共二十件展品。总数不过六十三件大正年间庆典物品收藏,却还要分成三期展出——是该笑她 “小家子气” 或该说她“门槛太低”?</p><p class="ql-block">如果说“皇居”是日本的“头”,那皇居东苑的西北部就该称为其“脑部”了。沿东御花园的“北桔桥门”过了护城河,对面有另一圈护城河围绕,也同属于御花园范围。这里有“国立公文书馆”(文献舘)、“科学技术舘”、“日本武道舘”、“东京国立近代工艺美术舘”等等… …“昭和纪念馆” 和“每日新闻社”虽不属东御花园范围,但也都围绕在御花园北面出口的不远处… …</p> <p class="ql-block">日本政府的心脏地带就在“皇居”正大门的对面。日比谷公园苍翠的树荫后有一大群造型宏伟、色泽庄重的高楼建筑,它们是:最高检察庁、法务省、厚生劳动省、外务省、金融庁、国会议事堂等重要的国家机关大厦,连总理和内阁总理大臣的官邸也都在其中。好奇的是,美国大使馆也在这里,而不像其他国家的大使馆设在六本木地区。</p><p class="ql-block">走出御花园,我们必须作出选择:一是往后面走,继续去那些“舘”悠转;另一个向着东京车站的方向,往日比谷、六本木、新宿,去领略富有生机的现代化东京。</p><p class="ql-block">我们选择了后者。</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ebhpefv" target="_blank">【老游记】走马观花游东京(下)</a></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东京火车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