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天成的流坑村……

彭志伟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i>拍摄地点:抚州流坑村</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i>拍摄时间:2025.06.24.</i></b></p> <p class="ql-block"> 流坑古村,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牛田镇东南部乌江之畔,占地面积3.61平方千米,是一个董氏单姓聚族而居的血缘村落,始建于五代南唐升元年间(937年至943年)。</p> <p class="ql-block"> 流坑古村是一座江右民系聚居的古村,全村曾出文、武状元各1人,进士34人,举人78人,进入仕途者,上至参知政事、尚书,下至主簿、教谕,超过百人。</p> <p class="ql-block">  王安石、梅圣俞、朱熹、文天祥、吴澄、罗洪先、聂豹、曾国藩、左宗棠等,都为流坑留有墨迹。</p> <p class="ql-block"> 流坑古村的民居建筑均为砖木结构楼房,高一层半,格局多为二进一天井,布局简洁,朴实素雅。</p> <p class="ql-block"> 流坑古村被誉为“千古第一村”、“浓缩华夏耕读文明最后的孤本”,和“中国古代农村文明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 流坑村古建筑群是集历史文化、建筑艺术和民俗风情为一体,具有地方特色的赣派建筑,是代表着流坑文化的遗产和积淀,也是历史文化名村的核心价值。</p> <p class="ql-block">  流坑古村先后被评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省级风景名胜区,并入选“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古镇”、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江西十大文化古镇(村)”和“最美古村落”等榜单。</p> <p class="ql-block">  2016年2月,流坑景区被江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评为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流坑村以其科举文化、赣派建筑群及耕读传统闻名,现存明清古建筑260余处,包括状元楼、文馆等标志性建筑,并拥有“文武两状元、进士34人”的科举辉煌历史。‌‌</p> <p class="ql-block">‌ 肇建与早期发展‌:流坑村由董氏先祖董合于南唐时期迁居至此形成,宋明两代因科举兴盛,涌现“一门五进士,两朝四尚书”的盛况,成为江南望族聚居地。‌‌</p> <p class="ql-block">‌ 明清繁荣与重建‌:明代董燧等人规划村落,形成“七横一纵”巷道布局,并发展竹木贸易;清代商贾资助公益,修建宅第宗祠,但太平军战乱曾造成破坏。‌‌</p> <p class="ql-block">‌ 近现代变迁‌:20世纪因战乱及运动,部分古建损毁,1997年后设立文物管理局,开展保护与旅游开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布局与防御‌:村落以乌江、龙湖为天然屏障,巷道如棋盘纵横,设望楼、码头,兼具通风与防御功能。‌‌</p> <p class="ql-block">‌ 代表性建筑‌:状元楼‌:纪念南宋状元董德元,清代重修,保留穿斗式梁架结构。‌‌</p> <p class="ql-block">‌ 文化遗存‌:现存匾联622块(对),记载科举荣耀与理学传统,如“理学名家”宅为董燧故居。‌‌</p> <p class="ql-block">‌ 与流坑村相邻有“中国第一古樟林”,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 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水南村的牛田古樟林‌,2016年5月经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证为“规模最大的古樟林”,总面积70公顷,拥有古樟树2907株,其中树龄最长的超过千年。</p> <p class="ql-block"> 牛田古樟林以总面积70公顷(约1100亩)、古樟总数2907株的规模,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定为“中国第一古樟林”。古树分级包括国家一级古树288株、二级1563株、三级1056株。‌‌</p> <p class="ql-block">‌历史与生态价值‌:</p><p class="ql-block"> 树龄分布广泛,大部分在200-800年之间,最长者达1200年以上,如“三仙樟”围径6米,需七八人合抱。‌‌‌‌</p> <p class="ql-block"> 古樟林沿乌江两岸绵延10华里,形成“十里香樟”景观,兼具防洪护村功能,当地千年族规严禁砍伐,生态保护传统深厚。‌‌</p> <p class="ql-block">‌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 与流坑古村相邻,承载丰富传说,如文天祥曾跨过的“马鞍樟”,以及象征仙人镇水的“三仙樟”,体现了人与自然共生的文化信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