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世界马拉松大满贯(Abbott World Marathon Majors简称 WMM)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顶级马拉松巡回赛,代表着马拉松运动的最高水平。该赛事于2006年由波士顿、伦敦、柏林、芝加哥、纽约等5城市发起,2013年东京加盟,故又称“六大满贯”。</p> <p class="ql-block"> 去年11月,南半球首个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落地澳大利亚第一大城市悉尼,将于今年8月31日举行首场赛事。“六大满贯”称号即将被改写成“七大满贯”。</p> <p class="ql-block"> 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赛事融合竞技、文化与慈善事业。完成世界马拉松大满贯是跑者的终极梦想。无论您是普通爱好者,还是专业精英选手,无论你是在一年里参与全部赛事,还是花上10年、20年,只要您获得相关赛事主办方认可的记录即可。 </p><p class="ql-block"> 普通跑者只需完成6场(或7场)大满贯赛事即可获得对应奖牌,无需特定成绩。 精英跑者可参与大满贯积分赛,竞争年度奖金。</p> <p class="ql-block"> 东京马拉松始于1981年,于2013年跻身于世界马拉松大满贯,是迄今为止亚洲唯一大满贯赛事。它还是年度大满贯的开局赛,通常在3月的第一或第二个星期日举行。 今年的东京马拉松已于3月2日完成。</p> <p class="ql-block"> 波士顿马拉松是全球最古老的城市马拉松赛事,自1897年创办以来,迄今已举行了129届。2025年波士顿马拉松赛已于4月21日举行。 </p> <p class="ql-block"> 波士顿马拉松还是首个设立轮椅组的马拉松赛事。1975年,美国选手鲍勃·霍尔以2:58:00完赛,成为首位官方认可的轮椅马拉松选手。 </p><p class="ql-block"> 1980年代,伦敦、纽约等城市的马拉松赛事陆续增设轮椅组,推动残障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升。2006年世界马拉松大满贯(WMM)正式成立时,轮椅马拉松同步成为六大满贯的标准项目之一。 </p> <p class="ql-block"> 纽约马拉松赛始于1970年,现为全球参赛和观众人数最多的马拉松赛事,参赛人数5万左右,现场观众超过200万,2024年完赛人数达55,646人。2025年赛事将于11月2日举行,是世界马拉松大满贯的年度收官之战。</p> <p class="ql-block"> 位于密歇根湖南部的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被称为“摩天大楼的故乡”。1974年建成的威利斯大厦(Willis Tower),原名西尔斯大楼(Sears Tower),建筑高度442.3米(含天线高527.3米),在1998年之前一直是世界第一高楼。芝加哥之所以成为摩天大厦之都,得益于其平坦的地势。芝加哥是典型的冲积平原城市,面积606平方公里,海拔高度相差不足50米。因此,芝加哥马拉松被誉为“最快的赛道”之一。 </p> <p class="ql-block"> 德国首都柏林位于德国东北部的北欧平原,总面积约为892平方千米。它坐落在低洼的沼泽林地中,平均海拔43米。事实上,关于柏林(Berlin)这个名称的起源,有一种说法就认为,它可能源自古斯拉夫语中的词语“berlo”或“belo”,意为“沼泽地”。 </p><p class="ql-block"> 柏林马拉松创办于 1974年,首届比赛在西柏林郊区举行,1981年首次进入西柏林市区。1990年柏林墙被推倒后,赛道首次贯穿东西柏林。</p> <p class="ql-block"> 柏林马拉松赛道不仅平坦,和芝加哥的赛道一样,全程落差不足20米,而且直道占比更高,为选手创造好成绩提供了更有利条件,被誉为“世界上最快捷的赛道”。截至2023年,柏林马拉松创造了12次世界纪录,其中包括9次男子全程马拉松纪录,3次女子全程马拉松纪录。肯尼亚选手埃鲁德·基普乔格在2022年柏林马拉松上跑出2小时01分09秒的惊人成绩,比他本人在2018年创造的世界纪录(2:01:39)缩短了30秒,是世界男子马拉松赛的纪录保持者。</p> <p class="ql-block"> 马拉松的起源与古希腊时期“希(腊)波(斯)战争”中的关键战役—马拉松战役密切相关。公元前490年,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派军进攻希腊,雅典仅派出约1.1万重装步兵,在马拉松平原迎战波斯大军(约2.5万至5万人),最终以192人阵亡的代价歼灭波斯6400人,并缴获7艘战船。根据最流行的传说,雅典将军米提亚德派士兵斐迪皮德斯从马拉松跑回雅典(约42公里),在雅典广场后高呼“欢乐吧,雅典人,我们胜利了!”后,因体力衰竭,倒地而亡。</p> <p class="ql-block"> 古希腊不仅是马拉松的灵感来源,还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有明确纪年的第一届古代奥运会于公元前776年在古希腊宗教圣地奥林匹亚举办,每4年举行一次,持续近1200年,直至公元393年被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禁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世纪末,法国教育家顾拜旦提出复兴奥运会,主张通过体育促进国际和平与教育。他选择希腊作为首届(1896年)举办地,以致敬源头,增强奥运会的文化合法性。</p> <p class="ql-block"> 在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马拉松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首届马拉松赛路线从马拉松镇到雅典帕纳辛奈科体育场,约40公里,希腊牧羊人斯皮里东·路易斯以2:58:50夺冠。</p><p class="ql-block"> 1908年4月27日,第四届夏季奥运会在伦敦举行。 这场历时半年的空前绝后的马拉松式奥运会的马拉松赛道,为方便英国王室观看,起点设在温莎宫,终点为奥林匹克体育场,距离丈量为42.195公里,从此成为马拉松赛的标准距离。</p> <p class="ql-block"> 正是由于伦敦奥运会上确立的42.195千米中的这195米的小尾巴,把国际田联认可的现代马拉松运动的男子纪录卡在了2小时之外。</p><p class="ql-block"> 肯尼亚马拉松传奇选手基普乔格是世界马拉松赛纪录保持者和不断刷新者。2019年,他在维也纳马拉松赛上跑出1:59:40的成绩,但因其非公开赛事未被认证。</p> <p class="ql-block"> 117年 后,在当年伦敦奥运会开幕的同一天,2025年伦敦马拉松大满贯在4月27日鸣枪开赛。 超过5万人参加了这场全球最大慈善马拉松赛事。肯尼亚选手萨巴斯蒂安·萨维以2:02:27的成绩夺得男子冠军。同样来自肯尼亚的世界纪录保持者、41基普乔格以2:05:25的成绩获得第6名,未能站上领奖台。来自埃塞俄比亚的提格斯特·阿塞法以2:15:50的成绩获得女子组冠军,并改写了纯女子马拉松纪录。阿塞法也是混合性别赛女子纪录的保持者。她在2023年柏林马拉松女子世界纪录跑出了2:11:53的最好成绩。</p> <p class="ql-block"> 国际田联规定,纯女子纪录必须由全女性选手(包括配速员)完成。世界大满贯马拉松赛均采用男女混合跑(纽约马拉松赛曾采用过女子精英选手提前半小时起跑)模式。从2017年开始,伦敦马拉松赛采用女子精英提前30分钟起跑的模式,以创造纯女子马拉松赛的环境,使其成为纯女子纪录的主要诞生地。</p><p class="ql-block"> 领跑很重要。</p><p class="ql-block">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马拉松赛也不例外。</p> <p class="ql-block"> 不过,在2025年伦敦马拉松跑道上,最引人注目的还不是最先冲线的精英选手,而是多位乳腺癌患者和幸存者的勇气,她们不仅挑战自我,还通过筹款、倡导身体接纳和抗癌意识,影响了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其中,最为抢眼的是来自英国的51岁乳腺癌幸存者Louise Butcher。她连续第2年裸露上身完成伦敦马拉松跑,旨在为“立即抗癌”组织筹款,并呼吁社会正视乳房切除术后的疤痕。 她的完赛时间为 5:47:40,已累计筹款超 4,500英镑。</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