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论”的发源地——余村

伯特

余村,位于浙北天目山北麓的安吉县天荒坪镇西侧,因天目山余脉余岭及余村坞而得名,村域面积4.86平方公里,四面环山,秀竹连绵,植被覆盖率高达96%。 习近平总书记曾三次来到这里。这里——余村,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的诞生地,意义非凡。 <p class="ql-block">余村已是一个成熟景点,很多旅行团体来此打卡。我随着游览队伍在雨中游览了余村。虽然雨中的余村仍然有些闷热,当看了它第一眼后,我就喜欢上了这里。</p> 沿着蜿蜒的村道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村外那片荷塘。 路上的这座用竹子和竹枝搭建的景观屋,据说出自名家之手。 <p class="ql-block">“景美人和”风雨廊横跨在溪流之上,这里是进村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走在幽静的小道上,周边和近处,目之所及屋舍错落有致,景观赏心悦目,好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美景。</p>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刻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石碑,这是余村发展的重要见证,十个红色大字在雨幕中格外醒目。 站在碑前,心中不禁涌起对余村发展理念的敬佩之情,正是这一理念,让余村从曾经的粗放发展成功转型,走上了生态与经济共赢的道路。 沿着街道漫步,两旁建筑独具江南韵味,白墙黛瓦,飞檐斗拱,与自然山水完美融合。 街道上到处是民宿和店铺,售卖着著名的安吉白茶及特色手工艺品和农产品,弥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在村子中央看到了“春林山庄”的招牌。春林山庄的主人,是余村最早投身民宿行业的开拓者,还曾有幸受到习近平主席的接见。 <p class="ql-block">在余村的雨中游览,我看到的不仅是自然的美景,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p><p class="ql-block">这个村,我喜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