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永嘉县的楠溪江,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美而著称,有着“中国山水画摇篮”的美誉。石桅岩景区位于雁荡山至楠溪江的途中,游览完雁荡山后前往楠溪江的第一站首选石桅岩。 石桅岩相对高度306米,岩顶的形状像并蒂莲蕾,相互依偎,有“浙南天柱”之誉,因形似船桅,故名。 石桅岩三面环溪,楠溪江的支流从峡谷里蜿蜓流过,突兀于山谷里。 在石桅岩南面宽广平静的溪流上有七十米长的石碇步,碇步,又称跳岩,是一种简单又古老的渡河工具,将形状一致的石块立在水中,相隔约一步之遥排列成道,也是桥的雏形。 在翠绿树丛的拥簇中,石桅岩如巨擘般耸立。 步行栈道绕着巨崖,其下深涧,水声潺湲。 环山步道,沿着石桅岩周边修建,路面不是太宽,用石块或者条石铺就。 沿溪顺势而下,溪水时窄时宽、时湍时缓。 溪水奔腾着,撞击着水中巨石,发出咆哮声,泛起汹涌的泡沫,穿过岩石险滩呼啸而下。 江水中的这块巨石,是从崖壁崩落下来的,棱角分明。因其体大,河流的冲击力无法将其挪动。 走在步道上,欣赏着路边的景致,心情特别愉悦。 山路两侧山石清秀,错落有致。 一路前行,奇峰奇岩甚多,大象岩、乌龟岩、公鸡岩、青蛙岩、猴子岩等等,或在溪中、或在路旁、或在山上,都在似与不似之间。 河水千年奔流不息,竟没有一点儿污染,这是不多见的。 溪水奔腾时,撞击岩石发出轰鸣声;而溪水潺潺时,平静而安祥。 走在静谧的栈道上,看着两侧的奇峰秀色,盘旋在石桅岩脚的碧绿溪水,就像是镶嵌的绿宝石腰带。 <p class="ql-block"> 灵鹫峰,一个并列的山峰,山峰突兀,形态奇特,象一只振翅欲飞的灵鹫,所以取名灵鹫峰。</p> 行走在静谧青翠的山林中,格外惬意。 由于来的早,游客较少,走到核心区也没碰到几个人。 亲水栈道长达两公里,可沿途观赏岩壁景观。 沿着溪水,你可以看到各种奇特的岩石景观。 <p class="ql-block"> 此时此景,让我想起了人在画中游这句话,怪不得中国山水诗的开山鼻祖谢灵运,会在此写下中国的第一首山水诗呢!</p> 骆驼峰,其中最高的那个武士岩就像一位头顶盔甲的将军,双眸深陷,鼻梁棱角分明。 两岸峭壁气势非凡,的确颇有小三峡的风姿。 为省时间免登陡坡,乘摆渡小船绕行,这段溪水绿的晶莹剔透,两岸的峻岭不断的后退,颇有身处小三峡的意境。 泛舟其上,眼前是一幅流动的画卷,山与水交织成诗,静谧中透着灵动。 乘船驶过陡峭的悬崖,悬崖上是凌空栈道。若不坐船,就要走这段山路,乘船游览,真的是悠哉悠哉。 看着两边的山岩缓缓向后移动,体验到了李白那句”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境。 碧绿的溪水在怪石间穿梭,清风掠过,溪面涟漪轻泛,岸边的绿树也随之摇曳。这次泛舟赏景,也是一次意外的体验! 一叶小舟漂浮在江面上,景致让人连连称奇。 这里小家碧玉、细腻、玲珑、精致,山和水的和谐融合,构成了其独特的山水风光。 乘船穿梭在清澈的溪流中,两岸的奇峰异石尽收眼底,仿佛置身于一幅天然的山水画中。 <p class="ql-block"> 鱼骨岩,这里峰峦重叠,碧水如镜,是石桅岩中最美丽的景色之一,可与九寨沟的镜湖媲美。因为距离景物很近,看上去感觉比三峡更秀美,拍照也更好看。</p> 这条山间溪流长约八公里,除了在石桅岩下平静如镜子一般外,其余大部分地段都呈急流深潭,景色清幽迷人。 典型的丹霞地貌和碧绿的水域让人恍若置身桂林,却又多了一份江南特有的柔情与温婉。中国的5A级景区,去了十有八九,目前只有五个地方的山水让我心动:九寨沟、泸沽湖、赛里木湖、漓江,还有就是楠溪江! 石桅岩景区山青、水秀、岩奇。有灵鹫峰、百褶瀑、响水岩、 小三峡等很多景观。 沿着小溪边慢慢走,溪水潺潺,山清水秀。 远观石桅岩,它隐匿在连绵群山之后,仅露峥嵘一角,缀以点点绿意。 江面的矴步,也就是可以走路的石墩竟然还是清代的文物,矴的意思是船停泊时使船身固定不移的大石。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可以乘船泛舟、皮艇漂流,任绿水凌波感受浙南山水的温婉恬静、浅滩溪林、流云漫漫,伴着一路山水,轻舟已过万重山。</p> 一千六百多年前,被贬为永嘉郡守的谢灵运乘船游览楠溪山水,在这里,他以笔墨为舟、诗行为桨,一再赋诗,开创了“中国山水诗”流派。 当我们站在石桅岩脚下,抬头仰望那高耸入云的山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畏之情。这里的水清新、灵动,让人流连忘返不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