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琦 入埃及记

李琦

<p class="ql-block">李琦 入埃及记</p><p class="ql-block">女儿一家从新加坡去了欧洲德国和奥地利维也纳。我已经去过几次欧洲,这次就直接在新加坡报了一个成都出发去埃及的旅游团。女儿给我们买好了机票,取了不少美元给我们。我们和她们一家共乘一辆商务网约车,在樟宜机场和女儿分道扬镳。</p><p class="ql-block">埃及是我心仪已久的地方。报名,缴费,提交身体证明,签免责条款,网上买国外流量等等。都是在手机上完成,很是便捷。我给一个曾经在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工作过的朋友发信息。她说你为什么不冬天去,埃及最舒服的季节是冬天。从新加坡回到了成都,在家休息几天,准备了一些榨菜,腐乳,茶叶零七八碎的东西。因为旅行社说到了埃及如果吃不惯那的饭,喝不惯那的水,这些东西就都用的着。中青旅是国内知名品牌,信誉良好。我们这个团团员二十八人,来自天南地北。10天7晚,双飞含食宿,落地签证。7000/人。平心而论这个收费很合理。6月23日午夜一点半,川航航班从天府机场起飞,直飞埃及。成都到开罗空中距离6800公里,飞行10小时30分钟,时差5个小时。临近开罗,透过舷窗俯视大地,满目仓黄。机翼下的撒哈拉沙漠毫无生气。台湾作家三毛和西班牙人荷西曾在沙漠甜甜蜜蜜的厮守了几年。荷西突亡,三毛痛不欲生。写了一辈子情歌的王洛宾瞻前顾后又给了三毛最后一击。“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三毛自杀了,带走了撒哈拉沙漠的梦。令人唏嘘不已。</p><p class="ql-block">我有生以来的足迹第一次踏上非洲这片土地。第一次近距离的看阿拉伯世界。埃及,开罗。四千多年积淀的文化灰尘沉重的压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也压在我心头。我莫名其妙的感觉沉重。我把目光投向尼罗河,尼罗河把时光从撒哈拉沙漠带到开罗,又匆匆离去。泛着绿波的河水不是我想象中的浑浊,河面也不宽,我不敢确认这条河是不是尼罗河。埃及导游告诉我这就是尼罗河。我印象中的尼罗河来自电影里的那宗惨案。河面很宽,岸边几个顽皮的埃及孩子,把裤子扒下,屁股对着豪华游船上的贵妇人。</p><p class="ql-block">埃及这个国家9900万人口中穆斯林占比列百分之九十。逊尼派的伊斯兰教是这个国家的主体。旅游大巴驶离机场后在快速路上急驶。一座座古老的伊斯兰寺庙飞快的掠过,让我目不暇接。埃及也是一个贫富差距显著的国家。方方正正平顶破破烂烂的贫民区我以为是废弃的民居,却又发现窗外很多晾晒的旧衣物,和那些漂亮的小区形成鲜明对比。</p><p class="ql-block">远方几座几何形状的尖顶浮出。我下意识的喊出“金字塔”。那惊喜和我第一次看见巴黎埃菲尔铁塔一模一样。景区入口距离金字塔大约一公里多。埃及的气候很接近新疆,干燥,日夜温差。穿着长袍留着胡子的埃及人执著的推销身上没有毛的骆驼。费用60人民币。我远望三座金字塔疑惑。里面到底有没有石棺,石棺里是国王还是法老,还是木乃伊?大巴车绕了一圈最终停在金字塔下。我急不可待去触摸风化的石灰岩石,耳中听得见吉萨高原采石场劳工们沉重的喘气声。人类的智慧,造物主的恩赐,古老的国度其实在浩瀚的宇宙微不足道。巨大的狮身人面像在胡夫金字塔旁已经静卧了4500年。众说纷纭,头像一部分说是古埃及法老哈夫拉按自己的肖像塑造,也有观点认为是雷吉德夫根据父亲胡夫的肖像建造。一阵热风吹来,卷起人面狮身上的浮尘。灰尘落下让我想起一种学术争论。研究世界文明著名学者陈浩武先生认为:埃及不在“四大文明”古国之列。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古犹太。而埃及文明是文明中的轴心。这评价极高。但埃及文明不具备传承性。想想他似乎讲的有道理。</p><p class="ql-block">离开吉萨金字塔群,旅游大巴载着我们来到老开罗地区的两座教堂。高耸的圆顶竖立着十字架。我从教堂里面悬挂的圣母玛利亚画像认定是天主教堂。赶紧在手机上查了一下。这座教堂叫圣母玛丽亚教堂(悬空教堂)位于埃及开罗老城科普特区,是科普特正教重要宗教建筑。教堂始建于公元4世纪,现存主体建筑可追溯至9世纪。</p><p class="ql-block">内有13根象征耶稣与十二门徒的大理石柱、110幅圣像及中世纪祭坛等特色结构。该教堂长期作为科普特正教教宗驻地,见证了基督教与伊斯兰文明的交汇历史。另外一座是希腊天主教堂,里面融入了很多伊斯兰教的元素。我很惊讶在埃及这个把伊斯兰教做为国教的国家,两种宗教共存一千多年。这两个教堂属于东教,我理解是不是东正教呢?教堂院子里卖很多宗教方面的纪念品。和身体健壮的埃及女人询问价格,彼此语言不通,我让她用笔写在纸上。于是花200埃镑(人民币40元)买了一个铜质耶稣受难的十字架。留作纪念。</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是一处必须要去的地方。博物馆把几千年前的实物一一展现出来。没有一件复制品。我在巴黎的卢浮宫见过展出的埃及文物。埃及导游华语普通话虽然不标准,但非常流利。他说很多埃及文物都是欧洲人偷走了。说着指了指墙上被小偷扣走留下来的痕迹。我说西方文化强盗那时很疯狂,中国敦煌莫高窟就是证明。埃及文明是人类的珍贵遗产。她是埃及的,也是世界的。</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李琦 2025/6/25 埃及 开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