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深处的星光

童心的旷野

一份饭的温暖 <p class="ql-block">  初三上午第四节课铃声骤响,三十五分的沙漏便倾覆而下。食堂人声喧沸,饭菜蒸腾的香气里,是孩子们片刻的喘息与交心。然而当那个身影静坐教室一角——新来的同窗因腿疾而困于方寸之间时,我便明了:这短暂欢愉的沙漏,部分孩子不得不匀出一半流往别处。</p><p class="ql-block"> 于是十个少年(后来因有同学要负责发放光盘卡,又增加2人),便排起值日的长队。两周一轮,轮值者须在铃声里冲锋,捧回两份饭食,再如陀螺般在教室与食堂间往返。餐盘成双,份量加倍,每一步都在与时间无声角力;待回到教室,咀嚼吞咽也失了从容。起初,新同学于我们不过一个陌生名字,这额外的奔忙里,何尝没有一丝茫然:这额外的负重,究竟所为何来?将近两个月的坚持,每个人4次的忙碌,是否值得?</p><p class="ql-block"> 但日子流淌,少年们默默递送的餐盘上,竟渐渐蒸腾出另一种温度。那沉默的传递里,饭香之外分明有更馥郁的什么在滋生——是十二双脚步踏实的回响,在教室与食堂之间为一种情谊铺设了无形的桥。</p><p class="ql-block"> 中考落幕,尘埃初定。中考助力仪式后,还留下11瓶可乐,权作微末心意。眼见可乐少一瓶,被同学们呵护的男孩举起自己的可乐高声叫道:“我这里还有一瓶可乐!”阴差阳错给出的两瓶可乐,最终归还的一瓶见证了友爱与感恩的真情故事!少年们举起红色可乐拍照,他们或微笑,或内敛,或害羞,但都拥有一颗火热的❤️。“谢谢你们!就冲你们这份心有大爱的劲儿,中考肯定能考出好成绩!”</p><p class="ql-block"> 人心之善,本如深泉自涌,何须称量斤两?那几程饭食的往返,是少年赤诚在生活的磨石上偶然迸出的星火。这平凡跋涉所照亮的,正是人性幽谷里那簇无需声张的柔光:它默默然,却足以暖透最疲惫的时光。</p> 意外的担当 <p class="ql-block">  周五下午,模拟考结束的铃声格外清脆。刚过四点,教室里便响起了拉链的滑动声、书本的碰撞声——虽然我还未统一放学,但孩子们早已归心似箭。突然,广播的电流声刺破了这片欢腾:“初三各班男生,请立刻将自己教室外的椅子,搬至二号楼和三号楼走廊!”</p><p class="ql-block"> 话音未落,我们三班那群小子,虽面面相觑,却依旧鱼贯出了休息室。他们的身影很快汇入劳动的人流,奔向指定的战场。一号楼一楼到二号楼三楼,这平常课间的距离,此刻却显得格外漫长。待他们完成任务返回,一张张青春的脸庞都涨得通红,额发湿漉漉地贴在脑门上,像刚淋过一场无声的急雨。几个特别爱出汗的男生,汗珠正沿着鬓角滚落,后背的衣服早已一片湿润。</p><p class="ql-block"> 我招呼他们坐下,刚想再叮嘱几句明日中考的细节,那不合时宜的广播竟再次尖锐地响起:“请初三男生,立刻将教室外的桌子也搬到走廊!”</p><p class="ql-block"> 抱怨声瞬间炸开了锅:</p><p class="ql-block"> “搞什么名堂?刚才怎么不一次说完?”</p><p class="ql-block"> “别的班早溜光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就当没听见,已经离校了,行不行?”</p><p class="ql-block"> 我深深理解他们的焦躁。窗外,校门口必定是攒动的人影,那是多少双父母殷切的眼睛。明天就是大考,孩子们的心,早已乘着四点的钟声飞向了家的方向。我叹了口气,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我知道你们想立刻回家。可如果你们都不去搬,最后我班这活儿,大概只能落在我肩上了。” 布置考场多年,桌椅向来统一安置在走廊,今年不知又吹来了什么新风。环顾此刻空旷的校园,九年级的师生几乎散尽,只留下几位校领导做善后工作。考场布置刻不容缓,傍晚便要封闭。若孩子们真的负气离开,身为他们的老师,我又如何能置身事外?</p><p class="ql-block"> 短暂的沉默后,几个声音几乎是同时响起:“沈老师,那我们去。” 方才还抱怨着的少年们,再次默默起身,汇成一股沉默的溪流,涌向教室外那片狼藉。走廊里,看着同班同学背着书包,带着轻松的笑意汇入归家的人潮,而徐浩、徐守宇、徐泽城、方艺楷、孙永辉、李昆升、高振轩、蒋浩男等同学(有遗漏,请告知)的身影,却逆流而上,重新投入了这额外的劳作。</p><p class="ql-block"> 起初以为只需料理本班的“门前雪”,抬眼望去,整个年级竟只剩两三个班稀稀落落的几个男生在忙碌。我们班的这几个孩子,二话不说,俯身扛起那些沉重的书桌,一趟又一趟,沉默而坚定地将六个班级的桌椅在走廊上归置得整整齐齐。汗水很快再次浸透了他们的衣衫。</p><p class="ql-block"> 当我离开休息室,看到的就是孩子们热火朝天劳动的场景。我疾步上前,把手上拿的资料往窗台上一扔,声音不自觉地带上了焦急:“慢点!千万小心,别伤着手脚,明天还要握笔上阵呢!”“一次少搬点,安全第一!” </p><p class="ql-block"> 看着他们稚嫩的肩膀扛起本不该属于此刻的负担,只为明日的中考能顺遂无碍,我的脚步如何还能停驻?我也俯身抬起了一张桌子。果然,偌大的校园里,只剩下几位校领导的身影还在各处奔忙。</p><p class="ql-block"> “沈老师,这层楼辛苦你照看一下,我去三楼看看。” 校长匆匆擦肩而过。孩子们仍在挥汗如雨,我怎能在此时抽身?</p><p class="ql-block"> 夕阳的余晖斜斜地铺满走廊,映照着他们搬运的身影,汗珠在年轻的脸颊上折射出细碎的光。这些孩子,用他们无声的行动,擦亮了“903班”这个集体的名字,也成了此刻寂静校园里最动人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当最后一张桌子稳妥落地,我望着这群气喘吁吁、面庞红润的少年,心头暖流涌动,声音也不禁提高了几分:“大家都辛苦了!老师祝你们明后两天,笔下生花,个个超常发挥——中考总分,每人至少多拿五分!” 这朴素的祝福,发自肺腑,愿它能化作一点星光,照亮他们前行的征途。</p> 一地归净 <p class="ql-block">  中考最后一场的铃声如释重负般骤响,十二载寒窗终于沉沉合上。孩子们的心早已飞向了家门,只有一小群人留了下来——903班的几个孩子,腹中空空,却挂念着教室的整洁,更不忘将一份无声的祝福,留给即将踏入考场的803班学弟学妹。曾经他们也忍受着午饭未吃的饥饿,留给我们干净整洁的教室作为中考休息室,更将美好的祝福给予我们。面对此番情谊,我们又怎能忍心,留给他们一地狼藉?</p><p class="ql-block"> 于是,打扫的担子便沉沉地落在了第三批值日的少年肩上——蹇汶岐、李金泽涵、徐守宇、汪恩栋、孙永辉、孔欣怡、薛铭轩、常馨雨等(有遗漏,请告知)。他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桌椅之间,扫地、擦黑板、拖地、倒垃圾……我早早安排值日,只盼他们早些回家,无奈桌椅之下那片狼藉,非得等人散尽才得以清理。眼看暮色已侵窗而入,时针滑过了六点半,我不由得催促:“永辉,地不用再拖了,洗净拖把就好罢。”他头也不抬,只应:“沈老师,我还是把地拖一下吧。”我又问:“倒垃圾的同学还没回来?这该是第几趟了?”——“第四趟了!”声音从门口传来。无论往返几回,他们心中唯有一念:定要将803班的教室打扫得纤尘不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脑海中浮现着他们忙碌的身影——送饭时递出的温热,搬桌椅时留下的汗滴,还有一遍遍扫地拖地的坚持——我心里涌动着暖流。这些平凡的小事,没有豪言壮语,却实实在在地照亮了我们身边。他们愿意俯下身去,为他人分担,替后来者清扫出一片整洁。这份心意,这份担当,本身就是一种光。它让我相信,即使在最普通的日子里,在我们身边,也存在着一种明亮而温暖的力量。这力量,就像宇宙深处那些遥远却恒久闪烁的星光,虽然无声,却坚定地证明着:善意与责任,始终是点亮我们世界、指引前路的珍贵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