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乌镇邮局墙上写着木心《从前慢》中的一句话:“从前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人。”(照片详见《乌镇之“梦里江南水乡”》)</p> <p class="ql-block">木心一生高昂着头,慨然接受自己的命运,这命运洁白无瑕,也琉璃碎地。</p> <p class="ql-block">乌镇的木心美术馆,一场名为《贝多芬:英雄与人》的特展正在进行,这无疑是一场跨越时空的音乐与艺术的对话,为古老的水乡注入了来自遥远西方的音乐元素。</p> <p class="ql-block">展厅深处,贝多芬的死亡面模静卧于幽蓝光晕中。石膏拓印的轮廓嶙峋如岩,失聪的耳蜗深陷于永恒的寂静,而那紧抿的唇线却凝固着未尽的旋律。在失聪的巨大打击下,贝多芬依然创作出了无数震撼人心的作品,用音乐诠释了对命运的抗争和对生活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贝多芬和木心两位巨匠,此刻在梦里江南水乡隔空相望:一个在听力废墟中筑起交响圣殿;一个用残指无声弹奏莫扎特,并写下65万字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英雄,原是这样一种“不能辜负艺术”的决绝!</p> <p class="ql-block">贝多芬那现代风格的青铜像,矗立在小型纪念碑顶端,仿佛带着冲破一切束缚的力量。周围环绕的三尊象征性人物陶像,宛如在讲述着贝多芬生平的重要篇章,每一尊都饱含故事,让人不禁驻足沉思。雕塑旁的一幅幅版画,以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描绘出贝多芬生前身后的相关场景,那些历史的瞬间,在艺术家的笔下栩栩如生,让我们得以通过另一种视角走进贝多芬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最让人震撼的,当属那一份份泛黄的贝多芬亲笔手稿。这些手稿跨越了两百多年的时光,静静地躺在展柜中,却似乎在向每一位观者诉说着它们诞生时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贝多芬写于200多年前的手稿真迹,包括有《奥菲尔之歌》四页手稿,《皇帝钢琴协奏曲》手稿,《第29号钢琴奏鸣曲》《第32号钢琴奏鸣曲》手稿,歌剧《费德里奥》序曲乐谱一册等。手稿上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见证了贝多芬创作时的深思熟虑与执着追求。</p> <p class="ql-block">展出的还有贝多芬亲笔书写的法文信,歌德、席勒的亲笔信,孟德尔松的亲笔信,致信与收信者的备注说明,均涉贝多芬时代令人神往的乐事。</p> <p class="ql-block">《第五交响乐》《第六交响乐》《第九交响乐》乐谱初版印本,均为十九世纪初叶的欧洲古董文献,每一份都是音乐史上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充满诗意与文化底蕴的木心美术馆,《贝多芬:英雄与人》特展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让我们在欣赏贝多芬伟大音乐作品的同时,更深入地了解了他的人生经历和精神世界。</p> <p class="ql-block">贝多芬,这位音乐史上的英雄,以他的音乐为武器,战胜了命运的不公,用一生诠释了“英雄与人”的深刻内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