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古今中外,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欢苏东坡!

津门闲客

<p class="ql-block">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世人皆知苏轼才华横溢,是北宋时期的大文豪,只不过除了才华横溢之外,他旷达的人生观会让人对他的生平特别感兴趣,深入了解苏轼,就会知道他是一个心怀抱负、心系苍生之人。也是一个有趣味、有情怀、豁达豪迈之人。</p><p class="ql-block">苏东坡是世间罕见的全才,他在文学、艺术、书法、工程等领域均有极高造诣。他是散文大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位列“唐宋八大家”;他是诗人,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洒脱之作,也有婉约细腻之篇;他是画家,开创了竹木怪石画派,“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他还是工程师,主持疏浚西湖,修建苏堤,造福百姓。 </p> <p class="ql-block">苏东坡的一生,仕途跌宕,屡遭贬谪,却始终能在逆境中寻得内心的安宁。被贬黄州时,他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感叹历史的悲凉与人生的无常;也能在柴米油盐中寻得乐趣,写下《猪肉颂》,将廉价的猪肉烹出生活的滋味。</p><p class="ql-block">暴雨突至,众人狼狈躲避,他却竹杖芒鞋,吟啸徐行,一首《定风波》道尽人生真谛:“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种在困境中不抱怨、不沉沦,以豁达之心面对风雨的态度,正是现代人对抗焦虑与内耗的绝佳启示。</p> <p class="ql-block">苏东坡是生活的艺术家,他总能在平凡甚至艰苦的环境中发现诗意。他热爱自然,“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将对生活的审美融入日常。他善于从细微处感受美好,“人间有味是清欢”,一碗清粥、一碟小菜,也能品出生活的真味。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黄州,他不仅写下豪迈的诗词,还研制出东坡肉、蜂蜜酒等美食,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在海南,他与儿子一起造墨,虽差点酿成火灾,却展现出对生活永不枯竭的热情。他告诉我们,生活从不缺少美好,只要拥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即使身处困境,也能发现身边的小确幸。</p> <p class="ql-block">苏东坡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不仅因为他的才华和智慧,更因为他的人格魅力和生活哲学,这些都在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历时千年,苏东坡依然是我们中国人的心灵良药,也是许多外国人的精神导师。</p><p class="ql-block">当我们纠结时,他说“天涯何处无芳草”,让我们学会放下执念;当我们受挫时,他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给我们直面困难的力量;当我们感到孤独时,他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让我们明白孤独是人生的常态,不必悲伤。</p> <p class="ql-block">苏东坡的思想与智慧,早已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成为现代人应对生活压力、寻找内心平静的精神源泉。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苏东坡教会我们:真正的强大,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真正的智慧,是在经历人生的风雨后,依然保持内心的豁达与从容。</p><p class="ql-block">千年后的今天,苏东坡依然是我们的心灵良药。他的诗词,是我们失意时的安慰;他的人生,是我们前行时的榜样。当我们在生活中感到迷茫与困惑,不妨翻开他的作品,在字里行间与这位千年老友对话,让他的智慧与豁达,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因为,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他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偶像,是跨越时空的心灵慰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