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set to Evergreen|纵横光影 ‍第二十四天 · 中篇|西雅图的天空公交:西雅图式的“日常非日常”

辛迪

<p class="ql-block">在多数城市,“通勤”意味着地铁、公交、私家车,在桥上堵、在路上挤。但在西雅图,一部分居民的上下班方式,要乘飞机——而且是水上飞机。</p><p class="ql-block">这不是夸张。在每一个晴朗的清晨,西雅图市中心的水面上都上演一幕空中版“空中潮汐”:</p><p class="ql-block">‍• 从奥尔卡斯岛(Orcas Island)、Friday Harbor、Roche Harbor、Lopez Island等群岛起飞的水上飞机,载着岛民朝着城市飞来;</p><p class="ql-block"> • 傍晚则反向,飞机从Lake Union起飞,将他们载回远方的林间与海岸。</p><p class="ql-block">这些航班由本地航空公司——Kenmore Air、Friday Harbor Seaplanes等运营,日均数十架次,往返于城市与离岛之间,有如天空中的“公交系统”。</p><p class="ql-block">‍这种交通方式在岛民中早已不是奢侈,而是一种高效与自然并存的选择。尤其是医疗、商务、教育等需求高的居民,频繁往返城市与岛屿之间,水上飞机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Kenmore Air的航班时刻表几乎像是一张“岛屿之间的高频公交网”:</p><p class="ql-block"> • 🕗 早班机 7:00 从奥尔卡斯起飞</p><p class="ql-block"> • 🕤 中段 9:30 到 Lake Union,再转飞维多利亚</p><p class="ql-block"> • 🕔 下午 17:00 从市中心飞回 Lopez,送学生回家</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什么是“通勤水上飞机”?</b></p><p class="ql-block">通勤水上飞机主要是指固定时间航班(Scheduled Flights),每天在固定时段飞行,用于:</p><p class="ql-block"> • 🧑‍💼 居住在群岛的居民上下班</p><p class="ql-block"> • 🌊 岛屿之间的联通</p><p class="ql-block"> • 🧳 游客快速进出偏远岛屿或加拿大边境</p><p class="ql-block"> • 🚫 避开长时间的轮渡排队、交通拥堵</p><p class="ql-block">📍主要运营机场:</p><p class="ql-block"> • Lake Union(西雅图市中心水上起降点)</p><p class="ql-block"> • Kenmore Air Harbor(Lake Washington 北岸)</p><p class="ql-block">🔁 通勤航线典型场景</p><p class="ql-block">▶️ 1. 西雅图(Lake Union)— 圣胡安群岛(San Juan Islands)</p><p class="ql-block"> • 🌅 上班日早上 7–9 点:群岛飞西雅图方向班次多,适合居民进城。</p><p class="ql-block"> • 🌇 下午 3–6 点:从西雅图飞回岛上的通勤高峰。</p><p class="ql-block"> • 部分飞行员是岛民,常年飞这条线,邻里互相熟识。</p><p class="ql-block">📍航点包括:</p><p class="ql-block"> • Friday Harbor</p><p class="ql-block"> • Orcas Island(Eastsound)</p><p class="ql-block"> • Roche Harbor</p><p class="ql-block"> • Lopez Island</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 西雅图(Lake Union)— 维多利亚(加拿大 BC)</p><p class="ql-block"> • 快速跨境商务航班,避开维多利亚–西雅图长达 3 小时的轮渡或公路绕行。</p><p class="ql-block"> • 每日有早、中、晚 3 个主要班次。</p><p class="ql-block">▶️ 3. 西雅图 — Port Angeles / Poulsbo / Olympic Peninsula</p><p class="ql-block"> • 为通勤进城、医疗看诊、物资运送等提供稳定交通。</p><p class="ql-block"> • 多为小型运营商包机服务,也有季节性定期班次。</p><p class="ql-block">‍时间段:7:00–9:00 群岛 → 西雅图</p><p class="ql-block"> 岛上居民通勤、送学生</p><p class="ql-block"> 12:00–14:00 双向均有</p><p class="ql-block"> 商务日间往返、游客</p><p class="ql-block"> 15:00–18:00 西雅图 → 群岛</p><p class="ql-block"> 下班返岛高峰、周末出游</p><p class="ql-block"> 18:00 后 少数班次</p><p class="ql-block"> 需提前预订或包机</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 飞机类型:De Havilland Beaver / Otter,单引擎浮水飞机,座位数 6–10 个</p><p class="ql-block"> • 飞行高度低(约1000–3000英尺),飞行中可清晰看到群岛与远山</p><p class="ql-block"> • 地勤设施简洁高效:一般无安检,10分钟内即可登机</p><p class="ql-block"> • 起降地为水面或短跑道,无需繁琐机场流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 类似公交:本地人习惯称之为“飞行巴士”</b></p><p class="ql-block"> • 邻里风情:很多飞行员和乘客彼此熟识,有些公司可“电话通知临时变更”。</p><p class="ql-block"> • 快与贵:价格相对高($100–$200),但节省大量时间(1小时内飞抵岛上 vs. 5小时轮渡+驾车)。</p><p class="ql-block"> • 搭配 轮渡、公交、接驳车:提供免费Shuttle, • 可打包订购往返票,月票、节约费用。</p><p class="ql-block"><b>‍空间结构的再定义:跨越海湾的“时间压缩”</b></p><p class="ql-block">在地理学意义上,这些水上航线实际上重塑了太平洋西北的空间逻辑:</p><p class="ql-block"> • 群岛不再是边缘,而成为城市网络的节点;</p><p class="ql-block"> • 被山水分隔的区域,在空中被重新缝合;</p><p class="ql-block"> • 与传统“公路 + 轮渡 +过夜”的冗长路径相比,水上飞机带来的,是一种“时间压缩”。</p><p class="ql-block">这种压缩并不通过暴力征服自然,而是以一种轻盈、生态、极具地方性的方式进行——它从湖面起飞,掠过雪山和海湾,落在森林边缘与木质码头上,保留了自然的边界,又悄然穿越了它。</p><p class="ql-block"><b>📦 水飞不只载人,还载生活</b></p><p class="ql-block">与乘机旅客交谈,他们讲你甚至可以在水上飞机上,寄一盒冷冻的三文鱼、送一盆植物,甚至运送岛上的处方药。一些定期航线的机长,还顺便承担飞行邮差、海岛便利店空投员角色。</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如果中国有水上飞机通勤系统</b></p><p class="ql-block">望着一架架水上飞机起飞,情不自禁想着:如果中国也有这样的通勤方式,会是什么样子?</p><p class="ql-block">——不是观光热气球,不是一次性的空中游览,而是每天上下班都要搭的飞机,在城市与岛屿、内湖与半山之间,如公交车般飞来飞去。</p><p class="ql-block">🕖 清晨6:30,千岛湖畔,一艘水上飞机轻轻推开雾气,从码头滑行起飞。它搭载着从岛上民宿赶去杭州总部上班的年轻人。他穿着西装,却脚上还沾着湖边的水汽。</p><p class="ql-block">🕗 同时,在厦门,一位医生乘水飞从海沧岛飞往鼓浪屿分院,诊室在对岸,却比出租车快了不少。</p><p class="ql-block">🕘 广东湛江的晨光下,一架小型水飞从东海岛飞往广州南沙,飞行时间不过40分钟,为海上风电公司送去工程师与备用设备。</p><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成都邛海上空,一架银白色的水上飞机降落在水波之间,一位在天府软件园工作的程序员终于回到他湖心的家。他说他更喜欢“飞着下班”——因为能看见日落和雪山。</p><p class="ql-block">那会是一种怎样的生活?</p><p class="ql-block"><b>是“地铁+飞机+轮渡”的复合通勤体系,是小岛和小城重新被“拉入主城”的轨道,也是时间和空间的重新想象。</b></p><p class="ql-block"><b>在这里,水面不再是阻隔,而是通道;高空不再是特权,而是选择。</b></p><p class="ql-block"><i>而这种选择,或许正是未来中国城市群在高铁与高速之间所需的一点轻盈、开放与弹性——它不求快,但让人更自由。</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站在湖边,看着每一架飞机起飞。它们没有巨大的涡轮声,也不需长跑道,而是轻巧地在水面划出一段旅程。这一刻,你会感觉西雅图不仅是一座森林之城、科技之城,更是一座会飞的城市。而这份“飞行的自由”,既是城市历史的延续(回到淘金时代与海岸贸易航线的记忆),也是它未来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 它像是一种新的“交通文化”,轻便、环保、贴近自然;• 它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隐喻:不快,但从容;不奢华,但深远。</p><p class="ql-block">飞机在湖上降落,风平浪静。我们沿着湖联合步入联合车站,下一篇将从一列列停靠的列车谈起——从城市边缘的铁轨,回望整个美国铁路的“货运帝国”,并与中国高铁体系形成对照:</p><p class="ql-block"> 一边是宽轨慢行,一边是高铁飞驰。它们连接着不同的国土观、资源观,也映照着不同的国家想象与技术哲学。</p> <p class="ql-block">飞越海湾,连接岛屿与城市,天空也可以成为上班路。</p> <p class="ql-block">水面作跑道,天空为路网,一架架通勤水上飞机织就岛屿间的通勤日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