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江畔岩头村

不羞老(汤国刚)

<p class="ql-block">在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有一个岩头村。假如把楠溪江沿岸景区看成美丽的项链,那它一定是颗璀璨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前,这座宝塔非常醒目。它叫文峰塔。原塔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早已损毁。新塔重建于2008年。宝塔六角七层,黑白相间,飞檐斗拱,充分体现了建设者的聪明才智。</p> <p class="ql-block">景区前这个灰色的砖瓦房,还有石块垒成的院墙,以及条石铺成的道路,无不让人感到它古韵悠长。</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迎接我们的是这棵遮天蔽日的香樟树。可是你千万不要忽略了它下面这座古桥。</p> <p class="ql-block">它叫“永庆桥”,建于明朝嘉靖37年(1558)。桥长12.3米,宽3.8米。桥面分三段,每段铺设九根石条,下面用石柱支撑。经过几百年的风雨沧桑,但仍坚固如初。</p> <p class="ql-block">古村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从金代开始兴修水利, 到明朝嘉靖35年(1556)完成。开挖了丽水湖和配套引河,引入楠溪江支流的水,并建立了大堤。</p> <p class="ql-block">当时宗族规定:大堤上只可栽花种树或者建亭,不准筑房经商。可是到了清代,大堤成了贩盐客的必经之路,逐步发展成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现在这条商业街叫丽水长廊。是古镇最著名的景点儿。它全长三百余米,共有九十多个店面儿。每间宽约三米,进深十米,为两层建筑。</p> <p class="ql-block">店铺前2一2.5米的通道,下面铺设的大块的鹅卵石,上面有突出的屋檐遮盖,为过往客人遮阳避雨。和南方的骑楼有异曲同工之妙。</p> <p class="ql-block">沿湖一面通透,并备有“美人靠”。供过往客人休息赏景。</p> <p class="ql-block">长廊随着湖面的走势,画出了一条漂亮的弧线。檐下挂着大红灯笼,和古树的翠绿相映,一派南方水乡的优美画面。</p> <p class="ql-block">  商店门前的幌子和广告,也扮艳了长廊。</p> <p class="ql-block">由于是旅游淡季,游客不多,商店显得有些清冷。</p> <p class="ql-block">这家南溪金酒,应该是当地的特产。</p> <p class="ql-block">这家甜点商店也无人光顾。</p> <p class="ql-block">长廊的间断处有一个小巧的亭子。</p> <p class="ql-block">长廊的尽头树立着一个石碑,上书三个红字“丽水街”。</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回望,湖水碧绿如翠。倚在“美人靠”上的这个美女,笑得多么开心。</p> <p class="ql-block">和它垂直的这条街道叫“横街”。一面通向居民区。</p> <p class="ql-block">一面有一个漂亮的牌楼。我们沿着丽水湖折回来时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和丽水长廊隔湖相望的,也是一段相对短的长廊,同样有许多商家。</p> <p class="ql-block">沿着湖堤行走,路边的柱子被红布打扮。上边悬挂着黄色的灯笼。</p> <p class="ql-block">前面湖面最开阔的处,有几座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个主建筑叫琴山戏台。</p> <p class="ql-block">它前面有一片开阔的广场,两侧是茂密的树木。</p> <p class="ql-block">戏台的对面横卧着一块巨石。戏台、广场和绿色植物,共同组成了“琴山戏苑”。它是村民们集会、娱乐的地方。许多地方戏剧在这里上演。</p> <p class="ql-block">隔湖的“丽水长廊”也是观演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沿着小路继续前行, 一片绿色的树木把文峰塔遮盖的只露出一个塔尖。在绿色植物的怀抱中,有一座二层的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走近细看,二楼的黑色牌匾上,金字书写着(溪山第一图书馆)。可见当地文化底蕴的深厚。</p> <p class="ql-block">途中我还仔细观看了这个嵌入墙内的石刻画,它表示的是“松鹤延年”。</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水车缓缓的转动着,体现出水乡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这堵用卵石垒砌的围墙也很引人注目。村民就地取材,把围墙砌得如此牢固。</p> <p class="ql-block">见到这块石碑,我们要游览的另一个重要景点,“水亭祠”就要到了。</p> <p class="ql-block">“水亭祠”坐落在中央街南头。</p> <p class="ql-block">它的门口很小,门口两边各有一个石狮子。</p> <p class="ql-block">整个祠院布局是三进两池。进入院内豁然开朗,迎面是一个宽大的照壁,其中心是黑色大理石镌刻的文章。</p> <p class="ql-block">绕过壁照是泮池,池水碧绿如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p> <p class="ql-block">璧照的背面是白色的图案“松鹤朝阳”。</p> <p class="ql-block">两边墙壁上有许多石刻的诗文。</p> <p class="ql-block">仪门叫“孝思亭”。</p> <p class="ql-block">仪门向外有一个突入泮池的月台,石面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就是“秋月池”。条石铺砌的路面连接着一个亭子。</p> <p class="ql-block">这个亭子叫“水亭”。每逢附近的“文峰塔”的倒影投入池中,被人们称为“文笔蘸墨”。</p> <p class="ql-block">条石的路面一直连接到“琴山书院”。书院宽敞,前面通透。</p> <p class="ql-block">书院里有许多条凳,再现了当年听课讲学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水亭祠”原来是楠溪江流域最大的书院一一“琴山书院”。后来为了纪念桂林公(金永朴)而改为现名。</p> <p class="ql-block">返回路上又遇到“塔湖庙”。该庙是为了纪念唐朝卢氏女为救母亲,投身饲虎,猛虎见此女孝心感天,不忍残食,反驮孝女到此升天为仙。</p> <p class="ql-block">其母寻女到达此地,感动了周围的众乡亲。顶礼膜拜,建庙祭祀。</p> <p class="ql-block">卢氏仙女在此地济危救困,施药救人,深得当地百姓的尊崇。所以该庙又称“孝佑宫”。</p> <p class="ql-block">庙门四个彩绘的门神非常精彩传神。</p> <p class="ql-block">古村内还有一个“接官亭”,由于脚步匆匆没有拍到,网上搜的一图,以补缺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