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成径展芳华,蓄力青春促成长——萍乡市安源红领巾学校青年展示课纪实

安源红领巾学校

<p class="ql-block">  喜看杏坛添秀色,乐闻木铎振新声。为了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进一步夯实新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展示新教师的风采,萍乡市安源红领巾学校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于近日圆满落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最美的呈现必定精雕细琢,凝聚着团队的智慧与汗水。活动期间,我校10位青年教师积极投入准备,备课组老师们予以悉心指导。青年教师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新课标为依据,立</span>足学科核心素养,用创新设计与灵动互动点燃课堂。不同学科的精彩课堂呈现,展现出青年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创新进取的精神。</p> 青春课堂展活力 妙语语文 <p class="ql-block">  笔尖流淌故事,文字绽放繁花。语文课上,教师们通过生动的语言、真实的情境、丰富的表现力,紧扣新课标及语文要素,展示了古诗、现代诗歌、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不同课例。授课教师们或沉稳大气,或灵动自然,或娓娓道来,或独具匠心。课堂教学亮点频现,师生互动活跃,学生们漫游在语文的世界,有交流、有感悟、有收获、更有成长。</p> <p class="ql-block">  卜怡婷老师执教的习作课例《我的动物朋友》,通过展示动物图片导入情境,以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朋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外形、习性和趣事多角度描述动物,让学生从熟悉的事物入手写作,降低难度,激发兴趣,并结合小组讨论、范文示范与导学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细致描写与情感表达的技巧。在教学中,卜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他们充足的自主思考、讨论及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构建知识、提升能力。</p> <p class="ql-block">  蔡锦锦老师的《口语交际:劝告》以经典寓言“亡羊补牢”中街坊的劝告导入,引发学生对劝告行为的初步认知。通过播放课本案例人物模拟对话音频,引导学生思考辨析,掌握“语气委婉、礼貌讲理、提出建议”的劝告方法。在练习“劝告”环节,蔡老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情境交流、合作表演,说悄悄话、递纸条等设障碍辅助练习,<span style="font-size:18px;">锻炼学生劝告不同对象的能力。课堂上,学</span>生们积极参与,在实践中不断打磨劝告技巧,课堂气氛热烈。</p> <p class="ql-block">  张瑶老师在讲授《巨人的花园》时,用“听录音猜故事”的小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AI数字人介绍作者,带学生走进课文;采用师生合作读、情境引读、男女对比阅读等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体会花园变化的奇妙;聚焦巨人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使学生体会巨人的自私、凶恶;最后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布告牌,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个童话故事告知我们的道理。张老师通过“读—思—悟—写”的闭环设计,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文学魅力。</p> <p class="ql-block">  刘茜老师的《短诗三首》围绕冰心诗歌中"读中想象画面"和"自由书写"两大核心特点展开教学设计。通过三个层层递进的教学流程,引导学生从初读感知到深入体验,最终实现创作表达。刘结合作者冰心的人生经历来解读诗歌情感内涵,运用多种朗读策略帮助学生展开想象,体会现代诗的自由形式和深刻情感。教学设计融合了画面和情境创设,旨在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现代诗歌的热爱。</p> 智趣数学 <p class="ql-block">  数字编织密码,图形勾勒思维。数学课堂上,青年教师们巧妙地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有趣的探究活动。从巧妙的问题导入到层层深入的讲解,再到多样化的练习巩固,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设计。学生在主动参与、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在课堂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共同攻克难题,感受数学的乐趣与奥秘,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p> <p class="ql-block">  肖玉清老师执教的《鸽巢问题》用古代数学游戏九连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接着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总有、至少”大胆猜想,然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按“观察记录、验证猜想、得出结论”的步骤学生用“枚举法”有序地摆一摆并从中思考得出“假设法”能快速得出结论,通过数形结合引导学生用数学算式表示假设法的思考过程。再通过算式去找图形中的数量,将抽象的数学原理具象化,为后续深度学习奠定基础。</p> <p class="ql-block">  钱蓓莲老师执教的《平均数》从学生喜爱的投篮比赛问题出发,融合统计图表、数据收集等内容,先组织学生探究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再引导学生对比平均数与实际数的区别和联系,明确平均数的概念和意义,感受平均数的代表性、虚拟性、区间性和敏感性,全面把握平均数在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中的作用。最后通过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科技发展等方面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应用等,感受统计及平均数的价值,培养学生数据意识和应用意识。</p> <p class="ql-block">  吴学复老师的《推理》以“柯南侦探训练营”的情境导入,从简单案件问题到复杂案件综合题进行“推理闯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环环相扣。课堂上,通过一系列的案件,让小侦探们从线索中进行推理破案。巧妙地将抽象的推理思维转化为具体场景,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推理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了推理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徐玉梅老师的《搭配》以佩奇和乔治为妈妈挑选生日礼物的情境导入,引导学生帮佩奇解决服装搭配问题。在自主探究环节,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用摆服装卡片、连线等方法感知搭配,认识固定上装法和固定下装法,理解有序思考能避免重复和遗漏;接着引入符号化表达,用数字、字母、图形等代替实物,体会数学简洁美;然后通过增加上装数量,引导学生发现搭配方法数与上装、下装数量的关系,建立“上装数量×下装数量”的数学模型。在巩固练习中,设置早餐搭配、路线搭配等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p> 活力英语 <p class="ql-block">  字母跳跃成歌,词句串联世界。英语课上,教师们用心打造词汇、对话、阅读、书写等各类课程,借助“情境呈现—互动练习—拓展运用”三步教学。色彩斑斓的教具、妙趣横生的互动游戏,让孩子们瞬间沉浸其中;标准的发音、流利的表达,带领孩子们勇敢开口说英语,从羞涩到自信,每个孩子都在积极参与中收获成长。</p> <p class="ql-block">  刘甜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Unit4 My healthy food Part A Let's learn。刘老师以多模态chant作为先行组织者激活健康饮食主题图式,运用情境教学法构建breakfast time语篇场域,通过视觉化阅读、预测推理等策略解构文本,聚焦"I'd like some..."和"Have some..."的语用功能,引导学生在角色互动中习得交际礼仪。采用CLIL理念拓展跨文化认知,通过全球早餐文化对比分析培育多元文化意识,继而创设真实任务情境,推动学生在健康早餐选择对话中实现创造性表达。</p> <p class="ql-block">  吴勉老师在执教四年级下册 Unit4 At the farm Part B Read and write时,以一段独具匠心的原创rap开场,教师通过动感的自我介绍导入农场主题。随后通过启发式提问"What’s on the farm?"激活学生关于农场动植物的话题图式,搭建新旧知识桥梁。接着,吴老师采用任务驱动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多模态活动深入理解文本:观察农场场景图培养视觉素养,定位中心句训练阅读策略,特别是通过创设Mike位置变化的动态情境,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自然习得these/those的语用区别,有效突破教学难点,为后续写作搭建语言支架。</p> 智慧教研共提升 <p class="ql-block">  课为引,研为径,评为路。校领导带队深入课堂,各教研组成员全程跟进。他们细致观察教学环节、师生互动,精准记录亮点与不足。在语数英教研组长组织的教研会议上,教师们围绕教学设计、课堂生成、学生主体落实等多维度进行畅所欲言,真诚分享,既点赞创新之处,又直击细节短板,思维碰撞间深化了教学认知。这种“即听即评”的方式,让青年教师及时获得专业指导,实现了“以课促研、以评促改”的活动目标。</p> <p class="ql-block">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遇见,也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此次活动不仅是学校“梯度培养、多元发展”教师培育体系的阶段性成果展示,更标志着青年教师群体正从“站稳讲台”向“站好讲台”加速迈进。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耕教研领域,不断探索教学新路径。在未来的教育征程中,安源红领巾学校全体教师将砥砺前行,以匠心铸师魂,用初心育桃李,为构筑更有温度、更具品质的教育生态持续赋能! </p><p class="ql-block"> 教育之路,星光可期;深耕不辍,静待满庭芳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