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恩施大峡谷旅游近期火爆出圈,快奔七十岁的我俩也被勾起了涌动之心,外面的景色很美,但爬山涉水,尤其是我爱人血压高,睡眠不好,前阶段心脏还出了点问题,能不能撑得下来,令人担忧。考虑再三,我俩终于坚定了信念,觉得再不出行,就真是那里也去不了了。人生如同流星,特别是老年人,更不经混。因而,趁我们现在还能动弹,一定要抓住机会,把想做的事做了,不给自己留下遗憾。于是,我俩相互勉励,鼓足了勇气,备齐了药品,从烟台乘飞机低达宜昌,再改乘高铁,辗转来到恩施,开启了一周的黄昏之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恩施大峡谷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屯堡乡,2010年对外开放,2015年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授予AAAAA级景区,海拔1700米,全长108公里,景区面积3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与张家界遥相呼应,成为武陵山脉两颗璀璨的明珠,被誉为“喀斯特地形地貌的天然博物馆”。主要有七星寨,云龙地缝等景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为了节省体力,我们选择乘坐索道来到了山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随着密集的人流,沿着绝壁栈道前行,大峡谷独有的绝美景色塞满了眼帘。只见一座座奇峰秀岭鳞次栉比,深不见底的沟壑峡谷纵横交错,各种树木翠绿葱茏,不时的有小猴子窜来窜去,清脆悦耳的鸟鸣响彻山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远远望去,在山路石阶边矗立着一块石头,形状酷似一尊棺木,取名“悬棺石”,意为“悬棺高升”。据考,此石经过2亿多年风化雨淋侵蚀,为岩溶象形石。悬棺是土家族祖先古代巴人的一种葬仪,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一悬崖峭壁上,斜立着一株松树,形状奇特,被誉为恩施迎客松,引得游客排队拍照留念。虽然相隔几百米,但经仔细观察,我发现松枝针叶已变的枯黄,不知道园区是否组织专家抢救过没有?这里有一则案例,提醒当地引以为戒。记得连云港花果山有一株美人松,树龄达四百多年。如同连体人一样,一个树根,两支树干,树干和树枝就像扭麻花似的,呈螺旋状拧着劲长,非常漂亮。上世纪70年代末,被雷劈断了一段树枝,当地政府邀请林业专家会诊抢救,在树上安装了避雷针,树下埋了食盐,用于引开雷电。只顾考虑食盐导电,结果盐浓度过高,把树给齁死了。我在心里默默祈祷,但愿恩施这棵给人们带来幸福快乐和坚强的迎客松,能安然无恙,挺过难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六月上旬,学生还没有放暑假,虽属旅游淡季,每天来的游客仍达一万四五千人。看上去多数都是老年人,我们这个24人的团,只有一对年轻情侣,三个50岁左右的,其余的都已迈入花甲之年。西安自驾开车来的四对同学,有三人和我同龄。其中一位69岁的老哥实在走不动了,大家劝他坐滑竿,他死活不肯,嘴里大声嚷着:“那不是骑到劳动人民头上去了吗”!是啊,我们这代人,经过毛泽东时代的培养教育,对景区滑竿抬人这一现象,特别是有的抬滑竿的比坐滑竿的年龄还要大,更有甚者,把宠物狗也让人抬着,实在是想不通。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社会分工不同,有人出钱,有人出力,天经地义,无可厚非。这不,上车后,带团导游还问大家有没有坐滑竿的,当听说有坐的,他躬身代表滑竿师傅表示感谢。(嘿嘿,我不禁在心里嗔道:奶奶的,这天理到哪儿说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走着走着,看到前方绝壁栈道拐弯处,挤满了人群,正有所不解,近前一望,原来是恩施大峡谷的标志性景观——“一柱香”,立在两座山峰之间,高有150米,底部最细处直径仅4米。据考,一柱香是喀斯特地貌地质结构的独有特征,屹立万年不倒,有人说是上帝赐给恩施百姓的保护神,也是恩施大峡谷的镇山之宝。因其形状细高就像一柱香而得名,当地人称之为“平安香”。许多百姓和游客走到这里都行叩拜大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忽然间,不远处传来隆隆雷声,乌云在山谷中随风飘移,豆大的雨点劈头盖脸砸了下来。真是大山里的天气如同孩儿的脸,说变就变。我们毫无防备,天气预报没有雨的,上山时也是晴空万里,太阳高照。为了减轻登山负担,人们把雨伞雨衣等都放到车上了。于是,我们赶快就近找了个休息凉亭,准备一边避雨,一边吃点东西。可能是“平安香”保佑,云彩一会就随风飘走了,雨没有下大,却把热气带走了,只感觉身上一片凉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太阳西下,把一抹余光斜照在山间。透过林木间隙,只见一座圆圆的山峰之巅,有一对土家母子头像,如同雕塑一般,栩栩如生。母亲披散着头发,深邃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周正的嘴巴,拥着活泼可爱的孩子,在轻轻地亲吻。这一景观叫“母子石”,彰显出土家“母子情深”,也隐喻着天地有灵山有情,世界处处有真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再前行不远,就来到了下山扶梯口,我和老伴挽手相携,以花甲老人征服大峡谷胜利的喜悦,亮开嗓子高喊着:“啊……啊……”,声音在山间延续回荡。此时,我们的心境,如同晚霞的余晖,洒在恩施大峡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温馨背篓(专背小孩子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绝壁栈道</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