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湖南益阳<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个全国独有的“拱券撑墙”明清建筑群一明清古巷,位于益阳市资阳区的大码头街道,毗邻资水与益阳三国文化走廊。这里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和街巷里,其中魏公庙巷、玉陵坡巷、灯笼馆巷等街巷被誉为“江南最美小巷”。与</span>王家大院、海员俱乐部、月明楼等成为益阳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江南水乡特色。</p><p class="ql-block">古巷内也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的民居、商铺和祠堂,建筑风格以青砖灰瓦、木雕门窗为特色,部分建筑还融合了徽派和湘中地区的建筑元素。古巷的街道多为石板铺就,狭窄幽深,蜿蜒曲折,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回明清时期的市井生活。</p><p class="ql-block">古巷内除有魏公庙、玉陵坡巷、灯笼馆巷等历史遗迹,还有益阳最早的邮局、钱庄、茶号等老字号旧址。这里曾是益阳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之一,至如今仍能欣赏到小郁竹艺,明油纸伞等传统手工艺及品尝马迹塘擂茶、甜酒、蒿子粑粑等地方小吃。</p><p class="ql-block">近年来,益阳市政府对明清古巷进行了修缮和保护,部分区域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在修复过程中,注重保留原有风貌,同时融入现代旅游元素,成为益阳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景区与会龙山,白鹿寺,资江风光带等隔江相望,组合成益阳旅游的重点区域。</p><p class="ql-block">益阳明清古巷的打造没有选择“千街一面”的仿古改造,而是以敬畏之心修复青砖黛瓦,用现代审美重构市井风情。当游客触摸凹凸的墙砖时,感受到的是真实的历史肌理;当“双百闹元宵”百龙巡游的鼓点敲响时,唤醒的是深埋于城市血脉的文化认同。这种“以旧焕新”的智慧,让文化不再沉睡于典籍,而是成为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的文旅载体。</p><p class="ql-block">不同时间,不同气候古巷呈现给游客们不同的面貌。天气晴好,华灯初上,地方花鼓戏,舞龙,汉服表演等轮番上阵,街边夜宵摊位林立,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如遇斜风细雨,游人稀少,撑一把纸伞,踩着铮亮的石板路漫步其中,或找个茶楼倚窗而坐,泡上一壶绿茶,配上两个点心,看周边青山朦胧,江水滔滔,又是一种独特的闲适与安宁。</p> <p class="ql-block">一2025.06.21 手机随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