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智慧结晶。其中许多思想精华、处事原则和哲理至今仍是我们做人做事所遵循的标准。愿更多的家人能够走进传统文化的课堂,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能量,把圣贤智慧运用到生活当中,让家庭、事业、人生更加幸福、和谐、圆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刘余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伦理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委员会主任,中广联合会文化视听传播委员会副会长,《人民网·理论频道》文化教育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士、硕士,英国赫尔大学哲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研究员,美国耶鲁大学、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访问学者;曾担任第18届(2007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委。曾应邀到英、美、法、意、日、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尼、马来西亚、斯里兰卡,以及中国港、澳、台等地进行学术访问,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等问题进行演讲和研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中文代表著作为:《读懂中国制度》(主编,中、英文各11册)《中华文化五讲》《领导干部读〈群书治要〉》《半部〈论语〉治天下》《〈群书治要〉十讲》《平治天下》《儒家伦理学》《心态即命运——正说传统人生智慧》《刘余莉传统文化十二讲》《关于善恶的对话》(译著)等。现正在主持承担国家高端智库重点项目以及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群书治要〉中的德福观研究》(一般项目)的研究课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曾应邀为人民网·人民讲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国工商联、国家税务总局、国防大学、东海舰队、北海舰队、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党校、国资委党校、中石油党校、中石化党校、中铁建党校、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清华大学培训学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继教学院、浙江大学继教学院、华能集团、中远集团、上海铁路局、天津市检察院、浙江省交通厅、山东省直机关工委、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等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及全国各地的传统文化公益论坛讲授《中国式现代化的传统文化底蕴》《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弘扬中华文化,实现“中国梦”》《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管理》《传统文化与中国之治》《中国传统伦理思想》《领导心理调适》《中国传统官德》《力行圣学根之根,争做现代君子》《〈群书治要〉与政德修养》《从〈群书治要〉看文化的本质》等课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2015、2016、2017年应邀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就“从《群书治要》看圣贤教育的重要性”“从《群书治要》看如何进行道德教育”“中华文化的大根大本——孝亲尊师”等问题进行主题演讲,助推“东学西渐”。2017年为海口广播电视台录制了52集大型人文讲座《余莉开讲——品读〈群书治要〉》,开播三周年,创下了单集点击量超过80万次,总点击量超过3000万次的成绩,经海南省委宣传部推荐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播出,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未来属于中国:汤因比的中国观》这本书其实是前天在参加《盘古圣地 河南泌阳 中华好家风讲堂》时,组织者北京祥和传统文化中心创办人、诚信堂公益诊所创办人姚宝磊先生免费为参会人员赠送的四本书中的一本。拿到后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感到过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深入研读《未来属于中国:汤因比的中国观》,仿佛穿越历史的浩瀚星河,与这位伟大的历史学家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汤因比以其深邃的洞察力,不仅为我们勾勒出中国文明绵延不绝的壮丽画卷,更以一种近乎预言的笔触,揭示了中华文明在全球化浪潮中独有的韧性与潜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书中,汤因比不仅是一位旁观者,更是一位深谙中国文化精髓的智者。他以细腻的笔触,剖析了中国社会结构的独特性,以及儒家思想如何成为维系社会和谐与秩序的精神纽带。他赞叹于中国人对家庭、家族乃至国家那份深沉的责任感与归属感,认为这是推动中国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汤因比前瞻性地提出了“未来属于中国”的论断。在他看来,面对未来世界的诸多挑战,如环境危机、经济重构、文化冲突等,中国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庞大的市场规模、以及持续创新的能力,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他相信,中国将以其独有的方式,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引领人类文明迈向新的高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未来属于中国:汤因比的中国观》不仅是一部关于历史的著作,更是一曲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赞歌。它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拥抱世界,贡献中国力量,共同书写人类文明的新篇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群书治要治天下》中华文化人类瑰宝,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天下和平。《群书治要》香港论坛花絮节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陈大惠讲堂一一《群书治要治天下》之《英王加冕 中国人怎么看》节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世界上全人类公认的宝贵财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就是要我们每个人都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当好人,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除德智体全面提升外,还要明白命运可以转变的,改变命运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是找到并且发挥自己善良的本质。儿女尽孝,父母慈祥,不管父母做的好不好,只管尽孝,不管儿女孝不孝,只管做到和蔼可亲,这才是父慈子孝。兄弟尽悌,朋友有信,员工尽忠同一个道理,各行其道,才能家庭和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百善孝为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孝顺,有孝才有顺。家庭比喻为一颗大树,老人是树根,夫妻是树干,财富、儿女是枝叶花朵和果实。要想根深叶茂、花香果甜,只能往树根上浇水。孝养老人能感召子孙贤孝,家道昌盛。德是做的,不做没有德,没有贪来的德,也没有争来的功,更没有搅来的福。孝养父母、长辈,谁做谁长德行!谁做谁得福报!这是自然规律。今天你孝敬你的父母,未来就是你的孩子孝敬他的父母!你所有的付出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我们引导大家学习儒家圣贤经典文化的目的就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文化提倡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其实,学好儒家文化可以教会我们正确地为人处世,是做人的基础,必须多读经典,解脱烦恼,改变命运。最后成为至真圣贤之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爱与关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诚心祈求天下无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人皆平安远离苦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愿持善念护大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世界充满着爱和关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诚心祈求天下无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人皆平安远离苦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愿持善念护大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世界充满着爱和关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诚心祈求天下无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人皆平安远离苦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愿持善念护大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世界充满着爱和关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诚心祈求天下无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人皆平安远离苦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愿持善念护大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世界充满着爱和关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世界充满着爱和关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你的善良,人不知,天知,到最后都会变成人生路上的惊喜和好运,举头三尺有神明,有多善良就有多幸运,做了多少好事就有多少庇佑,吃了多少亏就有多少福报,善人有善报,好人有好福,真正有福气的人,都是善良的人,因为人在做,天在看。人越善,天越爱,心越善,福越来。一切都有因果轮回,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祝您好运连连!越来越好!身体健康!天天快乐!万福金安!步步高升!感恩有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这块匾额上端庄肃穆的四个正楷大字。千百年来历朝历代。史不绝书。无敢断废。乡学。县学。省学。直至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乃至各地书院。无不高悬于课堂之上。成为天下莘莘学子朝夕警戒的信条。可以说正是这四个字。指导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一代一代的读书人。没有这四个字的精神作为标准和指引。也就没有我中华文明核心的价值观。「修齐治平」。身不能修。何来家齐。家不能齐。何来国治。国不能治。何来天下平。所以这是我中华文明所独有的光照古今。规范千秋的教育总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但是。清末民初。开始抛弃传统文化。全盘西化。这块大匾就再没有人知道了。这一放就是一百年。一百多年风风雨雨的残酷历史告诉人们。今天的教育出了大问题。现实的结果距离人们的愿望。判若天壤。五十年代开始照搬苏俄教育模式。九十年代全盘西式教育模式。到现在已是怨声载道。绝望呼号的境地。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只能眼睁睁看着我们的孩子一代一代被毁坏掉。报废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如今。中华传统文化「一条龙」示范学校。重新挂起了老祖宗的这块大匾。认祖归宗。重回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历经十余年的教学。将活生生的成功结果摆在世人面前。没有人不欢喜。没有人不赞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什么叫「整齐严肃」。对于现代人来说极其陌生。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信条。这样的教育标准。教育是世间一切的最根本。一切的善果或恶果。都是从教育是否正确开始的。为什么现在的社会如此混乱。最根本就是缺乏了「整齐」二字的教育。为什么现在的人们如此败坏。就是缺乏了「严肃」二字的训导。这就是世间祸乱的根源。找到了根源。就可以治病救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西方人宣扬「自由」。「人权」。鼓吹放任。所以就没有「整齐」。宣扬「个性」。保护欲望。所以就没有「严肃」。「整齐严肃」就是修一个「敬」字。但西方文明里。根本不知「敬」为何物。</b></p> <p class="ql-block">《爱与关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在浩瀚的文化长河中,有这样一位领航者,他以一腔热血和满腹经纶,照亮了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他就是陈大惠老师,一位将心灵深深根植于华夏沃土的杰出文化传承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陈大惠,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前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曾为《东方时空》第一代主持人,与白岩松、王志、水均益、敬一丹同在一个办公室。后来,陈大惠为了推动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休假做义工至今。从2009年7月起,从青岛、唐山、石家庄、沈阳、抚顺、牡丹江一路走到鸡西,做了至少百余场弘扬《弟子规》的免费公益论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陈大惠制作的《为什么不能吃它们》系列节目,荣获2003年中国非官方环保最高奖 福特汽车环保奖。《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曾两次对他提出采访的邀请。从2006年起,陈大惠为了推动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休假做义工已经8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陈大惠发起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其中华传统文化汇报团所到之处全部是公益行为,不收取任何费用,团队所有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忏悔自己的过错,以独特的形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反响强烈。自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仅一年半的时间,汇报团应邀在全国各地区汇报已近百场,直接受益人群达30万人以上,通过网络直播受益人群50万人以上。目前,举办中华传统文化论坛的邀请已排到一年半以后,邀请地方还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香港、台湾、澳门、美国等地。2011年最新力作《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编辑整理几年来全国各地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精华纪录片,制作成6部DVD共48集,作为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公益影片广为流传,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落实弟子规,做好中国人”,作出了重大贡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2013年陈大惠官方网站:圣贤教育全球同学网 正式开通(现更名为:学为明明德,百度搜索打开可以直接观看陈老师更多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这是全球第一家圣贤经典远程教育网站。涵盖儒释道全部核心内容。十五大类纲目。一百余堂大课。古今万卷藏书。光大中华文化。天下学子嚮往。读书志在圣贤。恭请享誉海内外的老师升座授课。深入浅出。破迷开悟。尊师重道。念念不忘导师慈悲教导。网络教学。星星之火传承中华命脉。千年万世。离不开圣贤教育。国泰民安。首先要修身齐家。祖国各地。世界各地。香港。台湾。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斯里兰卡。澳大利亚。同步学习。四海一家。共同祈愿。圣贤教育。光照环宇。全球同学。万世太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在当今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人们往往被名利所困,被繁华所迷,而陈大惠老师却如一股清流,以其独特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诠释着清静与清白的真谛。他,一位曾经担任央视记者的文化传播者,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那份令人羡慕的职业,全身心投入到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之中,以一颗清静之心,守护着文化的清白与纯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一、清静之心,远离尘嚣陈大惠老师是个喜欢清静的人,他不爱人多热闹和应酬,尤其在这个充满诱惑与喧嚣的年代,他更加珍惜那份难得的宁静。在他看来,清静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心灵的修行。他更愿意在独处中品味生活的真谛,在书本与课程中寻找智慧的火花。这种清静的生活方式,让他能够远离尘嚣,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从而更好地投身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之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二、名利之火,毅然跳出曾经的陈大惠老师,在央视记者的岗位上,风光无限,名利双收。然而,他却没有被这份荣耀所迷惑,反而看到了名利背后的虚妄与浮躁。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跳出了那个令人向往的名利场,选择了回归初心,全身心投入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之中。这一决定,不仅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更展现了他对清静生活的执着追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三、清白之身,守护文化在陈大惠老师看来,清白不仅是个人的品德修养,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守护。他深知,在名利场中打滚,很容易迷失自我,甚至玷污了文化的清白。因此,他选择了一条清苦却充实的道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清白之身的内涵。他拒绝了名利的诱惑,坚守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执着,用一颗纯净的心,去感受文化的魅力,去传递文化的智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四、文化之魂,薪火相传陈大惠老师深知,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因此,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传统文化的传播之中。他通过讲座、演讲、著书立说等多种方式,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智慧传递给更多的人。他用自己的行动,点燃了文化传承的薪火,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五、清静之心,清白之身,坚守之路陈大惠老师的生活哲学与人生追求,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他以一颗清静之心,远离尘嚣,以清白之身,守护文化,用坚守之路,诠释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像陈大惠老师这样的人,用他们的清静之心和清白之身,去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文化未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声明:陈大惠老师等大德的所有中华传统文化的音视频课程图书资料等,都是公益的,没有版权,欢迎天下所有喜欢和热愛传统文化的家人朋友们学习转发流通,造福社会,功德无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