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魂·老区情”奏响新时代企地文化交流最强音——长庆油田老年戏曲器乐协会与庆阳市文化馆文化联欢会记实

云天水霧

<p class="ql-block">  当石油人的铿锵誓言遇上老区的红色血脉,当银发艺术家的琴弦拨动新时代的旋律,一场跨越年龄与行业的文化盛宴在陇东大地激情上演。2025年6月13日下午,由长庆老年戏曲器乐协会与庆阳市文化馆联合举办的“石油魂·老区情”文化交流联欢会在庆阳市文化馆剧场隆重上演。120余名老年艺术爱好者与企地文化工作者同台献艺,用16个饱含深情的节目,谱写了一曲“艺术为媒、精神共铸”的动人乐章。</p><p class="ql-block"> 庆阳这片红色热土,既是革命老区,又是长庆油田的发祥地。在这里,厚重的老区文化与昂扬的石油精神交相辉映,谱写了一曲企地共建的时代赞歌! 从"磨刀石上闹革命"的豪迈誓言,到"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使命担当,一代代石油人在这里扎根奉献,用热血铸就了不朽的石油丰碑!</p><p class="ql-block"> 这场文化联欢会以文艺为媒,让石油人的铿锵乐章与老区的文化底蕴深情对话。这既是石油精神的传承,更是企地情谊的见证! 老区人民在动人的旋律中感受石油人的赤子情怀!同时,石油人也在精彩的节目中品味了老区文化的独特魅力! </p><p class="ql-block"> 石油精神的现代表达者长庆老年戏曲器乐协会主席林阳介绍时说道:“这次的参演者基本都是石油老会战,我们坚持‘用艺术讲石油故事’,比如《石油情 长庆梦》的旋律就采样自油田钻机声与采油机声。这也是几代长庆老石油人扎根陇原,为祖国奉献石油,传承“忠诚担当、创新奉献、攻坚啃硬、拼搏进取”的长庆精神继承和歌颂的最好诠释。</p><p class="ql-block"> 老区文化的创新传承者庆阳市文化馆馆长张龙宁评价道:“庆阳梦阳民乐团带来的《陇东小调》加入了电声元素,这种‘老曲新唱’正是文化活态传承的典范。” </p><p class="ql-block"> 庆阳市文旅局副局长左红强调:“要让石油人的‘铁人精神’和老区的‘南梁精神’共同成为文化兴市的引擎”。</p> <p class="ql-block">长庆油田公司陇东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郭自新致辞</p> <p class="ql-block">庆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左红致辞</p> <p class="ql-block">  这场企地跨越式的艺术对话,不仅是一次演出,更是一部用琴弦书写的奋斗史诗。当老石油人布满皱纹的双手奏响《我的祖国》,《石油情 长庆梦》,当地方艺术家以民乐合奏《奔驰在千里草原》、《陇东小调》,我们看见文化的力量如何让白发焕发青春,让历史照进未来。正如观众看后激动述说的那句话:“你们演奏的不是乐器,是一代人的热血与初心”。</p> <p class="ql-block">  金声玉振表现的是民乐里的家国情怀。长庆老石油民乐团民乐合奏《金蛇狂舞》,激昂的锣鼓率先点燃全场,二胡与笛子的竞奏如蛟龙翻腾。这支平均年龄67岁的乐团,以娴熟的轮指技法再现经典,跳跃的音符里仿佛可见石油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在场观众感慨道:这哪里是退休老人的演奏?分明是金蛇腾云、宝刀未老!” </p><p class="ql-block"> 一曲器乐合奏《我的祖国》,中阮与大提琴的柔美与二胡的苍劲有力交织,一曲熟悉的旋律让观众轻声跟唱。老石油们用乐器代替语言,将对祖国的挚爱化作潺潺流水般的乐声,恰是舞台同步展现的油田建设画面,更添“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深沉告白。乐队磅礴宏大的演奏气势,恰如东方巨人在高呼:我的祖国高山巍峨,肩负起千百年的沧桑,我的祖国大河奔腾,激荡着历史的洪流,这就是我的祖国,这就是我深深热爱的祖国。</p> <p class="ql-block">(板胡独奏《秦腔牌子曲》片段)</p> <p class="ql-block">  民乐合奏《花好月圆》,老石油民乐团用弹拨乐的轮指如珠落玉盘,笛声婉转似月映清泉。乐团以江南丝竹的细腻演绎北国风情,寓意着石油人与老区群众“共此明月光”的深情厚谊。以江南丝竹为基调,乐曲如诗如画,既有"月上柳梢头"的婉约,亦有"灯火万家欢"的热烈。让观众在音符中感受千年文化滋养的东方浪漫,共赏这一轮圆满和一庭芬芳。</p><p class="ql-block"> 年过七旬的胡琴老艺人施国政先生的板胡独奏《秦腔牌子曲》,一弓一弦尽显秦韵陇风——非遗中的文化根脉功力,板胡的高亢悲怆将秦腔的黄土魂展现得淋漓尽致。观众席中有老者闭目击节,仿佛听见了“石油会战”年代响彻陇东的号子声。一弓一弦诉说着山河岁月;一吟一叹,尽显戏韵千秋。这就是《奏腔牌子曲》的魂魄,它不仅是技艺的展演,更是血脉里流淌的文化基因。</p> <p class="ql-block">(笛子与乐队《秦川抒怀》片段)</p> <p class="ql-block"> 笛子与乐队《秦川抒怀》, 是长庆油田老石油民乐团的四位笛子演奏者,以“复调对话”形式的创新演绎,笛声时而如信天游般辽远,时而似钻机轰鸣般铿锵。特别是模拟“采油树”气流的特殊吹奏技法,赢得满堂喝彩。笛子齐奏的婉转与激荡,勾勒出秦川大地的辽阔苍茫,让观众跟随笛声脚步,去触摸秦川的心跳,聆听岁月深处的回响。 </p><p class="ql-block"> 在以石油经典曲目《我为祖国献石油》《石油工人心想党》的基础上,融入交响乐元素,老石油民乐团自创自编的大型民乐合奏曲《石油情 长庆梦》,以铿锵有力,慷慨激昂,跌宕起伏的循环旋律,形象的讴歌了几代长庆人战天斗地,在戈壁荒原攻坚啃硬、拼搏进取,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奉献青春,挥洒汗水和热情,实现了在鄂尔多斯盆地建设一个大油田的梦想。领唱者细腻婉转的嗓音与乐队的浑厚壮阔编配相得益彰。“钻塔采油树巍巍矗立陇原”的唱词响起时,台下观众自发举起手机拍照与灯光化作一片星海。</p> <p class="ql-block">  庆阳梦阳民乐团的民乐合奏《奔驰在千里草原》《陇东小调》,以奔腾的骏马为意境,用丰富的民族器乐语言,生动描绘了辽阔草原上万马驰骋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草原儿女豪迈奔放、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他们用琴声的悠扬与弹拨乐的欢快碰撞,展现千里草原与黄土高原的双重意象。</p><p class="ql-block"> 而《陇东小调》中复原的千年琵琶弹奏技艺,更让观众惊叹“非遗活化石”的魅力。为观众描绘了一幅陇东风情画:那黄土塬上的沟壑纵横,还有那深植于血脉中的乡土情怀,将在民乐的合奏中交织、升华,带给观众最纯粹的艺术享受,体会那份独特的陇东韵味。</p> <p class="ql-block">  梨园新声,戏曲中的精神传承者,年过半百的王锦萍女士一袭素衣,以“哭腔”演绎《周仁回府》的忠义抉择,正是周仁面对误解时痛彻心扉的独白,字字如刀刺心,声声血泪交融。聆听一个灵魂在命运枷锁下的泣血悲歌!戏文里“舍生取义”的品格与石油人“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隔空共鸣,让梨园经典焕发新的教育意义。 </p><p class="ql-block"> 唢呐的金音划破时空,仿佛黄土地的深处传来心跳,传来沟壑纵横间奔涌的生命热力,那是祖辈们踩在田垄上的号子,那是黄河水拍打岸边的呐喊。一曲《沸腾的黄土地》,让唢呐的高亢与炽热穿透耳膜,好似风沙里卷起厚重的黄土,好似旋律中跃动着大地的脉搏,每一个音符都在滚烫的土壤里生根,沸腾成生生不息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特别奉献的《人面桃花》,从一个侧面诠释了“石油魂.老区情”的不朽情谊相连与默契。</p><p class="ql-block"> 现场临时组合特别奉献的婉婉腔《人面桃花》:由长庆老石油民乐团陈兰芳女士等即兴演唱,庆阳梦阳民乐团伴奏,配合默契且天衣无缝的对接,让非遗从博物馆走进了百姓心田。人面桃花,取自传统文学中的意象,寓意着美好与神秘,象征着爱情与希望。在这场演出中,75岁高龄的陈兰芳等5人嘹亮的演唱声和优美娴熟的表演引得观众阵阵喝彩鼓掌拍照,梦阳民乐团的洪亮整齐的无缝对接伴奏呈现整个演出水乳交融。她们以人面桃花为主题,展现出各种不同风格的表演,让观众们感受到爱的力量和美好的情感。她们用心演绎每一个角色,用情传达每一段情感,带给观众们无尽的感动和共鸣。这是“石油魂.老区情”契合的生动象征。</p> <p class="ql-block">  诗乐相和——银发族的时代强音。 长庆老石油合唱团奉献的配乐诗朗诵《中国红》,六位朗诵者以石油工人、老红军后代等不同身份,用方言与普通话交替吟诵。当“从南梁的星火到油田的篝火”的诗句响起,引得现场多位观众潸然泪下,让观众在《中国红》的诗行里,共同找寻那份让14亿人热泪盈眶的赤诚的中国浪漫! </p><p class="ql-block"> 美丽活跃的周爱霞女士的独舞《抬龙王》,以柔韧的舞姿再现陇东祈雨民俗,手中红扇化作油龙翻滚,将传统舞蹈与石油图腾巧妙融合。她手中的红扇,舞出了石油人与黄土地的命运交织。</p> <p class="ql-block">  庆阳民乐合唱团用钢琴伴奏合唱的《萱草花》与《菊花台》,展现“声如天籁”的和声技巧,编织了一幅跨越古今的情感画卷。仿佛听见塬上的风在诉说?那是母亲站在村口,望着游子远行的背影,用皱纹里的故事,将思念酿成岁月的芬芳。</p><p class="ql-block"> 而当《菊花台》的钢琴前奏响起,周杰伦笔下“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的意象,与庆阳秋日塬上的荞麦花海悄然重叠——这是属于中国人的集体乡愁,是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唤起的心灵共鸣。</p><p class="ql-block"> 合唱团将用纯净的和声,让萱草的金黄与菊花的洁白在音符中交织,呈现出农耕文明与现代艺术的对话,这是陇东母亲花与江南水墨情的交融。他(她)们用歌声在告诉:萱草花不仅是餐桌上的佳肴,更是文化基因里的密码;菊花台不仅是流行音乐的经典,更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p><p class="ql-block"> 长庆油田老年戏曲器乐协会副主席聂惠琴女士,奉献的女声独唱《蝶恋花》,则以民美声唱法重构宋词雅韵;以蝶为喻,咏叹着世间最动人的眷恋与坚守。悠扬婉转的旋律,如同春风拂面,向观众送去深深的祝福,至情至性的歌声抚慰心灵,化作为一份属于今天的柔情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  最后压轴的女声合唱《红线线香包寄深情》,更以“非遗+表演唱”形式,让香包刺绣成为流动的文化符号。在岁月的长河里,一针一线穿梭着人间烟火,一缕清香承载着万千思念。香包,是民俗文化中灵动的符号,红线,则是连接情感的纽带。在婉转的乐曲声中,观众感受到了这份独特的深情。</p> <p class="ql-block">  当最后一个音符缓缓落下,剧场内灯光全亮,全体演员与领导合影留念,留下了这感人一幕,恰如长庆油田陇东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郭自新在致辞中所说:今天的演出,既是石油精神与红色基因的交响,也是企地情谊的深情传承。老艺术家们以音乐礼赞石油精神的光辉历程,奏响“强国复兴有我”的时代强音。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合作,以文化凝聚共识,以实干共谋发展。"石油魂与老区情的交融,必将催生更富生命力的文化果实。"</p><p class="ql-block"> 这场联欢会不仅展现了老石油人"退而不休"的精神风貌,更探索出一条企地文化共建的新路径。正如庆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左红在致辞中所言:"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我们要让这种融合创新成为陇东文化建设的常态。"</p><p class="ql-block"> 本场联欢会的成功举办,至少带来三重启示:其一,老年群体是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这些"银发艺术家"用专业水准证明,退休不是价值的终点,而是新篇章的起点。其二,国企与地方的文化共建具有独特优势。长庆油田55年的开发史与庆阳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共同构成了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其三,传统文化需要现代表达。将石油元素、红色故事融入民乐、戏曲等传统形式,让老艺术焕发新生命。</p> <p class="ql-block">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长庆老石油民乐团与庆阳市文化馆的这次携手,如同播下一粒种子,必将孕育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硕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策划总编:林 阳</p><p class="ql-block">美篇编辑:蔡金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