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壁辉映 雄魂热土

沈红业

<h3>  晨岚初开,我们从安阳驱车出发,不到一个小时,便来到了安阳县西北丘陵深处的“曹魏高陵”。高陵的外观庄严而雄伟,肃穆的方印静卧黄土,镌刻着千秋功过;曹操骑马的高大铜像巍然耸立,“青骢马扬蹄欲驰,踏碎风云铜光冽”;覆土主馆如大地微凸,披挂荆棘,裹着青空,静如一页将合的历史书。</h3> <h3>  我们举步踏入地宫,深穴斜道呈“甲”字形,如同古人暗藏于黄土之下的兵书,这微尘积累的地层褶皱里,深淀着的,原来是风雷卷动了的一个庞大而炽热的时代。</h3> <h3>  墓冢幽微,石椁里只陈放了几件粗简的铁剑、陶器与石牌。我们目光落在曹操用过的那柄刃锋犹利的铁剑上,仿佛看见持剑人胸中磅礴气概:他曾举义兵以破黄巾于青兖,又挞董卓乱军于荥阳,其势凌厉如龙瓜扼喉,最终以不世武略削平群雄,使中国北方破碎山河复归于一。至于碑上所铭“魏武王常用慰项石”字样,又使人想起当年曹操亲引将士开渠屯田,引漳水灌溉业都之野的壮景,他不仅唯为了富足邦国仓廪,更是以百姓生命为上进行开荒播种。</h3> <h3>  墓顶拱券上青铜箭镞的冷光浮动,让我们记起那惊破残星夜色的慷慨诗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那激越情怀冲决了时空的界碑,直接冲入人们心灵深处,原来所有的英雄豪杰,天生就携带着一种不甘为命运所限,有着真刺绝域而去的大勇,历史正为这般横绝古今之魂魄所推动和重新构建!</h3> <h3>  离开高陵,我们辗转奔向太行山麓的红旗渠景区。那是劈山倒石、用血肉之躯凿出的一条“人间天河”,是人民群众在艰苦的岁月里书写的苍生传奇,在这山风里凝炼的钢铁意志,比陵墓里的骸骨留下了更深的历史印记。</h3> <h3>  当我们乘游艇游走于青年洞时,仰望而见那被铁锤钢钎凿穿的山腹,岩壁上分明火痕未冷,那是当年青年突出队以简陋的原始工具拚搏数百个昼夜留下的火星余烬。在那如火如荼的年代,十万饥渴的劳动人民,竞以为数不多的残断钢纤、二千斤火药和一副血肉脊梁,终于把这巍巍的太行山割开裂口,引来了救命水、幸福水。船行到深处,我伸手触摸到冷润潮湿的岩石洞壁,恍惚触摸到当年林县壮士们透着血汗的胸膛。要到洞口,崖壁上镌刻的“山碑”二字骤然明亮起来,就如千万张面孔在脑海里浮现。游艇往回行走,渠壁水珠飞溅,渠水暗流奔涌,林县人民用血性与尊严创造了“人定胜天”的人间奇迹,永远镶嵌在太行山的石壁上!</h3> <h3>  回首相望,高陵的历史实证重塑了曹丞相在我们记忆里的形象;红旗渠则早就是我们心目中的壮阔诗章。高陵使我们反思历史英雄的真正价值,红旗渠则昭示了人民群众无比伟大的创造力量。一者从历史的土壤中提炼伟人筋骨,一者在绝壁上开凿时代星光。它们共同见证:从乱世崛起到灾年求生,在中华精神的银河中涌动着无数不屈的星辰,时代如新,光芒永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