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古迹与文明之旅

Rocky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意大利,这个充满艺术与历史的国度,真是让人有看不完的历史遗迹。这次参团探访了罗马、弗洛伦斯、威尼斯等地,深深感受到这个国家独特的魅力。意大利确实如人所说,是个在废墟上创造财富的国度,全国各地</span>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都市或古迹有60余处之多。</p> <p class="ql-block">罗马是意大利首都,位于亚平宁半岛中部,是古罗马帝国的发祥地,在西方文明发展历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保留下来的罗马城始建于公元前753年左右,罗马历史中心区于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罗马斗兽场宏伟壮观,这座建于公元72年的椭圆形建筑,曾是角斗士们展现勇气的地方。我们站在斗兽场前,仿佛能听到千年前观众的欢呼声。蓝天白云下,游客们或驻足拍照,或三五成群地讨论着它的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斗兽场内部的中央区域布局直接展示了古罗马时期的地下结构,其原始地面已被拆除或改变,地下空间成为核心展示部分。用现代视角看显得“拥挤”,据说当年斗兽表演时,场地布局和人员安排有特定方式:</p><p class="ql-block"> 隐藏运输:通过绞盘和坡道将角斗士、猛兽及道具从地下直接提升至表演区,制造“突然登场”的震撼效果。</p><p class="ql-block">​场景转换:例如注水模拟海战时,地下输水管道可快速改变场地用途。</p><p class="ql-block">​尸体处理:部分隧道可能用于秘密运出死亡的角斗士或动物尸体。</p> <p class="ql-block">罗马市人口(2024)是大约423万,其中市区人口大约275万。每年接待游客是大约4000万(常规年),特殊年(天主教圣年)接待游客超过5000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君士坦丁凯旋门,位于古罗马角斗场西侧,建于公元315年,是罗马城现存三座凯旋门中年代最晚的一座,它因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得名,是君士坦丁大帝战胜劲敌马克森提、统一罗马西部后修建,用罗马水泥建成,雕塑多为浮雕,且多半从当时帝国其他建筑搜集而来,集合不同时代罗马雕塑,平衡多种风格,还曾是法国巴黎凯旋门的蓝本 。</span></p> <p class="ql-block">浮雕板有历代皇帝生平业绩(如安东尼、哈德良等)及君士坦丁大帝战斗场景,虽各部分并非统一创作,部分构件取自过往纪念性建筑,但保存的罗马帝国各重要时期雕刻,堪称生动的罗马雕刻史 ,见证着罗马的辉煌历史。</p> <p class="ql-block">这里生长着一种树冠形似花椰菜的植物,身姿挺拔;正好走过两位意大利骑警,也是腰板挺直。</p> <p class="ql-block">古罗马广场周边可见古罗马遗址的残垣断壁,石柱、砖石建筑遗迹矗立在蓝天之下,曾是古罗马政治、商业与社交中心,见证过辉煌的共和与帝国时代,如今虽只剩废墟,却依旧能让人触摸到千年历史的温度,游客穿梭其间,在古今交织中聆听往昔故事,感受罗马厚重的历史底蕴与岁月沧桑 。</p> <p class="ql-block">罗马的威尼斯广场,核心建筑是维托里亚诺纪念堂(又称“祖国祭坛” ),为纪念意大利统一及首位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而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洁白大理石筑成宏伟身躯,柱廊庄严,顶端青铜雕像振翅欲飞,似守护城市的使者。广场上车流、行人穿梭,古老纪念堂与现代生活交织,蓝天为幕,飞机划过天际,历史厚重与当下鲜活相融,每一寸砖石都在诉说意大利的统一史诗,站在此处,能触摸到罗马的历史温度与城市脉动 。</p> <p class="ql-block">万神殿前的广场中心耸立着埃及方尖碑,它原属埃及,后经辗转立于此处。方尖碑修长笔直,顶端十字架融入罗马宗教元素,碑身承载岁月痕迹,与古老的万神殿相呼应彰显历史厚重,与方尖碑基座喷泉共同构成独特景致。广场上人群穿梭,蓝天为幕,偶有白鸽飞过,便如灵动音符,给这融合古埃及、古罗马文化,满是历史底蕴的空间,添几分浪漫与生机,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往昔与当下的交融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万神殿以其巨大的穹顶闻名于世,阳光透过圆顶洒落,形成一道神圣的光束。我们走进其中,感受到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span></p> <p class="ql-block">万神殿始建于公元前27年,供奉奥林匹亚诸神。公元80年毁于大火。于公元125年重建,采用集中式穹顶结构,使用火山灰混凝土浇筑,穹顶直径与高度均为43.3米,顶部中央开有8.9米圆洞“万神殿之眼”,既是万神殿的唯一光源,也象征神与人的联系。‌‌1900年前古罗马人就熟练掌握了混凝土浇筑技术,浇筑完成的穹顶如此完美,至今令世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万神殿内部大量采用大理石等石材 ,巨大的科林斯式石柱,纹理自然、质地坚固,经精细加工,表面光滑且有细腻雕刻,展现石材天然美感与工匠精湛技艺,撑起空间,完美营造出庄严宏伟氛围。</p> <p class="ql-block">墙面石材有精致雕刻与装饰,浮雕、铭文等丰富艺术元素,记录历史,还有装饰性花纹,增添艺术层次,将石材从建筑材料升华为艺术载体,传递历史与文化价值,尽显古罗马建筑艺术的雄浑与细腻 。</p> <p class="ql-block">阳光漫过罗马的街巷,古老石砖铺就的路,像条时光织就的丝带。一旁的大理石建筑泛着暖黄,圆弧窗棂藏着岁月絮语,一辆锃亮的奔驰车缓缓驶来,成了历史与现代的奇妙交点。行人踱步,影子被日光拉长,每一步都似在叩响往昔,连风里都飘着故事,这街巷,是罗马写给岁月的抒情诗,把古典与鲜活,揉进每寸砖石、每缕光影 。</p> <p class="ql-block">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方尖碑是古埃及崇拜太阳神的纪念碑,也是古埃及文明富有特色的象征,常以整块花岗岩雕成,外形尖顶方柱状、由下而上渐缩,顶端似金字塔尖。古埃及方尖碑后被大量搬运到西方国家,罗马就有不少,它们见证了文明交流与历史变迁,是研究古埃及及相关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 。</p> <p class="ql-block">罗马一站纪念碑,是为纪念一战中牺牲的罗马人而建,碑上的天使雕塑,张开羽翼,似在守护亡灵。下方石碑刻满烈士姓名,那些名字曾鲜活跳动,为家国奔赴战场。时光流转,纪念碑静静伫立,成为城市对往昔壮烈与牺牲的无声凭吊,每一道刻痕、每一缕光影,都在诉说战争岁月里的勇气与哀。</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罗马特莱维喷泉,俗称“许愿池” ,是罗马标志性地标。它高25.9米、宽19.8米,为全球最大巴洛克式喷泉,1762年完工,历时30年建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相传少女指引水源,水道称“少女水道”,喷泉也叫“少女喷泉” 。更因“背朝喷泉投币,可重返罗马”的许愿传说闻名,每年无数游客在此寄托美好期许,硬币所得还用于慈善,让浪漫与温暖交融,见证岁月里的故事与祈愿 。</p> <p class="ql-block">据说当年《罗马假日》里的安妮公主就是在这家位于许愿池旁边的小店里购买了冰激凌,时至今日这家小店都是生意兴隆。</p> <p class="ql-block">我们也在这家店里品尝了地道的意大利冰激凌。</p> <p class="ql-block">罗马的西班牙广场,像一场凝固的浪漫旧梦。137级西班牙阶梯,是时光铺就的琴键,《罗马假日》里赫本的笑靥,曾在这儿与阳光共舞,让台阶成了浪漫的具象符号。</p> <p class="ql-block">圣三一教堂双塔刺破天际,见证数不清的邂逅与别离,济慈、拜伦的足迹,在周边街巷晕染文艺墨香,每一块砖石、每一缕阳光,都缠着古典与浪漫,把过往酿成醉人的诗 。</p> <p class="ql-block">巴洛克风格的破船喷泉,静静讲述台伯河泛滥的往昔,水流似岁月絮语。</p> <p class="ql-block">罗马的圣母无染原罪柱,位于西班牙广场附近的西班牙阶梯底部。主体是一根高大的圆柱,柱顶矗立着圣母玛利亚雕像,底座环绕着宗教人物雕像,整体由石材打造,雕刻细腻,风格庄重肃穆 。与周边古典建筑搭配,身处罗马充满历史韵味的街巷场景,成为街区文化与宗教氛围的视觉焦点,见证着罗马日常与历史文化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走在罗马的小巷,氛围宁静又有烟火气。古老的砖石路、斑驳墙壁,透着历史厚重感,阳光洒落,给沧桑建筑添了几分温暖。小车缓缓驶来,行人悠然,仿佛时间都慢下来,既有岁月沉淀的静谧,又藏着日常的闲适,像把罗马的古典与生活气息揉在一起,漫步其中,能感受到一种不紧不慢、沉浸式的浪漫与惬意,很有“罗马假日”那种随性又复古的感觉 。</p> <p class="ql-block">享受我的罗马假日</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处浏览罗马城,风裹着阳光的温度,漫过肩头。</p><p class="ql-block">脚下,台阶如灰白琴键,游人是灵动音符,在这“琴键”上弹奏着假日乐章。或驻足张望,把罗马的蓝与黄,收进眼底;或缓缓踱步,让石板路的历史质感,沁入鞋底。 一旁建筑错落,黄褐墙色晕染着岁月,Gucci 巨幅海报,是时尚与古典的奇妙相遇,像给旧时光别上朵摩登胸花。</p><p class="ql-block"> 远处,穹顶若隐若现,那是罗马城古老的呼吸。蓝天泼洒而下,白云是肆意的笔触,把天地晕染成一幅永不褪色的油画。 这一刻,时间慢成流淌的金箔,裹着阳光、笑声与建筑的低语,在台阶上,在风里,在每个张望的眼眸中,续写着罗马的浪漫。</p> <p class="ql-block">佛罗伦萨是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纳大区的首府。它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堪称意大利的“文化首都”。</p><p class="ql-block">公元前1世纪为古罗马的军事要塞,公元4世纪成为罗马天主教教区中心,1115年开始成为自治城市,13世纪起历经政治纷争,后长期处于美第奇家族控制之下,1865-1871年曾为意大利首都。</p><p class="ql-block">历史上许多文化名人在此诞生或活动,包括诗人但丁、画家达·芬奇、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科学家伽利略等,他们为这座城市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p> <p class="ql-block">位于佛罗伦萨市政厅广场的维琪奥宫(旧宫) ,也叫领主宫,曾是美第奇家族官邸。广场始建于13 - 14世纪,经扩建形成如今规模,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经典作品集中展现地,仿佛露天雕塑博物馆,有大卫复制品、“科西莫一世青铜骑马像” 、“海神喷泉” 等众多雕塑杰作,见证美第奇家族兴衰,他们曾统治佛罗伦萨三百余年,助力城市艺术、教育等发展,探寻其轨迹可发现城市历史魅力 。</p> <p class="ql-block">维琪奥宫内部,它是佛罗伦萨地标性建筑,曾是美第奇家族住所,见证文艺复兴辉煌。建筑融合中世纪碉堡厚重与文艺复兴精致,内部藏众多艺术珍品,天花板壁画等尽显华丽,是佛罗伦萨历史与艺术缩影,兼具市政办公与博物馆功能,能让人们感受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氛围与历史底蕴 。</p> <p class="ql-block">这是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雕塑,原作藏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这一座是市政广场的复制品 。大卫像展现了大卫备战时的英勇姿态,肌肉、神态等细节精湛,是佛罗伦萨乃至艺术史的标志性作品,彰显文艺复兴对人体美与力量的推崇,也见证了佛罗伦萨的艺术辉煌,大力神杯的创作灵感也源于此雕像 。</p> <p class="ql-block">弗洛伦斯的大卫雕像展示了米开朗基罗卓越的艺术才能,那肌肉线条分明的身体展现出力量之美。而在古城墙下,我们感受到了岁月沉淀下来的宁静与安详。</p> <p class="ql-block">《珀尔修斯与美杜莎》</p><p class="ql-block"> 创作者:切利尼,文艺复兴后期风格。</p><p class="ql-block">​场景:珀尔修斯裸身而立,脚踩美杜莎尸体,右手高举美杜莎头颅(蛇发、惊恐面容),左手持弯刀,姿态雄健,底座有小雕塑呼应主题 。</p><p class="ql-block">​希腊神话中,珀尔修斯斩杀美杜莎,用其头颅石化敌人,雕塑定格“胜利时刻”,体现人文主义对英雄的赞颂,青铜材质经岁月氧化呈独特色泽 。</p> <p class="ql-block">《赫拉克勒斯与卡库斯》</p><p class="ql-block"> 创作者:博洛尼亚,米开朗基罗风格延续</p><p class="ql-block">​场景:赫拉克勒斯肌肉紧绷,骑在卡库斯背上,以力量压制怪物,卡库斯扭曲挣扎,展现激烈搏斗瞬间,雕塑借人体肌肉、动态传递张力 。</p><p class="ql-block">​赫拉克勒斯十二功绩之一,制服喷火巨盗卡库斯,作品彰显勇气与力量,是文艺复兴对神话题材的艺术化诠释,石材质感凸显雕塑的厚重与真实感 。</p> <p class="ql-block">佛罗伦萨主教堂是意大利式建筑,被称为圣母百花大教堂。1296年动工,1431年完成穹顶,1470年完成采光亭,整体竣工。两端各为一钟楼和一穹窿顶,有着优雅的外观轮廓,是许多艺术家工作的成果。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被公正地认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第一个作品,新时代的第一朵报春花。</p> <p class="ql-block">起源与前期建造:1294年,市议会批准阿诺尔福·迪·坎比奥设计方案,1296年奠基,本为哥特式风格,阿诺尔福去世后工程停滞近50年。1330年因发现圣泽诺比乌斯圣物重启,1334年乔托接手建钟楼,后黑死病致工程暂停,后续多位建筑师接力,到1380年中殿完成,但穹顶难题未解。</p> <p class="ql-block">穹顶的突破:1418年,羊毛工匠行会为建穹顶办竞赛,布鲁内莱斯基(获美第奇家族支持 )击败吉贝尔蒂胜出。1420年动工,1436年穹顶建成,它是首个无需临时木质支撑的八角形穹顶,采用双层壳、创新结构与材料(上层用轻砖 ),突破中世纪建筑限制,成文艺复兴建筑标志性成果,米开朗基罗都盛赞其美。</p> <p class="ql-block">后续完善与意义:1436年教皇主持祝圣,后不断装饰完善,1887年埃米利奥·德·法布里斯设计的彩色大理石立面完工。教堂建筑群(含大教堂、乔托钟楼、圣乔瓦尼洗礼堂 )1982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是文艺复兴开端标志,见证佛罗伦萨从城邦到艺术中心的辉煌,承载建筑技术突破与人文精神觉醒,至今仍是佛罗伦萨地标与艺术史核心符号 。</p> <p class="ql-block">虽然可以免费入内参观,但是游客太多,排队入内需要等待很长时间,实属遗憾……</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比萨奇迹广场,核心建筑有比萨斜塔(大教堂独立钟楼 )、比萨大教堂、洗礼堂 。</p> <p class="ql-block">比萨斜塔始建于1173年,因地基土层松软、不均匀,建到第三层就开始倾斜,后续历经停工、复工,通过调整建筑结构(如反向倾斜、改变楼层台阶数等 ),1372年完工,呈现独特倾斜外观。它因倾斜闻名,还关联伽利略自由落体实验传说(虽存争议,但传播极广 )。</p><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建筑均为乳白色大理石建造,属罗马式风格,1987年同奇迹广场其他建筑(大教堂、洗礼堂、墓园 )一起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见证11 - 14世纪意大利建筑艺术,每年超80万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这“工程错误造就的千年奇迹” ,如今斜塔经修复“扶正”约46厘米,倾斜度回到19世纪初状态,继续书写独特历史 。</p> <p class="ql-block">比萨斜塔倾斜的角度让人惊叹不已,尽管它看似岌岌可危,却已稳定矗立数百年。我们在草地上围绕斜塔嬉戏玩耍,留下欢声笑语。</p> <p class="ql-block">从比萨奔赴五渔村的轻轨之旅,像一场温柔的奔赴。意大利的轻轨,是条灵动的金属丝带,穿梭在托斯卡纳与利古里亚的褶皱里。</p> <p class="ql-block">车身裹着阳光色泽,驶入站台时,“哐当” 轻响是与土地的默契寒暄。</p> <p class="ql-block">这是意大利五渔村之一的马纳罗拉(Manarola),它像一颗被大海拥抱的宝石,建在陡峭崖壁上,色彩斑斓的房屋层层叠叠,如童话里的积木屋。</p><p class="ql-block">1997年意大利五渔村 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认可它 “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孕育非凡自然美景,延续千年且仍在继续的迷人传统生活方式” 这般独特价值 。</p> <p class="ql-block">清澈蓝海与天际相接,岸边岩石错落,游人和小船点缀其间,阳光把色彩烘得更暖,连空气都漫着悠闲浪漫,把山海灵韵揉进生活的绝美渔村,来这儿的人,都会被这份自然与人文交融的诗意狠狠拿捏……</p> <p class="ql-block">这片由蒙特罗索、韦尔纳扎等五个悬崖村镇组成的区域,把大海的浩瀚、高山的峻峭、土地的质朴,完美揉进斑斓屋舍、蜿蜒栈道与层层梯田里,每一缕海风、每一级石阶,都藏着时光沉淀的故事,成为意大利海岸线上,人与自然共谱诗意的永恒注脚。</p> <p class="ql-block">有许多游客在这里沐浴海水与阳光,仿佛每一秒都在意大利的阳光与山海间,酿着浪漫。</p> <p class="ql-block">五渔村的斑斓渔村,如彩色贝壳,散落在山间崖壁上闪烁 。</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是一座极具特色的城市,位于意大利东北部,坐落在亚得里亚海的潟湖中,由118个小岛组成,通过177条水道相互连通,401座桥梁将这些小岛连成一体,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船,是一座没有汽车的城市。</p><p class="ql-block">​不仅完美保留了多种建筑风格的古代建筑,如拜占庭、哥特、文艺复兴等多种风格的经典建筑。现代的威尼斯本身“因水而生”,建筑、文化影响深远,有“亚得里亚海明珠”等美誉,在这里曾经举办过2次G7峰会,独特的水城风貌与G7峰会的国际影响力交汇,让其在世界舞台留下特殊印记 。</p> <p class="ql-block">墨鱼面是意大利经典美食,尤其在威尼斯、西西里岛等地流行。它以墨鱼汁染色,面条呈现独特的深黑色泽 。</p><p class="ql-block">制作时,常搭配墨鱼块、洋葱、蒜末等,用橄榄油翻炒,加入白葡萄酒增添风味,让海鲜的鲜与酒香交融。吃起来,面身劲道,裹挟着浓郁鲜咸的墨鱼香气,独特的色泽与醇厚滋味,是意大利海洋风味与面食文化的奇妙碰撞,就是吃完可要注意漱口,不然牙齿会“染黑” ,为用餐添几分趣味。</p> <p class="ql-block">这是威尼斯的安康圣母教堂,也常被称为“圣玛利亚大教堂” ,是威尼斯标志性建筑之一。它建于1630 - 1687年,为巴洛克风格,因威尼斯人祈愿摆脱瘟疫而建,见证城市韧性与信仰。八角形平面、雄伟圆顶,外部有涡卷、雕像等装饰,内部藏提香、丁托列托等艺术作品,每年11月21日“健康节”,民众会跨临时桥来此感恩。</p> <p class="ql-block">安康圣母教堂,巴洛克风格建筑,为威尼斯摆脱瘟疫祈福而建,圆顶、精美雕刻与艺术珍品,见证城市历史与信仰,是威尼斯标志性建筑之一 。</p> <p class="ql-block">远处有圣乔治马焦雷教堂,它矗立在威尼斯潟湖的岛屿上,建筑风格融合文艺复兴元素,高耸钟楼与穹顶搭配,周边建筑、水面船只点缀,尽显威尼斯水城特色 。</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运河上,贡多拉摇曳,船夫持桨,游客乘舟。两岸是色彩柔和的建筑,蓝天碧水间,尽显“水城”浪漫,诠释威尼斯因水而兴的独特风情 。</p> <p class="ql-block">运河畔的精美建筑,建筑风格融合哥特等元素,雕花立面、拱窗设计,展现威尼斯独特建筑美学,临河而建,倒映在波光中,诉说水城往昔繁华 。</p> <p class="ql-block">轻舟滑入威尼斯大运河,碧波如流动的绸缎,将两岸光影揉碎成粼粼金箔。</p> <p class="ql-block">雕花的贡多拉掠过,船桨划开千年涟漪,大理石廊柱上的藤蔓浮雕与水面倒影交织,恍若时空重叠。</p> <p class="ql-block">船夫长篙轻点,船身便漾开涟漪,搅碎两岸建筑的倒影。这水巷是威尼斯的脉络,蜿蜒间,中世纪的风仿佛顺着砖石缝隙漫出来。斑驳的墙垣爬满绿苔,像是时光写下的细密注脚,偶有窗台上的繁花探身,将明艳色彩泼进流动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是一座承载着千年历史与多元艺术的建筑奇迹 。它矗立在圣马可广场,融合拜占庭、哥特、文艺复兴等风格,五座穹顶如从拜占庭圣索菲亚教堂汲取灵感,正面装饰华丽,罗马式拱门、精美镶嵌画讲述着圣马可遗骨的传奇 。</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大教堂广场上常年是游客云集,威尼斯每年接待游客2000~3000万。威尼斯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1987年,威尼斯及其环礁湖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它凭借独特的水上城市景观、历史建筑与艺术遗产等,具有突出普遍价值 。</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广场及圣马可钟楼,有“欧洲最美客厅”之称,历史可追溯到公元9世纪,最初是圣马可大教堂前的小广场,后经多次扩建、修缮,成为威尼斯政治、宗教和节庆活动中心。圣马可钟楼建于1514年,高98.6米,曾用于瞭望、报时等,历经火灾、重建,是广场标志性建筑,见证威尼斯兴衰,承载着城市的文化与历史记忆 ,如今也是游客感受威尼斯历史韵味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钟楼顶部的金色天使雕像,名为“天使长加百列” 。雕像矗立在建筑尖顶,周身鎏金,在蓝天映衬下格外耀眼。它是威尼斯宗教文化与建筑艺术的象征,见证城市历史,守护着圣马可广场,承载着威尼斯人对信仰与城市荣耀的寄托,每一道鎏金纹理里,都藏着水城的岁月故事 。</p> <p class="ql-block">叹息桥:它建于1600年 ,连接着总督宫和监狱。过去犯人被押解从总督宫到监狱时,会经此桥,因犯人过桥时常发出叹息声而得名,见证了历史上的司法与囚徒故事,是威尼斯独特的历史符号,承载着岁月沉淀的厚重与哀伤 。</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的圣马可飞狮雕像。其铸造铜材经铅同位素分析是来自于中国长江流域矿山,为唐代(公元609 - 907年 )所用。最初飞狮形象疑似中国唐代镇墓兽,风格与唐高宗到武周时期镇墓兽相似,可能经改造成为如今飞狮模样,有观点猜测其原身或为中国神话里的麒麟 。它在这里屹立了一千多年……</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这座带翼狮子是威尼斯共和国的象征,代表圣马可(威尼斯守护圣人)。石柱见证威尼斯兴衰,承载着城邦昔日海洋霸权的荣耀,如今是威尼斯历史与文化地标,供游客瞻仰,感受这座水城的厚重过往 。</p> <p class="ql-block">维罗纳历史久远,最初由埃乌加内人建造,公元前550年被古高卢人占领,公元前约300年归罗马人,公元前89年成为罗马帝国殖民地 。此后统治权多次易主,12世纪获自治权,中世纪后期由斯卡拉家族统治,还历经拿破仑占领、回归意大利等阶段 。</p><p class="ql-block">2000年,维罗纳城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其融合现代与古代文明,留存从古代、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建筑,如圆形竞技场、众多教堂宫殿等,也是莎士比亚名作《罗密欧与朱丽叶》背景地,有“爱之都”美誉 。</p> <p class="ql-block">阿迪杰河畔,色彩斑斓的房屋与远处山峦相映,河水悠悠流淌。</p> <p class="ql-block">维罗纳作为意大利历史名城,留存着诸多古罗马及中世纪建筑遗迹,古城墙是其历史脉络的重要载体,这些砖石结构历经岁月,见证城市兴衰,斑驳外观与拱门设计,彰显古代防御建筑特色,承载着维罗纳过往的军事、社会记忆 ,是触摸历史、感受城市厚重底蕴的直观存在 。</p> <p class="ql-block">这是意大利维罗纳的二战纪念雕刻,位于古城墙旁,常春藤覆盖墙体。文字“ALLE AOVILE DEL VT ALPINI……”是纪念阿尔卑斯部队(Alpini),他们在二战等战事中,于高山等艰险环境作战,雕刻展现其战斗场景,铭记他们的牺牲与奉献。</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维罗纳的 奥林匹克剧院,建于1580 - 1585年,由著名建筑师帕拉第奥设计,是文艺复兴时期剧院建筑的杰出代表,以精准的古典建筑比例、独特的舞台布景营造透视 illusion 闻名,见证着戏剧艺术与建筑美学的交融传承 ,是维罗纳重要文化地标,吸引着建筑爱好者与游客探寻文艺复兴的艺术魅力 。</p> <p class="ql-block">维罗纳圆形竞技场,古罗马遗风在此凝固。砖石斑驳,拱门如时光的眼眸,望穿千年。曾是角斗士嘶吼、人群欢呼的舞台,如今静静伫立,任阳光洒落,新与旧交织,每一道裂痕都藏着往昔故事,在广场的喧嚣里,守着独属于它的厚重与沧桑 。</p> <p class="ql-block">阳光倾洒在维罗纳的商业街,暖色调建筑错落。行人穿梭,“ZENIS”店铺橱窗映着时尚,“CHANGE”兑换点静候旅人,这里是城市烟火与日常活力的交融场,每一步都踩出生活的韵律。</p> <p class="ql-block">朱丽叶青铜雕像立于故居旁,长裙曳地,手托胸口,似在诉说深情。她是维罗纳爱情符号,游客常触摸雕像祈福爱情,背景砖墙与藤蔓,为这份浪漫添上历史厚重感,见证着无数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p> <p class="ql-block">这是朱丽叶故居的标志性阳台,砖石墙面爬满青藤,古朴铁艺灯相伴。因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它成为爱情圣地,无数恋人慕名而来,想象剧中经典场景,墙面的斑驳,是浪漫故事与现实时光的交织痕迹。</p> <p class="ql-block">商店街后边的居民区,安静祥和。没有封阳台的,处处彰显安全感。</p> <p class="ql-block">百草广场( Piazza delle Erbe )的喷泉是视觉焦点,女神雕像优雅伫立,水流潺潺。周边建筑绘有精美壁画,塔楼古朴,商贩支起白伞售卖,这里曾是古罗马集市,如今依旧热闹,承载着贸易、社交与岁月沉淀的浪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此次旅程不仅领略了意大利众多名胜古迹,更体会到这个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每一处风景都在讲述着过往与今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出行:2025.5.28~6.9</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照片提供:吉时组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