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 资源整合:牵头拓展政府、企业、高校等外部资源,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争取政策支持与社会资金,保障联合会可持续发展。</p><p class="ql-block">(二)副理事长</p><p class="ql-block">1. 协助决策:协助理事长开展战略规划与决策工作,在分管领域(如学术研究、对外合作等)提出专业建议,参与理事会重大事项讨论。</p><p class="ql-block">2. 专项分管:根据分工负责特定专项委员会或重点工作,监督工作进度与质量,协调解决分管领域内的重大问题,定期向理事长汇报工作进展。</p><p class="ql-block">3. 代理履职:在理事长因故无法履职时,受委托代行理事长部分职责,确保联合会管理工作不间断。</p><p class="ql-block">三、主任、副主任工作职责</p><p class="ql-block">(一)主任</p><p class="ql-block">1. 执行落实:在理事会领导下,全面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决议,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确保联合会日常运营与战略目标一致。</p><p class="ql-block">2. 业务统筹:统筹协调各专项委员会、职能部门工作,指导开展学术研究、社会服务、培训交流等业务,审核重大项目方案与成果。</p><p class="ql-block">3. 团队管理:负责联合会内部人员管理,提名秘书长、副秘书长人选,审批部门负责人任免,组织绩效考核与人才培养。</p><p class="ql-block">4. 风险管控:建立内部风险防控体系,重点监督法律合规、财务收支、项目执行等环节,及时处置重大风险事件。</p><p class="ql-block">(二)副主任</p><p class="ql-block">1. 分工协作:协助主任开展日常管理工作,按分工负责特定领域(如行政事务、学术活动、对外联络等),制定分管领域工作计划并推进落实。</p><p class="ql-block">2. 专项监督:监督分管部门或项目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工作成效,提出改进建议,重大问题及时向主任汇报。</p><p class="ql-block">3. 应急处置:在主任授权下,处理突发事件或临时任务,保障联合会业务正常运转。</p><p class="ql-block">四、秘书长、副秘书长工作职责</p><p class="ql-block">(一)秘书长</p><p class="ql-block">1. 行政枢纽:负责联合会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包括文件起草、会议组织、档案管理、印章使用等,确保行政工作规范高效。</p><p class="ql-block">2. 沟通协调:作为联合会内部沟通桥梁,协调各部门、各专项委员会间的工作关系;对接外部单位,处理日常联络、合作洽谈等事务。</p><p class="ql-block">3. 财务监督:协助理事长、主任管理财务工作,编制年度预算与决算报告,监督经费使用,确保收支合法合规、公开透明。</p><p class="ql-block">4. 制度执行:推动联合会管理制度落地,组织内部考核与评估,定期向理事会汇报工作执行情况。</p><p class="ql-block">(二)副秘书长</p><p class="ql-block">1. 辅助执行:协助秘书长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分担专项工作(如活动策划、对外宣传、会员服务等),落实秘书长交办的任务。</p><p class="ql-block">2. 专项推进:负责特定项目或活动的具体执行,包括方案制定、资源调配、进度跟踪及成果总结。</p><p class="ql-block">3. 信息反馈:收集整理内部工作动态与外部反馈意见,及时向秘书长汇报,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p><p class="ql-block">五、工作协同与监督机制</p><p class="ql-block">1. 协同机制: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各级领导共同研讨重大事项;明确跨部门协作流程,避免职责交叉或空白。</p><p class="ql-block">2. 监督机制:理事会对理事长、主任等领导履职情况进行年度考核;内部设立监事或监督小组,对财务、人事等关键环节进行监督。</p><p class="ql-block">3. 责任追究:对未履行或不当履行职责的领导,依据章程进行问责;涉及违法违规行为的,移交相关部门处理。</p><p class="ql-block">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联合会理事会负责解释与修订,确保各级领导职责清晰、协同高效,推动联合会在民间法务研究与社会服务领域发挥积极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