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6月24日中午时分,我亲自驾车,冒雨探访唐铎将军故居。</p><p class="ql-block"> 早年就读航空学院的我,早闻家乡有位为我国航空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开国少将--唐铎,也无数次在专业书籍中读到将军的名字,一直为家乡有这位我国航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而自豪。听说将军的故乡建起了唐锋将军纪念馆。今抽空一访,终于踏上了这片孕育传奇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 很凑巧,车过镇区不远,看到路边一栋小楼厅堂里坐着一位老人,我就将车靠路边停下,打开车窗向老人打听去唐铎将军故居怎么走。巧得很!问到的老人正好是唐铎将军的侄孙唐权良。这份意外的缘分让我倍感亲切,仿佛是历史特意安排的相遇。</p><p class="ql-block"> 把车停进路边小院,不待落座,我就和唐权良聊了起来,将军的故事,那些书本上的铅字通过老人深情的回忆渐渐化作鲜活的画面在我的眼前呈现。</p> <p class="ql-block"> 1904年,唐铎诞生于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岳家桥镇,父亲开办的启蒙童书馆是他梦开始的地方。从长沙的小学到湖南第一师范附小,与任弼时同窗共读的岁月,奠定了他救国救民的志向。</p> <p class="ql-block"> 1918年,年仅14岁的他毅然北上,踏上留法勤工俭学之路。在保定车站初见蔡和森,在北京豆腐池胡同聆听毛泽东教诲,在巴黎蒙塔尔纪与向警予、李富春并肩战斗,从里昂中法大学的抗争到苏联卫国战争的烽火,从红场阅兵时的领航员到茹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的高材生,唐铎将军用半生光阴在异国他乡书写传奇。他拒绝国民党的拉拢,坚持留在苏联深造;即使蒙冤入狱,依然不改对航空事业的执着。曾荣获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的苏联卫国战争勋章,还荣获列宁勋章、红旗勋章、红星勋章以及卫国战争战胜德国奖章、攻克柯尼斯堡奖章、苏维埃陆军海军三十周年奖章。这些经历、贡献与荣誉,让我这个航空学子既震撼又敬佩。</p><p class="ql-block"> 听着将军的事迹,不由得使我联想到了白求恩。唐铎将军就像白求恩一样,是国际主义的践行者。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救死扶伤,唐铎将军则在异国他乡为理想、为反法西斯而战,最终带着满身学识归国奉献。</p><p class="ql-block"> 1953年,阔别28年的将军毅然回到祖国,投身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建设。在空军工程系的十年间,他创建六个航空专业,培养无数人才,让新中国的航空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变强。</p><p class="ql-block"> 站在唐权良老人的庭院中,望着远处山峦间掠过的飞鸟,我不禁想起自己在沈航求学的日子。实验室里反复调试的实验数据,图书馆中刻苦钻研的航空理论,黎明航空发动机厂细心绘就的设计图纸……与唐铎将军当年追求航空梦想的身影渐渐重叠。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对航空事业的忠诚,什么是跨越国界的信仰。</p> <p class="ql-block"> 唐权良最后带我来到正在建设中的唐铎将军纪念馆工地。他指着那片刚刚完成拆迁还堆满废旧砖瓦的地坪,不无遗憾地告诉我原本计划2022年建成的纪念馆,不知什么原因到现在才刚刚动工。马上又语气坚定地说,“唐铎”是最响亮的“岳家桥名片”!虽然延期了,但相信政府一定会把纪念馆建得更好。我们一定会把将军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把将军伟大的精神传承下去。他的话语中充满期待。</p><p class="ql-block"> 与唐权良老人道别,我一边开车一边寻思,唐铎将军不仅是岳家桥镇的名片,更是国家的名片,他的名字应该象白求恩一样响亮。我一定要向我的同学、校友和更多的航空人推荐、介绍唐铎将军和将军的故乡。我相信,唐铎将军的精神,将如永恒的太阳,照亮一代又一代航空人的追梦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