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打扰山西人的午睡

©条山野人

<p class="ql-block">网上一直有个梗:千万不要打扰山西人的午睡。</p><p class="ql-block">这句话里面包含了三层意思:一、山西人特别喜欢午睡;二、是午睡,深度睡眠,不是许多地方所谓的午休;三、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请不要打扰山西人的午睡。</p><p class="ql-block">也有一些其它地方的人们,说着同样的话题,比如河南人说“不要打扰河南人的午睡”;河北人说“不要打扰河北人的午睡”;山东人说“不要打扰山东人的午睡”。——基本上讲,都属于“山河四省”之人。</p><p class="ql-block">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到底哪里人不能被打扰午睡啊?现在听听纯粹的山西晋南人“条山野人”给大家普及一下有关知识。</p><p class="ql-block">我国古人认为,午时是日间最重要的休息时刻,这特别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夏季、农闲时分。这是由于当地传统的生活习俗,以及几千年来农耕文化延伸而来。</p><p class="ql-block">黄河中游地区,尤其是山西南部,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p><p class="ql-block">不知道有几人知道,中国的“中”,其实是出于山西南部的中条山。舜帝在中条山中段北麓,现山西永济虞乡镇(舜帝远祖虞幕的封地),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都城”。而以此都城建立的“国家”,故称“中国”。中华的“华”,是源于伏羲女娲之母“华胥”。</p><p class="ql-block">华胥的诞生地,也是位于现虞乡镇东南十余里的中条山上。</p><p class="ql-block">女娲,号称华人之母。在今山西南部运城市万荣县,有座“后土祠”,祭祀的是女娲娘娘。根据本人的阅历及辨析,女娲实为“nueo”之误传(该字现已无法打字出来)。在现在的晋南农村,称呼奶奶或者外婆,仍有如此叫法和尊称。“nueo”之本意,是指德高望重的女人。在古代母系社会,这样的女人,实际是“家族”领袖。</p><p class="ql-block">4000年前,轩辕黄帝在此扫地为坛,祭祀大地之神“后土”。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建立后土祠。自汉武帝止宋真宗,共有8位皇帝,共24次亲自来此祭祀。</p><p class="ql-block">明成祖朱棣易都北京后,因内外环境不固,无法亲自来此祭祀。于是命令官员于1420年仿照南京天地坛规制,在北京东郊建立天地坛,后改为天坛,即今日的北京天坛。该天地坛建立之初,取土于万荣后土祠。</p><p class="ql-block">山西南部,是中国古代典故的集中地,比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等。中国关于地形的古籍“山海经”,其中的“山径”,是以“中条山”为中心,展开到东南西北四万八千里。</p><p class="ql-block">山西大地,表里山河,四季分明。影响我国五千年的“二十四节气”,也是根据这里的气候、天文、农耕规律而形成和制定的。</p><p class="ql-block">山西南部,是三皇五帝“尧舜禹”禅让之地,是战国七雄“赵魏韩”三家分晋后,三家“都城”的集中地。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春秋战国”战争史,一半篇幅的发生地均在于此。</p><p class="ql-block">中条山中段的五老峰,是道教第52洞天。相传中条“五老”,在此给黄帝授“河洛图”,帮助黄帝经略黄河中游地区。</p><p class="ql-block">因为我国的农耕文化,是经过上千年的长期总结和演绎逐步形成的。最终形成了“二十四节气”、“阴历”等影响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与习俗。这样的长期积累和演绎,本身也伴随着区域的扩张与变化,最初由“山西南部”,扩展到黄河中游地区,才初步定型。</p><p class="ql-block">这样,午睡习惯的涵盖领域,其实已经从最初的山西南部,扩展到:山西南部(运城临汾地区),山西东南(长治地区);陕西南部(关中地区);河南大部;山东东部(菏泽地区)等黄河中游流域的“中原地区”。</p><p class="ql-block">万变不离其宗,“中华文化”最初的根基,还是在山西南部,中条山中段北麓 山西永济虞乡镇。</p><p class="ql-block">不要打扰山西人的午睡,最早说的,是指这里的人们。</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