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6月24日,我来到樟树市实验学校参加第三次金新林名校长工作室暨“观课议课”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如果说前两次活动是按年级“各显神通”的话,那么这一次应该是齐聚一堂“共谱华章”了。</p><p class="ql-block">在听课环节,樟树市实验学校的吴西涛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写作思维训练课。说到吴西涛老师,我先前是只观其文,不识其人,这次能一睹她的“庐山真面目”,也算是荣幸之至了。她通过讲述一个“乌鸦男孩”的故事分析总结出了一套记叙文写作的独家模式——低谷、转折、高光,并结合初中语文教材来畅谈这一模式的广泛应用,让人印象深刻,让人醍醐灌顶。</p><p class="ql-block">如《散步》——低谷:一家人在初春田野散步时,母亲与儿子因走哪条路产生分歧,母亲想走大路,孙子想走小路,家庭氛围出现短暂不和谐;转折:“我”和妻子背起母亲与儿子,一家人共同走过不好走的地方,使分歧得到解决,亲情在相互理解和行动中得以维护;高光:一家人继续在田野中散步,夕阳的余晖映照着整个田野,营造出一种温暖、和谐的氛围,这象征着家庭关系的紧密与美好,是亲情的高光时刻。</p><p class="ql-block">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低谷:冒险上山陷入困境,不敢向上攀爬,又不敢往回走。陷入了极度的恐惧和焦虑之中,几乎要被吓瘫;转折:父亲到来并给予指导,父亲指导他把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一小步上,让他先将一只脚挪动一小步,然后是另一只脚。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开始一小步一小步地向下移动;高光:成功脱险并收获成长,让他明白了,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只要把它们分解成一个个小步骤,一步一步地去克服,最终就一定能战胜困难。</p><p class="ql-block"> 再如《紫藤萝瀑布》——低谷:遭遇家庭不幸和个人挫折后,内心充满悲痛与焦虑;转折:注意到每一朵花的灵动与生机,反思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高光:领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内心获得释然与宁静,决定重新振作,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随后,吴西涛老师还将自己及学生应用这一模式写成的文章分享出来,大家看了之后都啧啧称赞。</p><p class="ql-block">在接下来的议课环节,大家就如何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各抒己见,气氛相当热烈,有当堂分享法,有游戏通关法,有阅读促进法,有照例仿写法,有及时表扬法……大家凝聚了一个共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p><p class="ql-block">这让我想起了长春师范大学黄宝国教授的一次讲座,他说“让学生听得懂、坐得住、记得下、够得着的一堂课就是好课”,这也就是告诉我们一堂课应该做到“四要”——思路要清晰,语言要有趣,重点要明了,方法要得当。其中,方法要得当显得尤为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教会了学生写作的方法,学生才能在千变万化的写作场景中做到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而这既是学生的一大幸事,也是语文老师的无上荣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温馨提示:敬请关注本人美篇号,您的支持是我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