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场跨越时空的邂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今年春节,我便心心念念着前往南京博物院,或许是岁月沉淀,让我对博物馆的热爱愈发浓烈。去年两次游览国家博物馆,那穿梭于历史长河、沉醉其中的体验仍历历在目,每一件展品都像是打开过去世界的钥匙,令我流连忘返。本以为春节就能如愿以偿,却因家中事务缠身,与南京博物院失之交臂,满心都是遗憾。</p><p class="ql-block"> 未曾想,一次疗休养的机会悄然降临,让我终于踏上了这场期待已久的旅程。站在南京博物院门前,望着那古朴大气的建筑,我不禁感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阳光洒在博物院的飞檐斗拱上,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也点燃了我内心的期待。</p><p class="ql-block"> 走进博物院,扑面而来的是厚重的历史气息。这里的藏品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每一个展厅都像是一个独立的时空,承载着不同时代的记忆与文明。青铜器的庄重肃穆、陶瓷器的精美绝伦,一件件文物从远古走来,带着历史的温度,向我诉说着往昔的辉煌。我驻足良久,细细品味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感受着历史的沧桑变迁。</p><p class="ql-block"> 此次南京博物院之行,不仅让我大饱眼福,更让我对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悟。那些沉默的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用自己的存在,让我们得以触摸过去,感受文明的传承与延续。虽然我没有详细描述每一件文物,但它们所带来的震撼与感动,早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走出博物院,阳光依旧灿烂。回望这座承载着无数历史记忆的建筑,我心中满是不舍。这次与南京博物院的相遇,弥补了春节时的遗憾,也让我收获了一场难忘的文化之旅。我知道,这不会是我与它的最后一次相遇,未来,我还会再次踏入这片历史的殿堂,去探寻更多未知的精彩。</p> <p class="ql-block">碳化稻米</p><p class="ql-block">时代背景:新石器时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土地点:江苏苏州草鞋山遗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江苏苏州的草鞋山遗址中,考古学家们发掘出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其中之一便是这颗碳化稻米。它静静地躺在博物馆的展柜中,虽然历经了漫长的岁月,却依然能够感受到那遥远的过去的气息。这颗稻米,不仅见证了新石器时代的繁荣与变迁,更承载了古代先民们辛勤耕耘的汗水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祭礼之宝:人面兽面组合纹玉琮。</p><p class="ql-block">简介:新石器时代玉器代表作,是统治阶级祭祀苍茫大地的礼器,也是巫师通神的法器。透闪石软玉制成,造型为矮方柱体筒形,外方内圆。孔为两面对钻而成,琢磨光滑。也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琢玉工艺精妙绝伦的代表作,良渚人最富有特色的原始宗教信仰标志物。 </p> <p class="ql-block">通天之宝:透雕人鸟兽玉饰件。</p><p class="ql-block">简介:我国出土时代最早的人鸟兽图案透雕精品,良渚先民通天神、显权威的神秘象征物人、鸟、兽组合构图,体现了 “天人合一” 的思想观念,反映出良渚时期的先民从原始单一信仰的宗教信仰,转向了系统的神灵崇拜。</p> <p class="ql-block">权信之宝:广陵王玺金印。</p><p class="ql-block">简介:广陵王即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九个儿子刘荆,此印材质为质高纯度黄金,总重量达122.87克。乃全国考古发现的唯一一枚汉朝刘姓王金印,与滇王之印和倭奴王印为姊妹印,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护佑之宝:银缕玉衣。</p><p class="ql-block">简介:银缕玉衣在我国仅发现一件,1970 年出土于徐州市东汉彭城王刘恭后裔的墓中。玉衣全长 1.70 米,玉片 2600 余块,银丝约 800 克,形状与金缕玉衣相似。这是我国第一件经考古发掘、科学复原且品相完好的汉代银缕玉衣。</p> <p class="ql-block">神异之宝:青瓷神兽尊。</p><p class="ql-block"> 简介:西晋青瓷神兽尊在 1976 年出土于宜兴周处家族墓周墓墩中。神兽尊造型略微呈梨式,肩部两侧和腹部各有三只横系,上大下小,作品字形排列,平底微内凹。此青瓷神兽尊体量大,神兽的神态惊人,全身刻满纹饰,造型独特而又具有西晋瓷器的典型特征,是我国最早有铭款的瓷器之一。</p> <p class="ql-block">画像之宝:竹林七贤砖画。</p><p class="ql-block">简介: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且品相最为完好的大型人物画像砖实物,南朝帝王陵墓装饰壁画,20 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竹林七贤砖画不仅展示了魏晋时期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思想潮流。 </p> <p class="ql-block">镇护之宝:金兽。 </p><p class="ql-block">这只西汉时期的金兽通高 10.2 厘米,身长 16 厘米,身宽 17.8 厘米,重达 9100 克,含金量达 99%,空腹、厚壁,浇铸成形,是迄今我国出土文物中最大最重的金器,金属铸造和捶击工艺完美结合的真罕实物,被誉为 “国之瑰宝”。</p> <p class="ql-block">御窑之宝: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p><p class="ql-block">简介:明代陶瓷器,为国宝级文物,是现存唯一一件带盖子而且保存完整的洪武釉里红梅瓶。此梅瓶造型优美,器型完整无缺,岁寒三友指松树、绿竹、梅花三种常绿植物,象征着高洁的志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