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行日记(之一)

新新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上4点起床,进一步整理外出用品,在楼下包子铺买一屉小笼包、两杯豆浆带上车上吃。5点17分大巴从五市出发,经嫩江、大杨树、加格达奇、根河,下午5点到达额尔古纳市。午餐自己在车上解决,晚饭吃大锅炖,饭后在市区转一转回来洗澡睡觉,夜住俄罗斯木刻楞。早起开始下雨,进入内蒙境转多云,傍晚放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阴雨时车窗外无景色,因车辆颠簸和车窗反光,也无法向车外拍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晚上住的地方位于市郊,大巴车在市区经过的时候我们看见了许多俄式建筑,特别是那些五颜六色的东正教式穹顶,无疑是一道靓丽风景。晚餐时大巴车又恰好停靠在附近,饭后大哥和带队说好我俩要去拍照,并声明不用其他团友和车子等候,但好说歹说导游就是不同意,只好随车回到住处再步行前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晚餐后就去拍照,正是落日余晖照在建筑穹顶上的时候,异域风情,阴后初晴,洁净的天空,鱼鳞状的晚霞,应该是很美的。等我们再次步行来到俄式建筑群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城市开启了夜晚模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额尔古纳市的夜景同样美丽,或许比白天更漂亮许多。我们是奔着那些俄式建筑去的,夜幕下那些漂亮的穹顶简直就是我们陌生人的灯塔,我们的航标,远远地看见,直奔而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俄顶”在额尔古纳市可谓比较普遍,但最为集中、夜晚最为漂亮的地方莫过于国际酒店附近。国际从外观上看可谓金碧辉煌,最突出的特点是对称性,自己本身呈对称性,两侧建筑也呈对称性分布,建筑风格和样式表现出高度的统一性和协调性,表现最明显的莫过于他们的穹顶。大片的俄罗斯式穹顶基本分为洋蒜头式和方尖式两种,而以前者居多。洋蒜头式的高矮比例、花样也不尽相同,从花样上说,有直纹和螺旋纹之分,螺旋纹又有左旋和右旋之别,其颜色搭配也不尽相同。夜晚时分,华灯初上,霓虹闪烁,流光溢彩。和全国其它城市一样,广场就是中老年女性的天堂,广场舞、广场操是城市广场永恒的乐章。坐了十二个小时的大巴车,再好的舞姿、再动听的音乐似乎都无法提起我们的兴趣,看看别具一格的屋顶就打道回府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短暂的晤面,感觉这座美丽的边境县城街道方向是非常规整的,就像老北京城那样南就是南,西就是西,所以我们即使是穿过了几条街,还是按照街区方位顺利回到了住处。第二个特点是干净,我们走过主要街道,也穿过狭窄的巷道,都是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哪怕是郊区的养殖户房前屋后也是整整齐齐,看不到牛羊粪便满街的现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就是,该市居民十分注重庭院经济的发展。越接近郊区,种植白芍的越多。现在正是芍药开花的季节,许多人家的房前房后都有面积大小不一的白芍花,既美化了庭院,也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经济收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额尔古纳市区逗留的时间虽短,但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印象。15年前曾经在此城住过一晚,到如今却一点点印象都没有留下,倒是额尔古纳河那个大大的马蹄弯没有忘却,此行应该与美丽重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