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遗迹-中国人民解放军3541厂

红山老付

<p class="ql-block">三线遗迹-际华5341厂,湖北省丹江市丁家营镇的一座三线时期工业遗迹,曾是重要的军工企业之一。近日,这座被岁月尘封的工厂通过创新改造,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当地市民和游客的热门打卡地。其改造后的建筑群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工业风貌,展现了三线工业遗产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路边的横幅依旧,那句“艰苦创业 无私奉献 团结协作 勇于创新”的标语,像是刻在这片土地上的誓言。望着远处那座红标识的建筑,仿佛还能听见当年的口号声,回荡在山谷之间。</p> <p class="ql-block">隧道入口处的红五星依旧鲜艳,像一枚永不褪色的勋章。这里曾是通往工厂的咽喉要道,如今只剩推车碾过地面的回响。隧道外的黄红条纹墙面上,涂鸦斑驳,像是谁随手写下的岁月留言。</p> <p class="ql-block">住宅楼前的台阶上,几位老人正坐着闲聊,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们身上,斑驳而温暖。楼前的植物盆栽随意地摆着,叶子上还挂着晨露。远处的树影摇曳,仿佛时光从未流逝。他们诉说着那些关于当年建厂时的故事,依旧鲜活,像是昨天才发生的事。</p> <p class="ql-block">那座废弃的戏台前,台阶上的杂草已经长得没过脚踝。墙皮剥落得厉害,像是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电线杆斜斜地立着,电线在风中轻轻摇晃。我走近时,一只鸟从窗缝中飞出,惊起一阵尘土。这里曾是厂区的一部分,如今只剩寂静与荒凉,连风都显得小心翼翼。</p> <p class="ql-block">游乐场的树荫下,乒乓球桌边放着几只旧球拍,秋千还在轻轻晃动,仿佛刚才还有孩子在玩耍。滑梯的铁扶手被晒得发烫,我坐在旁边,看着那栋两层建筑前晾晒的衣物在风中飘扬。灌木丛修剪得整齐,像是谁还时常打理。这里曾是工人们休息的地方,如今依旧安静地守着那段热闹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黄色住宅楼前的红围墙依旧鲜亮,对联上的字迹已经模糊,却还能辨认出“团结”和“奋斗”几个字。水泥地上落着几片树叶,被风吹得打转。我站在围墙外,看着树影下的长椅,仿佛还能看见当年的人们坐在这里,谈论着未来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那栋黄色楼前,几排长椅整齐地摆着,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上面,温暖而安静。电线横跨在楼宇之间,像是谁随手画下的五线谱。我坐在其中一张长椅上,听着风吹树叶的声音,仿佛还能听见当年的广播声,从楼顶的喇叭里传来,唤醒整个厂区的清晨。</p> <p class="ql-block">远处望着那座信号塔,它依旧高高地立着,像是这座厂区最后的守望者。</p> <p class="ql-block">住宅楼前,街道干净整洁,电线杆和路灯整齐排列。我走在路上,看着绿树成荫的街道,仿佛还能听见当年的脚步声,从这里走向工厂,走向属于他们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那位红衣退休老人在路边的山坡上整理自己菜地。。。。看着她背影仿佛还能看见当年那些忙碌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际华 5341 厂成立于 1965 年,是三线建设期间的重要军工企业,主要从事军需物资的生产。在那个特殊年代,工厂为国家的国防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随着时间的推移,工厂逐渐淡出历史舞台,面临转型与再利用的挑战。近年来,通过创新改造,际华 5341 厂被重新激活,成为集工业旅游、文化展示和科技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园区内保留了部分原有的工业遗迹,同时引入了现代科技元素,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p><p class="ql-block">际华 5341 厂的改造不仅是对历史遗迹的保护与再利用,也是对三线工业精神的传承与弘扬。通过展示工厂的历史与文化,园区成为当地市民和游客了解三线建设历史的重要场所,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p> <p class="ql-block">作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国防科工委神剑艺术协会会员,旅游爱好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