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山西博物院的西班牙绘画艺术展

一纹山水

<p class="ql-block">  烈日炎炎的午后走进省博物院的临时展厅。西班牙的油画展是我第一次与欧洲油画的真迹照面,其实只有不到10幅是符合想象中的教科书级的大师作品。其余的是陌生的著名画家。这很正常欧亚大陆如此之大,山西与西班牙如此之远能传播过来的信息流注定有限。</p><p class="ql-block">‍ 空调制造的清凉让人感觉格外清凉,加上幽深的环境布置,有一种不真实的沉浸感,与一幅幅油画相遇,它们居然那么小,根本不是想当然的大作,它们却那样浓缩了丰富的细节,光影之中大自然和村镇鲜活呈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自文艺复兴至二十世纪,艺术如脱缰野马,忽而踏入理想美的花园,忽而跌入生命真实的泥沼。从工笔细描的形貌,到梦境里扭曲的时空,一场又一场的突围——人类的眼与手,思与心,总在边界处徘徊,欲破壁而出。 </b></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那些画布上的革命,绝非颜色的游戏,那是是思想的锋刃,劈开蒙昧的雾,放出锁住的翅膀。立体派的碎片,冷冷映着机械时代的寒气;而超现实者,在幻境里筑巢,化作精神的飞云浦。西班牙的画笔如斗牛士的剑最是狠辣,刀刃向己,将颜料与哲思煅作一味,炼出金石般的艺术魂灵。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漫步展厅,如行于星河之间。每一幅皆是画者与时代的角力,胜也罢,败也罢,终成结晶。印象派捕光捉影;抽象者剥去形骸,直问存在之基和精神的穹顶</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伟大的艺术,向来生于秩序的裂缝。现实与理想相撕扯,迸出火与血,西班牙人尤擅此道,其画如烈酒,饮之灼喉,却通天地幽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展览终将散场,而艺术的余波不息,在观者心上凿刻新的印记,世界的面目,遂又因之一新!</b></p> <p class="ql-block">  17世纪西班牙帝国走向衰落,十八世纪回归正常,帝国的余晖滋养着人文的火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古希腊人最早把西南欧的半岛称为伊比利亚(Iberia)。这个名称可能源于伊比鲁斯河(Iberus),即现在的埃布罗河(Ebro)。于是,古希腊人把当地的土著称为伊比利亚人。腓尼基人来到后,在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发现了很多兔子,便把当地命名为兔子岛,发音为Hispania。后来,‌古罗马人就将这片区域称为Hispania‌,即西班牙。</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19年,罗马彻底征服了伊比利亚半岛,使它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奥古斯都大帝在半岛建造了二十多个城市。时隔两千年,这些城市依然能展示古罗马时代的辉煌。在古罗马统治的500年间,伊比利亚半岛人接受了基督教,并逐渐罗马化。</p> <p class="ql-block">  15世纪,亚欧之间的“丝绸之路”已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把控,通往东方的陆路已严重受阻。在此背景下,开辟通往东方的海上通道,成为西班牙的优先课题。伊莎贝拉女王开启了西班牙崛起的进程。她在政治上、思想上奠定了西班牙统一的基础,使西班牙走向世界的中心并成为第一个“日不落帝国”。</p><p class="ql-block">‍。 1493年,哥伦布回到西班牙。新航路的开辟轰动了整个欧洲。这个“意外发现”,让伊莎贝拉女王喜出望外。随后,西班牙便抢占了先机,开始组织船队远洋航行,走上了殖民扩张之路。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西班牙迅速建立了一个横跨欧洲、美洲和亚洲的庞大帝国。</p><p class="ql-block"> 西班牙王国的国庆节,正是哥伦布第一次登上美洲的日子,即10月12日。</p> <p class="ql-block">  16世纪,西班牙在美洲获取的金银,相当于当时150多年间全球金银总开采量的80%。巨额财富的流入,使得西班牙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和名副其实的海洋霸主。有了丰富的资金,西班牙建立了强大的海陆军,在欧洲称霸海洋和主宰欧陆战场。</p><p class="ql-block"> 16世纪中叶,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亦为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查理五世)踌躇满志地说:“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这就是“日不落帝国”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 西班牙殖民者凭借武力征服和疫病的助力,在美洲建立了从今天加利福尼亚到合恩角的广袤殖民地(除巴西、牙买加、圭亚那等外)。鼎盛时期,西班牙帝国的版图达到3000万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1588年8月,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海军击败,其海上霸主的神话破灭。1639年,西班牙海军在英吉利海峡被荷兰海军击败,荷兰取代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p><p class="ql-block">‍。 直到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西班牙大败。10月,通过签订《巴黎和约》,西班牙放弃了在古巴的权利,由美军占领;西班牙将波多黎各和关岛让给美国;西班牙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将菲律宾群岛让给美国。‌‌此战给了西班牙这个老牌帝国最后的一个镜头。美国则由此在北美和加勒比海确立了霸权,</p> <p class="ql-block">16世纪西班牙鼎盛时代的贵族</p> <p class="ql-block">  邵亦杨教授引导观众转变欣赏角度:“艺术的表现好不好,是在于表现力,在于有没有表达出感觉来,而不是说画的像不像。”她强调,“因为像照相机早就解决了画的像不像这个问题。”</p> <p class="ql-block">  路易斯·里卡多·法莱罗(Luis Ricardo Faléro, 1859–1896),西班牙画家。他以其独特的唯美主义和幻想艺术风格而闻名,</p><p class="ql-block"> 法莱罗的作品深受19世纪末唯美主义运动的影响,强调艺术的“为艺术而艺术”的纯粹美学。他追求画面形式上的完美、色彩的和谐与线条的优雅。同时,他的画作也充满了象征意义,通过神话和幻想元素来表达某种诗意或哲学观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他笔下的女性形象通常是理想化、古典美且富有感性的。法莱罗拥有扎实的学院派绘画基础,对素描、解剖和光影的掌握非常精湛。他能够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的皮肤质感、发丝的飘逸以及服饰的华丽细节,使得画面具有很高的完成度和观赏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