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普照

海风

<p class="ql-block">南碇岛归来,途经普照禅寺。这座位于漳州龙海南太武山脚下的佛教圣地,是国际著名大德高僧——上广下玄大和尚继海外五座普照寺之后,在中国本土创建的第六大道场。自1995年奠基以来,历时多年精心营造,占地160亩,耗资上亿元,成为全国罕见的以现代建筑风格呈现的佛教丛林,既庄严神圣,又充满时代气息。</p> <p class="ql-block">普照禅寺别具一格,与瑞成休闲农庄浑然一体,建筑群融合新加坡、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多国南洋风格,集朝圣、观光、休闲、户外活动于一体,是极具异域风情的修行与旅游胜地。身临其境,仿佛置身都市,却又隐于山林;虽名休闲山庄,却处处透出庄严法相;地处闽南一隅,却恍若远赴南洋。山海相依,天地合一,自然与人文和谐交融,美不胜收。广玄大和尚倡导“佛教世界化”,这一理念在此地得以完美呈现。</p> <p class="ql-block">广玄大和尚在南洋诸国所建的每一座普照寺,皆因地制宜,融入当地建筑风格,因此普照禅寺的建筑风貌也独具一格。它不仅是信仰的象征,更是一座跨越文化的建筑奇观,展现出佛教与世界文明的深度融合。</p> <p class="ql-block">黄色建筑群集中于山门,充满浓郁的泰国风情,犹如乐章的主旋律,奠定了南传佛教的基调;蓝色建筑群如普照楼、海会楼,琉璃瓦深蓝如海,与碧空碧海交相辉映;法堂的浅蓝琉璃瓦与雪白山墙,营造出宁静肃穆、清新雅致的氛围;讲堂、大悲殿、地藏殿、祖堂、普供塔等红瓦黄墙,古色古香,庄重典雅;绿色建筑群如念佛净土、村居士楼、知归楼、伽蓝殿、韦驮殿等,绿瓦绿墙,洋溢着青春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最令人称奇的是,深蓝与浅蓝建筑群与红色建筑群巧妙构成两条巨形彩鱼,一阴一阳,环抱成神秘太极;黄色与绿色建筑群则如游鱼戏水,激起层层涟漪。整座寺院宛如一幅泼墨写意巨作,五彩斑斓,妙趣横生,尽显禅意之玄妙。这幅天成画卷,正是广玄大和尚的神来之笔,蕴藏着无尽的佛理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广玄大和尚在世界各地修建了六座普照寺,而这座建于中国本土的“普照禅寺”,特别添上一个“禅”字,寓意深远。这是他对佛教中国化的延续,更是对“佛教世界化”理念的升华。一字之添,妙不可言,禅意无穷,体现了大和尚超凡的智慧与远见。</p> <p class="ql-block">普照禅寺是海外五座普照寺的浓缩精华,巧妙融合泰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印尼、意大利、美国等多种建筑风格,并融入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形成中外文化与佛教精神交融的独特景观。初见之下,仿佛置身异国休闲山庄,尤其吸引当代青年的目光,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普照禅寺的建筑样式丰富多样,既有泰国的金碧辉煌,也有澳大利亚的简约大气,更有马来西亚、印尼的热带风情,意大利的古典优雅,美国的现代感……整体风格多元而不杂乱,和谐统一,令人耳目一新。</p> <p class="ql-block">广玄大和尚(1912—2010),俗名不详,福建龙海人,爱国高僧。6岁于南安雪峰寺出家,16岁在南普陀寺剃度,曾入闽南佛学院修习。青年时期赴东南亚弘法,于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创建五座普照寺并设立戒毒所,以医术救助民众。</p><p class="ql-block">1980年代归国后,于龙海太武山兴建第六座普照禅寺,融合中外建筑风格,形成独特佛教景观。寺院群以戒毒、养老及孤儿救济等慈善功能闻名,设立瑞成福利院收容孤寡。晚年仍主持法会,将收入用于赈灾济困,曾举办汶川地震超度法会。一生持戒简朴,践行慈悲济世理念,推动佛教跨国界传播。</p> <p class="ql-block">四隅的五层宝塔巍然矗立,寺院内的佛像庄严神圣,梵音缭绕,香火氤氲,使游客在游览中自然亲近佛法,感悟人生真谛。这里不仅是修行者的净土,也是芸芸众生心灵的归宿。</p> <p class="ql-block">普照禅寺巧夺天工,依山傍海,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巧妙运用中国五行八卦原理,形成绝佳风水格局。自然地理的南北中轴与宗教意义的东西中轴交汇于讲堂,这里是中外佛子共聚一堂、共修佛法的圣地,亦是心灵交汇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普照禅寺妙趣天成,每栋建筑皆有独特主色调,同色系建筑自成群落,依山就势,错落有致,色彩斑斓,光彩照人。整座寺院如一幅流动的画卷,随山势起伏,随光影变幻,美轮美奂,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晨曦初露,夕阳西下,在朝霞与晚照的辉映中,普照禅寺宛如一颗镶嵌于太武山怀抱中的明珠,佛光普照,熠熠生辉,照亮人间,也照亮众生心灵之路。普照禅寺,不仅是一座寺院,更是一道光,普照寰宇,泽被众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