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土楼与东山岛

丁晓聪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漳州。秦朝就列入中央版图。宋代属于福建路,元代属于福建省,明属福建漳州府。清朝属汀漳龙道。漳州地处台湾海峡西岸,东临厦门、南与广东交界,地处闽南金三角南端。</p> <p class="ql-block">漳州最值得看的就是客家土楼。福建的客家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西南山区,尤其以永定、南靖等地为最。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包含南靖土楼、永定土楼、华安土楼、平和土楼、诏安土楼、泉州土楼等土楼群,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p> <p class="ql-block">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怀远楼。位于漳州南靖县梅林镇坎下村,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为双环圆土楼,外环土楼为土木结构,内通廊式,内环楼为砖木结构,内设“ 斯是室”。怀远楼建筑艺术高超,梁架、斗拱彩绘保存完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浓烈的文化氛围,强烈表现了其居民崇尚教育与文明的心态,凸现了读书报国平天下 的古代中国儒家思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怀远楼系圆形土楼,直径38米,由外环楼和中心祖堂组成,高4层,每层 34开间,共136间,有4道楼梯。怀远楼是土楼中保存较完好、较具文化内涵的双环形圆土楼。墙面光滑无剥落,是福建土楼中内通廊式圆楼的典型代表,也是“客家土楼营造技艺”杰出的代表作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南靖土楼群。土楼的建筑风格多样,既有承重的夯土墙、屋顶大出檐的客家土楼,也有造型量身定制的闽南单元式土楼。土楼形状各异,除常见的圆形、方形外,还有椭圆形、五凤形、半月形、交椅形、曲尺形、八卦形、围裙形、凸字形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土楼的建筑材料常选用泥土、木材、河卵石、石灰、细砂、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自然资源,以生土为主要材料,经反复揉、舂压、夯筑而成。</p> <p class="ql-block">土楼是集体性建筑,下堂通常作为出入口,中堂是家族聚会和迎宾待客的地方,上堂则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楼内布局合理,能满足居民生活的多种需求。土楼能保持室内冬暖夏凉,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以地缝引入自然风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空气流通,还能有效节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田螺坑土楼群。位于南靖县西部的书洋上坂村田螺坑村,为黄氏家族聚居地。由一座方形土楼(步云楼)、一座椭圆形土楼(文昌楼)和三座圆形土楼(和昌楼、振昌楼等)组合而成,布局合理,疏密得体,错落有致。由于是山区,拍摄地点的公路正好位于居高俯瞰位置,大量自驾游车辆在此拍摄。这个土楼群被形容为“四菜一汤” ,是土楼民居中最精美的组合群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初溪土楼群。初溪土楼群由五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组成,共有 36 座土楼。土楼群风格多样:有正方形、圆形、六角形等多种样式。最早的土楼建于于 1419 年,距今已 580 余年历史,是永定现存圆楼中年代最久远、楼梯最多、结构最特殊的一座圆楼。七十二道楼梯把全楼分割成七十二个独立的单元。房间、楼梯、隔墙全用杉木材料构建,不用一枚铁钉。其外圈顶层外墙设置了 9 个瞭望台及多个楼梯,受到外来侵犯时,关起大门,便可迅速上楼攻击来犯之敌,而厚达 2 米的生土墙作为承重系统,历经近 6 个世纪仍岿然屹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七星土楼群。由七座土楼组成,呈北斗七星之状排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看完了土楼,奔漳州东山岛。东山岛别称陵岛,形似蝴蝶亦称蝶岛,隶属于漳州市东山县,是福建省第二大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东山岛也是海岛县,本岛及其附属44个小岛屿组成东山县,总面积194平方公里。主岛东山岛面积为188平方公里。从我们入住的酒店的视角看东山岛海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酒店很高大上,面朝大海,价格也很亲民,估计是淡季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东山岛沙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天蓝海阔,沙白水净,岸边绿林葱茏。沙滩长2500多米。海水洁净、无污染、无暗礁、无鲨鱼为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其实南方大部分沙滩,无论是沙子细软的程度,海水洁净的程度都好过北戴河和青岛的海滩。即使是夏天,也不见得有多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一叶扁舟,捕鱼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海边的风还是挺大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海边的广告,不是很明白,落伍了,什么叫很哇塞的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展示一下在土楼山里买的红心柚子,十块钱两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东山岛战役纪念碑。其实东山岛战役有两次,第一次是解放东山岛的战役。1950年5月,解放军从古雷、列屿、礁尾、陈岱、林头、大产、四都沿海发动猛烈进攻,至次日清晨,战役胜利结束,东山岛获得解放,此次战役是31军打的。第二次是守卫东山岛战役。1953年7月15 - 18日,国民党金门防卫司令官胡琏率1万多人,分乘13艘舰艇,在飞机支援下进犯东山岛,此次战役是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历史上最大的反攻行动,动用了伞兵与陆海空三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战役指挥者:福建军区司令员叶飞。国民党军进攻东山岛开始后,驻岛的解放军公安80团团长游梅耀决定坚守待援,前沿分队在滩头杀伤部分敌人后主动后撤,在牛犊山、公云山和王爹山等核心阵地与敌展开激战。31军、28军、驻广东黄岗的41军各一部增援东山岛。解放军各路反击部队逼近湖尾沙滩,国民党军缴械投降,战役结束。国军宣称造成解放军2000人伤亡,俘虏480人,解放军宣布造成国军2665人伤亡,俘虏715人,双方数据虽可能偏大,但各自伤亡上千人是事实。</p> <p class="ql-block">东山岛的寡妇村。东山岛寡妇村指的是东山岛铜钵村。它位于东山县康美镇东南部,由城内、后厝、东巷、后宅4个自然村组成,有800多户,3250人。1950年,国民党残部败退台湾前,在东山岛疯狂抓壮丁扩充兵源。当时仅有289户人家的铜钵村,一夜之间被抓走壮丁147名,有近百名妇女成为寡妇,从这一天开始,铜钵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寡妇村。</p> <p class="ql-block">1949年6月,原国民党第10军军长方先觉纠合淮海战役溃退的残兵败将进驻东山岛。次年3月,驻金门的国民党第17军军长杨维翰率51师增防东山。两支部队在岛上争先抓丁扩充兵员,先后把4792名青壮年强行送往金门、台湾。1950年5月10日国民党军包围铜钵村,以查户口为名,掳走147名壮丁,其中年幼者仅17岁,年长者55岁,已婚者91人。从此失去丈夫的女人们,便步入漫长的守活寡、盼亲人的痛苦生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50年5月,东山临解放的前夜,国民党军在东山大举抓兵。师长洪伟达许诺,抓满一排的,排长升连长,抓满一个连的,连长升营长。</p> <p class="ql-block">东山岛风动石。位于东山古城东门海滨石崖上,是东山岛的主景区、标志性景观。东山岛风动石以奇、险、悬而居全国60多块风动石之最。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风动石高4.37米,宽4.57米,长4.69米,重约200吨。从不同角度观赏有不同的视觉感受。狂风吹来时,石体左右晃动,但倾斜到一定角度就不会再动;人若仰卧盘石上,跷起双足蹬推,巨石也会摇晃起来,但不会倒下,给人惊险的感觉,故有“风吹一石万钧动”之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东山岛风动石被收入中国地理之最,中国名胜辞典等辞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风动石身上的摩崖石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钓鱼台</p> <p class="ql-block">东山岛宝智寺。该寺历史悠久,明初是民众抗击倭寇保卫家园的习拳练武堂场所。乾隆年间扩建,更名宝智寺。宝智寺是央视86版《西游记》中第六集《祸起观音院》的取景之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东山关帝庙,始建于明洪武20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关帝庙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关帝庙内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香火鼎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关羽的兵器,青龙偃月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风动石公园全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东山岛码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