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 / 燕山月</p> <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张家口市作为塞外名城,历史上素有“张垣”“武城”“长城博物馆”的美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军事重镇,也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全国开展革命活动,建立党组织较早的城市之一。 </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23日,我八路军冀察部队从日本侵略者手中一举解放了华北重镇张家口,这是自抗战以来我军从日军手中夺取的第一个大城市。作为察哈尔省省会的张家口成为中国共产党解放的第一座省会城市,当时是拥有60余万平方公里土地、近4000万人口的晋察冀边区首府。</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的张家口是解放区最大的城市,是晋察冀解放区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从革命圣地延安来的革命文艺工作者齐聚此地,张家口迎来了一次记录史册的文化辉煌,成为一座“红色文化之城”。</p> <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23日八路军解放张家口</p> <p class="ql-block"> 中共晋察冀区党委在张家口解放十多天后,就发布《告张家口各界同胞书》,号召全市人民坚决而有步骤地扫除一切奴化、封建主义、法西斯主义的文化,大力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p><p class="ql-block"> 张家口作为我党从日军手中解放的第一座省会城市,中共中央对张家口的建设极为重视,在党中央号召下,延安等解放区大批干部调来工作,大专院校、文化团体及数以百计的文艺工作者奔赴张家口, 当时这座塞外古城汇集了以周扬、周巍峙、成仿吾、邓拓、沙可夫、萧三、丁玲、孙犁、田间、贺敬之、艾青、康濯、杨沫、杨朔、吴伯箫、萧也牧、萧军、秦兆阳、严辰、陈企霞、邵子南、欧阳山、草明、朱子奇、崔嵬、舒强、胡沙、萧殷、侯金镜、胡可、胡朋、何洛、欧阳凡海、丁里、马可、何迟、沙飞、江丰、古元、王朝闻、彦涵、王昆、凌子风、陈强、田华、郭兰英、孟于等为代表的3500余名革命文艺精英,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为工农兵服务的红色文艺浪潮。</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至9月,晋察冀文协、晋察冀剧协、晋察冀音协、晋察冀美协、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边区剧社、晋察冀日报社、晋察冀画报社、抗敌剧社、挺进剧社、群众剧社、前线剧社、前进剧社、火线剧社、晋察冀军区前线记者团等文化团体,奉命跟随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和军区领导机构先后开赴张家口。</p> <p class="ql-block"> 1945年张家口市各界群众庆祝解放</p> <p class="ql-block"> 1945年9月20日中秋佳节,由贺敬之、王昆、李焕之、崔嵬、陈强等56人组成的华北文艺工作团,由团长艾青、副团长舒强、政委江丰带队,从延安出发。华北文艺工作团分为四组,江丰任美术组长、陈企霞任文学组长、李焕之任音乐组长、舒强任戏剧组长,同行的还有诗人肖三(子璋)、贺敬之、作家肖军、丁玲,杨献珍,木刻家古元, 戏剧家郭汉城、胡沙等著名文化名人。他们于1945年11月8日前先后到达张家口。</p><p class="ql-block"> 1945年11月15日,由延安大学和鲁迅艺术学院的文艺工作者组成的东北文艺工作团,在周扬和沙可夫的带领下,从延安出发,历时46天,于1945年12月30日抵达张家口。</p><p class="ql-block"> 之后,陆续抵张的延安文艺团体还有: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延安文艺通讯团、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延安评剧研究院等。</p> <p class="ql-block"> 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46年1月8日,张家口迎来中国红色文艺界的空前盛会,来自晋察冀和延安的文化人士齐聚华北联合大学礼堂,举行了盛大的联欢会,成仿吾代表边区文艺界致欢迎词,周扬、丁玲代表延安文艺界讲话,康濯、张非等晋察冀文艺代表介绍了晋察冀文艺运动发展情况。</p><p class="ql-block"> “四面八方的人们/从无数乡村来/从各个根据地来/从解放区来/张家口——人民的城/美丽的城/幸福的城/光荣的城!”这是艾青于1946年2月满怀激情写下的歌颂红色文艺之城张家口的诗句。</p><p class="ql-block"> 在张家口会师的红色文艺工作者,汇聚成一股滚滚不息的革命文艺洪流,在中共晋察冀中央局的领导下,为了共同的革命理想,以昂扬的斗志、向上的精神、澎湃的激情,勠力同心,紧密合作,合办了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共建了中华全国文艺协会张家口分会、北方文化社、察哈尔文联、张家口市曲艺协会、旧剧联合会、鲁迅学会和聂耳、星海研究会等文艺团体。</p> <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后进入张家口的晋察冀军区部分摄影记者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为了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从1945年8月23日至1946年初,坚持了八年抗战的红色文艺队伍,从延安,从晋察冀,跋山涉水,历经艰辛,像一条条跃动着无限生命力的红色溪流,奔赴塞外山城、清水河畔的张家口。为稳定社会秩序,这些革命文艺工作者来的张家口,放下背包,即刻走上街头,张贴布告,书写标语,并编写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文艺节目。</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张家口市可以说是革命文艺工作者众星云集,群英荟萃,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红色文艺新景象。</p> <p class="ql-block"> 中华全国文艺协会张家口分会成立大会</p> <p class="ql-block"> 在张家口出版的《北方文化》</p> <p class="ql-block"> 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特作此文)</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