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走过的知青岁月。

幽香清远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3日,阳光明媚,我们这群曾在1975年下放到丹徒县上党公社古洞大队的镇江知青,终于在阔别半个世纪后重返故地。当年我们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农村,开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青春岁月。如今,我们早已回城,各自安度晚年,但那段岁月却始终深藏心底。这次活动,是我们知青群成立以来最盛大的一次聚会,大家经过多次商议,决定参观北汽制造厂、重游古洞村,并组织一次AA制聚餐,以此纪念那段匆匆走过的知青岁月。</p> <p class="ql-block">清晨,我们在老体育场泳衣池门口集合,乘坐大巴前往第一站——北汽制造厂。这地方,正是我们当年下放的生产队所在地。几十年过去,这里早已面目全非,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现代化的汽车制造工厂。厂领导听说我们曾是这片土地上的知青,热情接待了我们。陈经理亲自为我们介绍工厂情况,并为我们准备了反光服。随后,他带领我们进入车间,一路讲解汽车制造流程。我们这些曾经的知青,如今已是白发苍苍,但脚步却异常轻快,大家紧紧跟随,听得格外认真。</p> <p class="ql-block">在北汽蓝谷麦格纳汽车有限公司的标志前,我们拍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阳光洒在我们身上,映照出岁月的痕迹,也映照出我们久别重逢的喜悦。随后,我们进入展示厅,陈经理手持麦克风,为我们介绍北汽麦格纳的发展历程。大屏幕上播放着汽车制造的影像,我们仿佛置身于科技与工业的交汇点。那一刻,我们不仅是在参观工厂,更是在回望我们曾经生活的那片土地如何在时代洪流中蜕变重生。</p> <p class="ql-block">在展示墙前,我们驻足良久。墙上写着“Welcome to BAIC MAGNA”和“北汽蓝谷麦格纳汽车有限公司欢迎您”的字样,大屏幕上播放着汽车的图片。我们中有人轻声感慨:“当年这里还是田埂和茅草屋,如今却成了汽车工厂。”是啊,50年,足以改变一个地方的面貌,却无法抹去我们心中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进入车间,我们穿上了荧光背心,沿着生产线缓缓前行。陈经理站在汽车车身框架前,为我们讲解制造工艺。我们中有人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汽车制造,有人则对机械结构了如指掌,纷纷提出问题。整个车间整洁有序,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高效运转,仿佛在诉说着这个时代的进步。我们一边听讲,一边拍照留念,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田间劳作时那种专注与投入。</p> <p class="ql-block">在一间宽敞的生产车间,陈经理手持麦克风,继续为我们讲解。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背景中是现代化的设备和标识牌。我们中有人鼓掌,有人低声交谈,整个氛围轻松而温馨。那一刻,我忽然想到,我们这些人,曾经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劳作,如今虽各奔东西,但那份情谊却从未改变。</p> <p class="ql-block">在展示厅内,一辆汽车的底盘和车身被悬挂在空中,周围是巨大的LED屏幕,播放着制造流程的细节。我们围在车旁,仔细观察,有人还试着操作了一下,引来阵阵笑声。陈经理告诉我们,这辆车是新能源汽车,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这些曾经的知青,如今已是古稀之年,但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却从未减退。</p> <p class="ql-block">参观接近尾声时,陈经理带我们去看新能源汽车。几位会开车的知青还上车体验了一番,其他人则在车旁拍照留念。那一刻,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代,那个充满理想与激情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离开工厂后,我们驱车前往古洞村。老支书陈罗喜早已在村口等候。他今年81岁,却依然精神矍铄。在他的带领下,我们重新踏上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村口的那条小路,我们曾无数次走过,如今却已铺上了水泥。老支书一边走,一边为我们讲述村里的变化。我们听得入神,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清晨出工、傍晚归来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在古洞社区的会议室里,现任陈书记为我们介绍了村里的经济和生活状况。我们知青也纷纷发言,回忆起当年的点点滴滴。随后,我们在党群服务中心前拍下了第二次重逢的集体照。照片中,我们笑容灿烂,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青春年代。</p> <p class="ql-block">走在村里,我们不时与曾经的社员打招呼。胡洪生与一位老社员亲切交谈,两人回忆起当年一起劳动的往事,感慨万千。我们中有人拿出手机拍照,有人则静静地看着四周,试图从这片土地上找回当年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老支书带我们走进曾经生活和劳动过的生产队。如今,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去了城市,留守的多是老人。我们走在熟悉的小路上,却已难觅当年的知青点。那座曾经的大会堂,如今仍在,只是早已不再放映电影。我们站在门口,仿佛还能听见当年的欢声笑语。</p> <p class="ql-block">在耿家五队,我们终于遇到了一位还能叫出我们名字的熟人。赶紧拍照留念,曾经50年前我们同出工同劳动过的。</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在同兴楼进行了AA制聚餐。大家围坐一桌,畅谈观后感,互道珍重。我们约定,每年至少相聚一次,直到我们老得走不动为止。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我们这一代人,虽已年迈,但那份情谊,却从未老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知青刘善堂因身体原因,未能参加活动,7月1日,知青金仁祥,张桂霞上门看望了刘善堂,祝福他早日康复。</span></p> <p class="ql-block">时间催人老。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如今都已迈入古稀之年。但在这有限的岁月里,我们仍愿彼此牵挂,彼此温暖。我们深知,那段匆匆走过的知青岁月,早已成为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