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

随缘赵洁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6月23日小屈和杨阿姨出院。我问小屈:“你住了几天院?”她两手比划着:“十天。我是12日住进来的。”和小屈有缘相聚在一个病房,实在受益匪浅。小屈在外企工作,见闻广,对我这个数字盲来说,是我最好的老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楼道里先后出现了四位因化疗头发秃了的病友,其中一名还挂着耳环,但仍像尼姑一样。只有一位72岁的病友戴着好看的帽子。我问她帽子是哪儿买到的,她发给了我照片。可我不会网购,于是请教小屈。小屈精心选好帽子的颜色,给我下单买了两个。其实一个帽子不到五元钱,是在淘宝上买的,而且货到才付款。小屈帮了我大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别看小屈住院十天,她可没耽误工作。住院那天,她清早就来到医院,可她病床的原病友上午迟迟不得出院,下午两点她才真的进入病房。做了一些例行检查后,就没事了。小屈拿出笔记本电脑开始工作。她的床靠墙,她背朝屋门面对窗户,神情专注格外认真,直到晚饭才休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病房是座北朝南的五层的一排房子,南边楼下是个开阔的花园,视野开阔。第二天清晨,小屈健身,像做健身操一样。早饭之后,她又拿出笔记本电脑工作。她进院早了,得周一手术,但等待手术的过程她一直不忘工作。她说:“不努力工作就要被淘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周一手术后她休息了一天,从周二她就推着挂点滴的架子在走道里来回走动,当时她还很虚弱,但精神可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后来几天是因为她的伤口总不能愈合,所以拖到23号才出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对她说:“我很想和你微信,但想到你太忙了,我只会打扰你,就打消了念头。我会记住你这个有缘相识十天的80后老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看到小屈为我买的冰丝帽,我真想对她说:“谢谢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6月24日出院,因为这是手术后两周,可以拆线了。我对主管大夫说:“病人离开医院就像孩子离开了妈妈,无依无靠。再说我现在走不了路啊?!”大夫说:“恢复疗养是常期的过程,回去好好休息好好吃饭,每顿都别吃太饱,也别饿着,一周后挂朱大夫门诊吧。”其实昨天朱大夫手术前来看过我,也嘱咐我回去好好休息。我没有理由不听大夫的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楼道我遇到资深护工,我和她说起不想出院,她说:“几年前老主任说过,医院是治病的地方,不是疗养的地方。”一语点醒梦中人,我有什么理由不出院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于是6月24日上午十点我第三次出院。感谢所有医务工作者。 出院前,资深护士为我扫了病房二维码,为我收藏在手机里,嘱我回家后仔细阅读。出院之后不知还要等待几次化疗……这是无法回避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出院之后,儿子告诉我:“你手术之后,大夫叫我到手术室,隔窗让我看手术中切下的腹件,这是每个病人的家属都被告知的。”于是我又增添了新的见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6月24日星期二北京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6月26日下午医院打来回访电话,嘱咐要带好腹带,穿好弹力袜,我很感动。</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