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着小手,穿越时光 | 带孙宝漫步宜昌老街·二马路

土游子·风神

<p class="ql-block">青石板路哒哒响</p><p class="ql-block">小脚丫追着大脚印</p><p class="ql-block">领孙女走进宜昌的老时光——二马路</p><p class="ql-block">指给他看斑驳的砖墙</p><p class="ql-block">讲述百年前的商埠繁华</p><p class="ql-block">闻着空气里飘来的小吃香</p><p class="ql-block">在老邮局的招牌下定格爷孙俩的笑脸</p><p class="ql-block">老街的每一块砖瓦都在轻声细语</p><p class="ql-block">孩子的每一个好奇都是历史的回响</p><p class="ql-block">牵着他的手走过的不仅是街道</p><p class="ql-block">更是两代人共同编织的温暖记忆</p> 2025.6.23 <p class="ql-block">宜昌二马路是宜昌城区非常有历史底蕴的一条老街,它承载着宜昌开埠(19世纪末)以来的城市记忆,是宜昌近代化的见证者。这里曾经是外国领事馆、洋行、银行、教堂、高级住宅的聚集地,建筑风格中西合璧。随着城市发展,很多老建筑已经消失或改建,但仍然能找到一些历史的痕迹和老店的身影,如满意楼.邮政巷。</p> <p class="ql-block">宜昌二马路的老房子,圣雅各堂是绝对的地标和精华,红星路沿江一带的近代建筑群(海关宿舍、太古旧址等)是主体,散落的老洋房是意外惊喜。老店则以民生酒店为餐饮代表,凉虾是必尝的地道风味,而那些在老房子里新生的咖啡馆、酒吧则是感受历史与现代碰撞的新选择。去二马路,带着一点探寻历史痕迹的好奇心,加上品尝本地美食的期待,会是不错的体验。记得去宜昌博物馆(新馆)看看,那里关于宜昌开埠史和城市变迁的展览,能让你对二马路的历史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一、 值得一看的老房子/历史建筑遗迹</p><p class="ql-block">1. 圣雅各堂 (基督教堂):</p><p class="ql-block"> 位置:二马路与红星路交汇处附近。</p><p class="ql-block"> 简介:这是宜昌现存最著名的近代历史建筑之一。由英国圣公会于1909年建造,红砖结构,具有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尖拱窗)。它历经沧桑,是宜昌开埠历史的重要见证,至今仍在使用中。这是二马路区域最具标志性的老建筑。**</p><p class="ql-block">2. 原海关宿舍:</p><p class="ql-block"> 位置:紧邻圣雅各堂,红星路一带。</p><p class="ql-block"> 简介:一些红砖或青砖建造的老房子,多为两层或三层,带有外廊或露台,是典型的近代殖民式或中西合璧风格建筑。它们曾经是海关官员或洋行职员的住所。虽然内部可能已改造,但外观仍能感受到历史风貌。</p><p class="ql-block">3. 太古轮船公司旧址 (及附近老建筑):</p><p class="ql-block"> 位置:红星路沿江一带。</p><p class="ql-block"> 简介:宜昌是长江重要港口,太古轮船公司是当时重要的外资航运企业。其旧址建筑风格与海关宿舍类似,多为近代西式风格。红星路靠近江边一带,还零星分布着一些具有历史感的老房子,虽然很多已不完整或夹杂在现代建筑中,但行走其间仍能感受到旧时气息。</p><p class="ql-block">4. 散落的老洋房/民居:</p><p class="ql-block"> 位置: 二马路主干道两侧的支巷里,以及红星路、福绥路的部分区域。</p><p class="ql-block"> 简介:细心观察,在一些小巷子或现代建筑背后,偶尔还能发现一两栋保存相对完好的老式洋房或具有民国特色的民居。它们可能外墙斑驳,门窗老旧,但建筑样式(如拱券、山花、青砖、木楼梯等)透露出年代感。</p><p class="ql-block">5.满意楼:藏在巷弄里的百年商号传奇</p><p class="ql-block">📍位置: 位于 二马路与邮政巷交汇区域(具体门牌可能在邮政巷内或紧邻的二马路支巷)。它并非独立高楼,而是一片具有特定功能的近代商业建筑群。</p><p class="ql-block">📜历史与价值:</p><p class="ql-block"> 开埠商号代表: “满意楼”是清末民初宜昌开埠时期非常著名的商号(类似于百货公司或综合商行),由本地商人创办。它不仅是购物场所,更是当时宜昌商业繁荣和社会交往的中心之一。</p><p class="ql-block"> 建筑特色:其建筑是典型的中西合璧风格,可能包含青砖外墙、拱券门窗、木质楼梯、内部天井等元素。虽然主体可能已不完整或历经改建,但残存的部分(如门头、部分墙体、内部结构)或旧址位置本身,就是珍贵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 城市记忆符号: “满意楼”这个名字,在老宜昌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城市商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p><p class="ql-block">🔍现状与探访</p><p class="ql-block"> 寻找遗迹:满意楼原址或主体建筑可能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或深藏于现代民居之中*。它不像圣雅各堂那样作为独立地标被完整保留下来。</p><p class="ql-block"> 关键线索在邮政巷:要寻找满意楼的踪迹,邮政巷及其周边是核心区域。请务必深入邮政巷及其相连的小巷(如福绥横路等),仔细观察老房子的门楣、墙基、砖石结构、以及老住户的门牌标识。有些老墙上可能还留有模糊的商号印记或特殊建筑构件。</p><p class="ql-block"> 询问当地人:在邮政巷附近遇到老居民,礼貌地询问“满意楼旧址”在哪里,他们可能会指给你看某栋不起眼的老房子或大致方位。这是最有效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感受氛围:即使找不到具体建筑,站在邮政巷这片区域,想象百年前商贾云集、货物往来的场景,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沉浸。</p><p class="ql-block">6. 邮政巷:穿越百年的市井生活长廊</p><p class="ql-block">📍位置:紧邻二马路,与福绥路平行或相交的一条(或数条)狭窄悠长的老巷子。它是二马路历史街区保存原生态市井风貌最好的区域之一。</p><p class="ql-block">📜历史与价值:</p><p class="ql-block"> 得名由来:顾名思义,其历史与近代邮政息息相关。这里很可能曾是邮局、邮务人员宿舍或邮件转运通道的所在地,见证了宜昌作为长江港口城市的通信往来。</p><p class="ql-block"> 市井生活博物馆: 邮政巷的最大价值在于它近乎凝固的时光感。这里密布着:</p><p class="ql-block"> 原汁原味的老民居:大量清末民初至建国初期的砖木结构老房子,多为1-2层,青砖灰瓦,木质门窗(很多还是旧式样)。建筑密度高,巷道狭窄曲折。</p><p class="ql-block"> 烟火气十足的生活场景:居民在门口择菜、晾晒衣物、闲坐聊天;老式理发店、杂货铺、修理铺可能还藏身其中;斑驳的墙面、生锈的信箱、纵横交错的电线、墙角的老树根… 构成了最真实的、未经修饰的宜昌老城生活画卷。</p><p class="ql-block"> 历史建筑的细节:细心观察,可能发现精美的砖雕、石库门、拱形门洞、带有时代印记的标语或门牌号。</p><p class="ql-block">📸探访体验与打卡点:**</p><p class="ql-block"> 沉浸式穿越:走进邮政巷,瞬间从繁华的二马路切换到静谧的旧时光。这里是摄影爱好者和人文纪实爱好者的天堂。每个角落、每扇门窗、每位居民都是生动的题材。</p><p class="ql-block"> 捕捉光影与细节:狭窄的巷道在特定时间(如清晨或傍晚)会形成迷人的光影效果。专注于拍摄建筑细节(砖墙纹理、旧门窗、老物件)和居民的生活状态。</p><p class="ql-block"> 安静与尊重: 邮政巷主要是居民区。探访时请务必保持安静,尊重居民隐私,不要打扰他们的生活。拍照时最好先征得同意(尤其是拍人物特写)。</p><p class="ql-block"> 慢行细看:巷子不长,但值得慢慢走,细细看。可能转角就会遇到惊喜(比如一个保存特别完好的老门楼)。</p><p class="ql-block">二、 有历史或口碑的老店</p><p class="ql-block">相比于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群,二马路区域的“老店”更多的是指那些经营多年、承载本地人记忆、在时代变迁中坚持下来的口碑店铺,它们可能没有百年历史,但也是街区记忆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1. 民生酒店:</p><p class="ql-block"> 位置:二马路核心区域。</p><p class="ql-block"> 简介:这是二马路乃至宜昌都非常有名气的“老字号”餐馆。始创于1940年代,以地道的宜昌本帮菜、江湖菜闻名。特色菜如宜昌扣肉、鱼杂火锅、各种河鲜等。环境比较有年代感,是本地人聚餐、怀旧的热门选择。这是二马路餐饮老店的代表。</p><p class="ql-block">2. 郑信记凉虾:</p><p class="ql-block"> 位置: 在宜昌有多家分店,二马路区域或附近可能有。</p><p class="ql-block"> 简介:凉虾是宜昌(乃至鄂西)最具代表性的夏季消暑饮品/小吃。郑信记是宜昌最知名的凉虾品牌之一,历史悠久,口味正宗(红糖味是经典)。虽然不是开埠时期的老店,但也是伴随几代宜昌人成长的“老味道”。</p><p class="ql-block">3. 一些有年头的小吃店/早餐店:</p><p class="ql-block"> 位置:二马路及周边街巷。</p><p class="ql-block"> 简介: 在一些小巷口或居民楼下,可能隐藏着经营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早餐摊点或小吃店,比如做红油小面、包子、油条豆浆、炸萝卜饺子之类的。这些店往往没有响亮的名字,但靠口味和邻里口碑生存下来,是本地生活的缩影。</p><p class="ql-block">4. 利用老房子开设的特色咖啡馆/酒吧/私房菜:</p><p class="ql-block">位置:主要分布在红星路、福绥路等二马路周边区域。</p><p class="ql-block"> 简介:近年来,随着城市更新和文旅发展,一些有情怀的经营者租下了残存的老房子(如红星路的老洋房),将其改造为咖啡馆、小酒馆、私房菜馆或文创空间。例如:</p><p class="ql-block"> 二马路咖啡馆 (或类似名称的):可能在老建筑内,营造复古氛围。</p><p class="ql-block"> 福绥路/红星路的酒吧/餐吧:有些利用了老房子的结构和庭院,形成独特风格(如“青瓦巷”等,具体店名可能会有变动)。</p><p class="ql-block"> 私房菜馆,少数利用老宅院开的精致餐馆。</p><p class="ql-block"> 这些店本身可能不是“老店”,但它们所在的“壳”是老的,并且通过新的业态让老建筑焕发生机,也成为了体验二马路历史氛围的新去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