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3日,首都北京将迎来盛大的阅兵式。这个日期并非随意选定,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一段浴血奋战的历史记忆。</p> <p class="ql-block">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停泊于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舰上正式签署投降书。</p> <p class="ql-block"> 次日,即9月3日,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下令全国庆祝三天,举国欢腾,标志着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1931-1945)终于取得完全胜利。</p> <p class="ql-block">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将9月3日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p><p class="ql-block"><b> 选择在9月3日举行阅兵式,具有多重深刻意义:</b></p><p class="ql-block"> <b>铭记历史,致敬先烈:</b> 十四年抗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惨痛、最悲壮的一页。阅兵是对千万牺牲将士与同胞最崇高的致敬,提醒后人和平的代价何等沉重。</p><p class="ql-block"> <b>宣示力量,捍卫和平:</b> 强大的国防力量是国家安宁的基石。在胜利日展示国防现代化成就,是对历史的告慰,更是向世界宣告中国捍卫主权、维护和平的坚定意志与能力。</p><p class="ql-block"> <b>凝聚精神,开创未来:</b> 抗战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财富。在胜利纪念日举行盛大活动,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凝聚起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p> <p class="ql-block"><b> 80周年:一个特殊的历史刻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2025年恰逢抗战胜利80周年。</b></p><p class="ql-block"> 整数周年纪念具有特殊分量,它标志着对一个民族命运转折点的郑重回顾与深刻思考。在80年后的今天举行盛大阅兵,其意义远超一场军事展示:</p><p class="ql-block"> <b>历史教育的宏大课堂:</b> 提醒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铭记国破家亡的苦难,理解今日和平与繁荣的来之不易。</p><p class="ql-block"> <b>对和平的庄严承诺: </b>向世界表明中国始终是国际和平的坚定维护者,任何企图歪曲历史、破坏和平的行径都不会得逞。</p><p class="ql-block"> <b>面向未来的决心昭示:</b> 展现中华民族从历史苦难中汲取智慧,团结一心,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共创美好未来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硝烟已远,精神长存。</b></p><p class="ql-block"> 9月3日,天安门前铿锵的步伐将踏响历史的回音,那是告慰英灵的誓言,更是面向未来的宣言。</p><p class="ql-block"> 我们铭记的不仅是一个日期,更是一个民族在血与火中淬炼出的坚韧与尊严。</p><p class="ql-block"> 当和平的旗帜在蓝天下飘扬,那场80年前的伟大胜利,依然如灯塔般照亮我们珍视和平、捍卫尊严的前行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