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古韵,探秘棣花古镇!

古城樵夫

<p class="ql-block">在秦岭的怀抱中,丹凤县往西15公里,曾经是商於古道上另外一个驿站——棣花驿,后因驿成镇。这座古镇,因早年盛产棠棣花而得名,又因棣花驿站闻名遐迩,素有“人文棣花、院藏秦岭”的美誉。</p><p class="ql-block">踏入棣花古镇的瞬间,恍惚觉得时光在此处打了个结。秦岭的山岚漫过屋檐,丹江的水汽浸润着砖瓦,这座被岁月摩挲得温润的古镇历史,可追溯至千余年前。</p> <p class="ql-block">那时,这里曾是贯通南北的通衢要道,马蹄声碎,驼铃悠远。商队的吆喝、官员的车辇、文人的行囊,都曾在此汇聚。驿站的檐角挑起过盛唐的明月,也承接过晚唐的冷雨。这里是“北通秦晋,南连吴楚”的古道重镇。</p><p class="ql-block">棣花驿,作为商山路上的著名驿站之一,韩愈、元稹、柳宗元、王禹偁、寇准等贬官,以及李白、杜牧、李商隐、岑参等骚人墨客,都曾在此停留。在这些名人之中,白居易的停留最为知名。公元820年返京途中,夜宿棣华驿的白居易,听闻驿卒讲述不久前有两位大官住在此处,竟不约而同地都梦见了自己的兄弟,诗兴大发,写下了《棣华驿见杨八题梦兄弟诗》:“遥闻旅宿梦兄弟,应为邮亭名棣华。名作棣华来早晚,自题诗后属杨家。” 多年以后,白居易赴杭州再次路过棣花驿,想起当年旧事,黎明起床又提笔写下:“往恨今愁应不殊,题诗桌下又踟蹰。羡君犹梦见兄弟,我到天明睡亦无。” 白居易的这两首诗,借棣花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也让棣花这个地方,因这份深情而被更多人铭记 。</p> <p class="ql-block">棣花古镇不仅有诗意的过往,还见证了宋金时期的风云变幻,这里还曾是那时的一个边城。</p> <p class="ql-block">宋金街是古镇最沉重的记忆。一街分宋金,砖瓦见兴亡。走在其间,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相传当年金国入侵南宋,打到棣花时,遭到顽强抵抗,可怯战的朝廷却罔顾前线将士的舍命拼杀,主动议和。绍兴十二年,在棣花设议和厅,两国休战,改棣花街为宋金街,划街而治。街东面是宋人、宋物、宋代建筑,街西则是金人、金物、金建筑。金人把青砖立着铺设路面,宋人则将砖平铺开去,这样就形成了一条实实在在的界线。</p> <p class="ql-block">同时这条街又成了和平的见证,两国在这里建立互市,宋金百姓互通有无,文化也在此交融碰撞。和谈厅的梁柱上,斑驳的木纹里刻着谈判的唇枪舌剑;宋金桥的石栏上,凹陷的痕迹里浸着岁月的沧桑。战争与和平,仇恨与和解,竟在这条窄窄的街道上轮番上演,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荒诞与真实,往往只在一念之间。</p> <p class="ql-block">棣花古镇因著名作家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而声名远扬。贾平凹以细腻的笔触,将棣花镇的风土人情和山水景色融入书中,使这座古镇成为了文学爱好者心中的网红打卡地。各地的“粉丝”纷至沓来,只为一睹书中描绘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边界碑不大,罩在玻璃里面,我们都没有仔细看它。金人还特地紧挨着“边境”修了一座二郎庙。到清朝时紧挨着二郎庙,东侧一座 “关帝庙”又拔地而起,且故意修得近乎一样,于是曾经的宋金边界又多了一种政治幽默、建筑美学和历史看点。</p> <p class="ql-block">走进商於古道棣花文化旅游景区,游客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尘封已久的秦、楚、宋、金文化的怀抱。这里既有先秦文化的温柔婉转,又有大宋汉民的含蓄内敛,更有金人游牧民族的粗犷豪迈。陕西省现存的唯一金代建筑“二郎庙”就在于此,它也是全国仅存的3座金代庙宇之一,堪称金代建筑艺术的活化石。二郎庙,于金大安三年,由金人按照喇嘛庙造型,又融合汉人建筑风格而建,占地面积3660平方米,面阔三间,砖木结构,琉璃复顶,群兽瓷雕,庙内供奉着杨泗和杨戬。虽经历代修缮,至今古风犹存。</p> <p class="ql-block">棣花古镇,也是贾平凹先生笔下的清风街。《秦腔》里残破的魁星楼和舞台已修葺一新。《秦腔》里的人物仿佛就穿梭在街巷之中,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悲欢离合,都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p> <p class="ql-block">贾平凹的很多作品和他的家乡有关,他的文字常常能不动声色地将乡土生活最生动有趣的细节活灵活现地舒展在纸上。他写棣花镇,说这里山美,水美,人美,人人都显得格外得意,还说这里的姑娘从不外嫁,外地的姑娘却要争相嫁到这里,村民的日子朴实又饱满,尤其在年终岁尾的腊月,唱大戏,耍社火,鼎沸的欢乐能把远近的人都吸引过来赶热闹。</p> <p class="ql-block">如今这里依然弥漫着烟火气息。转角处的小饭馆里,老板热情地招呼着客人,蒸笼里飘出的热气,裹挟着面食的香气;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漫步期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孩子们追逐嬉戏,清脆的笑声在街巷回荡。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让古镇变得鲜活起来。</p> <p class="ql-block">贾平凹老宅老式的木门敞开着,走进去就仿佛走进了先生的文学世界。院子里的石榴树得郁郁葱葱,正是“五月榴花照眼明”的时候 ,据说这树是他儿时亲手栽种的。厢房和堂屋里,陈列着先生的不同时期的著作和照片,透过那些泛黄的照片,似乎能看到先生在这里度过的时光。</p><p class="ql-block">站在院子里,望着天空飘过的云朵,忽然明白,为何先生的文字总是如此深情而厚重,因为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曾滋养着他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已是中午。站在古镇的最高处,远处的秦岭山脉,连绵起伏,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在天地间。炽热的阳光下,古镇仿佛闪回的老电影,放慢了脚步,嘈杂而又宁静。我们离开时,茶社的说书台上,豪迈的秦腔似乎沾染了江南的婉约,刚柔并济。回望古镇的轮廓,那些飞檐翘角和青砖黛瓦,仿佛都化作了历史的注脚。</p><p class="ql-block">棣花古镇值得人们停下脚步,细细品味 !</p> <p class="ql-block">清风街与宋金街之间的二龙桥,全长81米,是丹凤县最大的石拱桥,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从此桥而过。</p> <p class="ql-block">千亩荷塘,是棣花古镇优越的生态环境与田园风光的代表。每当满塘不同颜色,不同形态的荷花竞相开放时,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致,引来无数游客驻足观赏。</p> <p class="ql-block">风雨桥是整个古镇唯一乘凉的地方,也是见证爱情的地方,寓意“风雨同舟,白头偕老”,和有情人一起走过,便会同舟共济,白头偕老,至死不渝。</p><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荷花还未完全开,没看到满塘荷花摇曳的美景,但即便是这样,坐在长椅上吹着清凉的微风,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每到夏日时节,商洛棣花古镇的千亩荷塘迎来盛开, 荷花们亭亭玉立,仿佛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这里,不仅有千亩荷塘的壮丽景色,更有百种风韵的荷花竞相绽放,宛如夏日里一幅绚烂的油画。千亩荷花竞相绽放,与远处的层峦叠嶂相映成趣,宛如诗中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古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此得以完美诠释,每一朵荷花都仿佛是姿态各异的仙子,在荷叶的映衬与微风的吹拂下轻盈起舞。随着微风的轻抚,荷叶随风摇曳,展现出千变万化的姿态,每一片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今天来棣花古镇的游客,当然不全是来看这座宋金议和桥、千亩荷花塘与清风老街的。还有许多人是来看贾平凹的老宅,了解老宅曾经的主人。和从这栋老宅里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文学史上一颗亮闪闪的明星,他笔下的文字,照亮了巍巍的国脉秦岭和棣花古镇这片热土的。</p> <p class="ql-block">棣花古镇,地处丹凤县西部,丹江北岸,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步入棣花古镇,历史上楚文化的温柔婉转、汉文化的含蓄内敛、金文化的粗犷豪放各呈精彩扑面而来。棣花古镇是一个历史与文化、生态与自然、民风与民俗、秦风与楚韵相映生辉的风情古镇。棣花古镇,一座充满韵味和历史底蕴的宝藏之地,等待着你来发现它的美好。带上你的好心情和相机,一起来探寻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留下属于你的精彩故事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