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锁的门

无语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无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片:网络</p> <p class="ql-block">我开着车回到家里,大门敞开着,我喊了声“妈,”又喊了声“爹,”院子里静静的,没有一个人应答。我推开房门,屋子里收拾得火炎炎的,住了三十几年的房子,摆满了陈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走到村子中间的马路上,看见前前后后邻舍的房子还是几十年前砖土混盖成的,很少有人家翻修。整条马路上寂静无声,不见人影,“人都去哪里了,我心里犯嘀咕。”尽管我已经出嫁几十年,但这里依然是我熟悉且变化不大的地方。我穿过刚刚建村时就排列好的巷道,挨家窥探,有些大门敞开着,清风吹拂门帘在晃动,院子里空荡荡的不见人,我没敢进去,也许在这些敞开大门的房子里,只剩下一位老人或者老两口,我怕我的突兀到访会惊吓到他们。有些大门上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锁,透过门缝看去,房门上挂着用碎花布拼接的门帘在太阳的暴晒下没了颜色,一些纸屑、杂草,泡沫,能移动的被风聚拢后堆在院子的角落里。不大的花园里杂草丛生,掺杂其中的几朵花开得很艳丽。</p> <p class="ql-block">我常想,一个院落,主人把她交给一把铁锁看管,他们走时是抱着怎样的心态,干脆、急促、不得已,还是他们想着赶在夏收的时候能回来,然后被事情给耽误后,没了归期。或许,他们被远方的风景缠绕,忘记了这里的家园。又是谁一手造成偌大的家园慢慢荒芜的?是那些考学出去的学生,是那些用双手致富把全家搬进县城的农人?假如他们没那么优秀、勤劳,不离开,他们家的地里都会有一个好收成,一地的麦子颗颗饱满整齐,一地的玉米像一个个壮实的大个子,每个秋天都高高壮壮的站在浩荡的田野里。房子有可能翻新,房顶铺瓦,地面贴上瓷砖,院子打成水泥地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没有假如。他们停留在远方,一年,两年或者几十年,慢慢淡忘了在这里,曾经有几亩地,一个猪圈,一个鸡圈,一家子围坐在院子里,讨论一年收成的日子。他们若不把家安在远处,和父母留在村里,就会安安心心地打理好那几亩地,收拾好自己的院子,最起码不让它荒芜。</p><p class="ql-block">人对一片土地失望的时候,会把它丢弃后去寻找另一片土地,对一个农民来说,只要有一丝希望,哪怕穷困潦倒地活下去,他们也不愿离乡离土去寻找新居。因为他们知道创家立业的艰辛,知道扔荒土地和家园的痛苦。</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开车回来,是父母留住了家园,他们在这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发言权,儿女走多远,都会不远千里回来。如果父母不在,我或许会和那些门上上锁的人一样,把家里的一切交给一把铁锁看管,一把锄头,一把扫帚、几把铁锨,还有用尽全力垒起来的家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每次回来,都会细细打量这个村庄,打量久了,陷入过往的年月里,白天黑夜地想起。人的记忆在什么时候最牢靠?在我看来,是小时候的记忆。那些记忆是无数个梦里的场景。在无数个梦里,一条条的小道,通向田间,一茬一茬的庄稼,成熟的时候,家家挥动镰刀,一车一车地往回拉,架子车,毛驴,麦场,扬场,慢慢改进机械化后,一年年的种地生涯满足不了人们一幕幕的生活需求,他们眼巴巴的看着庄稼青了黄,黄了青,临了临了,很少有丰收的喜庆。他们在一次次的憧憬中回到原点,一年一年的信心和干劲被慢慢消磨掉后,没了出路,接着,一茬一茬的人离开这片土地。现在,在广大的农村,上锁的门越来越多,村庄显得格外荒凉,这种情况,看见的人已经见怪不怪,顶多说又一家人走了。</p> <p class="ql-block">可不管村庄怎么样荒凉,那些上锁的门,是那些离开者的最后退路,或许某一天他们在外面混不下去了,想起在一个村庄有一院属于他的地盘,然后他引以为豪地离开远方,回到这里,熟悉又陌生地打开锈迹斑斑的铁锁,收拾好心情,拿起铁锨,扛起锄头,走进那片土地!他们懂得,他们的根基在这里,即使没人打理后会荒芜,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是永远的归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从村头转到村尾,看见了上锁的门,路过了小时候玩耍的地方,碰见六十三挥动铁锨在地里翻土,听见有些老人已经和土混在一起,进入我发小的家里后她的娘家人视我为陌生人。村子东边很早有一块空地,不知被谁圈起来,看似是个羊圈,却不见养羊。这又是谁家父母,为儿女占了一块地,占地是有打算的。他一直占着,定是等他的儿女长大后或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回来建房筑院。话说回来,村庄虽然荒凉,家园虽然荒芜,可在农民眼里,土地永远是他们的最低保障。</p> <p class="ql-block">转完整个村子回到家里,父母正坐在门台上,和他们谈论村里情况,然后提出让他们搬去县城,他们咬牙切齿犹如恨铁不成钢的批评我。在他们眼里,这里的每棵树,每寸土地,每堵墙都渗透着他们汗水的这个宅院,贵贱是他们的底线,没了宅院,他们就像一片飘零的树叶,没了落脚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说不过他们,一脚油门踩下去离开村子。留下他们和荒凉的村庄继续相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