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图书馆

FJM

<p class="ql-block">📚 上海杨浦区图书馆(总馆)坐落于杨浦区长海路366号,这座国家一级图书馆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遐迩。它巧妙地将传统宫殿建筑的庄重典雅与现代功能的便捷实用融为一体,被誉为“沪上小故宫”,成为城市中一处文化与美学兼备的地标。</p> <p class="ql-block">  总馆被称为"沪上小故宫",因其仿古建筑风格,有黄琉璃瓦面、重檐歇山式屋顶等。馆内有"近代市政文献主题馆"、"孔雀门"等特色区域。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阅览坐席692个,可同时容纳800位读者。</p> <p class="ql-block">  彩绘顶:大厅天花饰清宫式“和玺彩画”,龙纹改为书卷纹,体现文化属性。</p> <p class="ql-block">  原为1936年建成的“旧上海市图书馆”,由建筑师董大酉设计,是民国时期“大上海计划”的核心建筑之一。曾历经战乱(淞沪会战后被日军侵占为养马场)、学校用途(同济中学校舍),2014年启动修缮,2018年10月作为杨浦区图书馆新馆重新开放。</p> <p class="ql-block">  董大酉以建筑为刃,在殖民阴影中劈出民族文化自信之路。其作品不仅是技术美学的融合,更承载着一代人对“自主上海”的未竟理想——正如杨浦图书馆孔雀门上的铆钉,既铆住历史伤痕,也铆接未来复兴的星火🌟。</p> <p class="ql-block">  “孔雀门”(门扇饰孔雀开屏)铸铁手工铆接,门扇孔雀开屏纹饰象征“文化绽放”(全国孤例)。</p> <p class="ql-block">  图书馆修缮后,以“静思讲坛”作为核心文化项目,其命名源自儒家经典《大学》中的“知止能静,静后能安,安后能虑,虑后能得”。</p> <p class="ql-block">青少年图书馆区</p> <p class="ql-block">  丁亮作为非遗传承人,20余年深耕蓝染技艺,将传统工艺转化为家居、服饰、文创等日常用品,以靛蓝色调打造沉浸式场景,如渐变扎染挂布、苗族蜡染服饰、蓝染布艺家居(挂钟、玩偶等),展现非遗技艺在现代生活中的创新应用 ,架起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  杨浦图书馆总馆不仅是知识殿堂,更是一部“可阅读的建筑史”,其以百年沧桑为底色,融传统美学与现代科技于一体,既承载着上海近代市政的厚重记忆,又以创新服务激活城市文化空间。探访这座“小故宫”定会让你在书香与历史的交响中,感受到跨越时空的震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