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年5月25日<br>地点:南京夫子庙景区<br>出镜:Jasmine<br>拍摄:铁壶煮茶<br>美篇号:5301426 <p class="ql-block">5月25日,我与Jasmine心底蛰伏的远方情结再度苏醒。在相互的默契间,我们将目的地锁定在金陵城——一场说走就走的即兴之旅,就此拉开帷幕。</p> <p class="ql-block">出发前,我在网上预订了入住三晚的南京全季酒店(夫子庙店)。酒店的位置正对着夫子庙北牌坊入口,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恰似一把解锁市井烟火的钥匙——拉开窗帘可见夫子庙北牌坊前的熙攘人潮,漫步便能融入古街巷陌的鲜活气息,为沉浸式感受夫子庙的独特韵味创造了绝佳条件。</p> <p class="ql-block">上午11点21分,我们坐出租车准时抵达虹桥站南进口。一路上,阳光倾洒,金光满途,道路更是畅行无阻,这般顺遂的开端,仿佛预示着此次旅程必将一路美好。</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火车站服务尽显人文关怀,每个闸机口旁都专门设置了老人、儿童、军人与残疾人优先通道。这条承载着善意与便利的绿色通道,以往仅是匆匆路过的风景,而今天,我们有幸亲身感受其独特的便捷。当踏上这条通道的瞬间,无需漫长等待,便比排队的人群更早踏上了站台,高效与温暖交织的体验,让出行多了一份舒心与从容。</p> <p class="ql-block">随着高铁风驰电掣的轰鸣声,历经1小时28分的旅途,我们于1点44分抵达南京南站。换乘出租车后,一路穿梭于金陵街巷,很快便抵达酒店。稍作整顿、卸下行囊,带着对千年秦淮的憧憬,我们通过酒店前的地下通道,来到了南京夫子庙的北牌坊。</p> 南京记忆文化展览馆<div>夫子庙人民游乐场是南京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老南京人的记忆,为各种传统艺术形式提供了展示平台,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从 “人民游乐场” 进入,可以看到鳞次栉比的玩具铺等,还有雨花石专卖店、卖手链和廉价围巾的店铺等,以及南京特色的伴手礼店。</div> 金陵历史文化展览馆<br>设有多个主题区域,从南京的历史变迁,到古代帝王对南京发展的影响,从传统美食说到酒文化,从雨花石提到茶文化,从民国历史提到当时的民间剪纸、云锦织造等,基本汇聚了大致的古金陵文化。 夫子庙中心广场<div>夫子庙中心广场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内,占地面积26300 平方米,四周建筑左右对称,呈现出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主要建筑游天下文枢坊、棂星门、文德桥、聚星亭、魁星亭、夫子庙照壁等建筑。</div> 秦淮河<div>夫子庙 - 秦淮风光带是秦淮河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区域,这里有夫子庙、江南贡院、瞻园等众多历史文化景点,还有各种特色小吃、商铺和游船。</div> 文德桥<div>文德桥位于夫子庙泮池西侧,横跨秦淮河,正处于日晷子午线上,地理位置独特,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重要景观之一。</div> 桥名 “文德” 取自儒家 “文章道德第一”“文德以昭天下” 之意,体现了儒家文化中 “文德并重” 的思想,寓意文化教育与道德修养相辅相成。<br> 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文德桥附近酒楼饮酒赋诗,见皓月当空,银辉泻地,便趁着酒兴上文德桥观景,醉意朦胧中跳下桥去捞月,水中月亮被剖成了两半,这一典故被闻一多写进长篇叙事诗《李白之死》。清代文学家吴敬梓寓居南京时,也曾在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午夜漫步文德桥,见 “文德分月” 奇观。 在古代,秦淮河是南京繁华的中心地带,夫子庙一带更是文化与商业的汇聚之地。文德桥横跨秦淮河,将两岸连接起来。其中,夫子庙所在的北岸,是当年科举拔贡的地方,南岸则妓院林立,是烟花集中之地。 乌衣巷<div>三国时,吴国戍守石头城的部队营房设在此处,军士都身着乌衣,因此得名乌衣营,后改为乌衣巷。</div> 王谢古居<div>王谢古居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乌衣巷内,是一座展示六朝文化艺术及王、谢两大家族家世的专题性陈列馆。</div> <div>南京美食</div>来到南京夫子庙,我们首当其冲品尝的便是鸭血粉丝汤。这道金陵名吃的价位颇有讲究,往往由鸭内脏的丰俭决定 —— 我们点了一碗粉丝汤,标价30元,其中游鸭肝、鸭肠、鸭胗和鸭心。 秀兰鸭血粉丝汤是南京的一家知名鸭血粉丝汤品牌,最初是在江宁金宝市场的一个路边摊,从三块钱一碗的鸭血粉丝汤做起,逐步发展成为在江宁地区颇具影响力的品牌,如今门店已遍布江宁区,甚至在赣榆等地也有连锁分店 当瓷碗端上桌时,高汤裹着晶莹的粉丝在碗中舒展,琥珀色的鸭内脏切片错落其间,嫩红的鸭血块如玛瑙般点缀,最后撒上翠绿的香菜,尚未入口便已香气盈鼻。用汤匙舀起时,粉丝的爽滑与鸭肝的绵密在舌尖交织,鸭肠的脆嫩与高汤的醇厚层层递进,每一口都浸着老南京的烟火气,难怪这碗汤能成为夫子庙舌尖上的活招牌。 奇芳阁<div>我们的首顿晚餐择址夫子庙百年老店奇芳阁,推门便见雕梁画栋间悬着的金字匾额,百年烟火气混着食物香气扑面而来。落座后点了秦淮八绝里的“金陵麻油煮干丝”与“茄汁松鼠鳜鱼”。当然,我们也没忘记点上一个被誉为 “金陵名菜”南京极具代表性的特产—盐水鸭,未等菜上桌,光是想象那滋味便已让我们食指大动。</div> 地标美食煮干丝、南京必吃松鼠鳜鱼、南京必吃活鸭店做盐水鸭。 小厨娘淮扬菜<div>我们抵达南京的第二晚,将晚餐选在了秦淮河畔的「小厨娘淮扬菜」—— 这家作为江苏淮扬菜代表、坐拥全国最大规模的餐饮品牌,早已在舌尖上的江南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在服务员的推荐下,我们选择了一个双人【闻香状元鸡套餐】套餐,在这个充满喜庆的环境里开启了味蕾之旅。</div> 餐馆的陈设颇具巧思:入门处一面镌刻「高中」字样的大鼓气势沉雄,门楣高悬「金榜题名」的朱红匾额,与秦淮夜色相映成趣。步入厅内,满眼皆是喜庆的中国红 —— 梁间垂挂着书有「春风得意」「连中三元」等吉语的灯笼,将科举文化的祥瑞之意融入饮食空间,仿佛让人穿越至明清文人雅集的宴饮场景,在觥筹交错间亦能感受千年文脉的流淌。 两人套餐的分量真是很足,我们两人根本吃不完,里面有“一鸣惊人闻香状元鸡(一只)”、“老南京烤鸭(半只)”、“泰州五味烫干丝”、“虾仔胡椒阳春面”、“桂花乌梅酿”、“黑猪肉多汁小笼包(半笼)”“下饭的鸡杂炒鸭杂”和“茶点组合”。 第三天的晚餐,我们舍弃了喧嚣的大餐馆,转身扎进夫子庙街头巷尾的特色小吃店。点了两笼热气腾腾的蟹黄汤包,再加上两碗飘着金黄皮肚的小煮面 —— 这两样可都是刻着南京味道的舌尖记忆。说起这蟹黄包子,原是藏着百年典故的。自明清时期便名动江南,相传还曾作为朝廷贡品送入紫禁城,掐指算来已有 140 余年的历史。 关于皮肚面,起初我对这个名字满是好奇,单听 "皮肚" 二字便觉独特,索性点了2碗尝尝鲜。待面端上桌才知晓,这看似朴实的食材原是鲜猪肉皮的奇妙蜕变 —— 经晒干、温油慢烹至软,再以滚油爆发出蓬松肌理,炸好的皮肚如黄金般油亮,嚼起来外脆里嫩,孔隙间全是肉香,难怪老南京人会把它称作 "面里的灵魂"。这碗被唤作 "小煮面" 或 "金陵小面的吃食,虽不及鸭血粉丝汤那般历史悠长,却凭着一股子市井烟火气成了南京的美食活招牌。在南京人心中,它的地位堪比皮脆肉嫩的南京烤鸭,是早餐桌上雷打不动的" 主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