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云杰逸 美篇号:3879297</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钟寺,旧称觉生寺,曾是明清皇家祈雨与佛事之地,如今化作古钟文化的殿堂,静静诉说着时光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永乐大钟乃镇馆之宝,而馆内古今中外钟铃文物颇丰。其中的外国钟铃展区,宛如一扇窗,展现着异域钟声的独特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钟铃文化遍行世界,在文化交流中,不同地域的钟铃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编织出多元的世界钟铃文化图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日本钟铃历史悠长,早期的铜铎颇具韵味。佛教传入后,佛钟与风铃成为主流,其钟钮为龙形,钟体装饰有乳钉、莲花撞座等,别具一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韩国钟铃文化与中国交融深厚,虽佛钟数量少于中国,却自成风格,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欧洲钟琴是大型乐器,由键盘、脚踏板与青铜钟编组而成,在声学、形制等方面独具特色,承载着人类对音乐文化的共同向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西洋铜钟历史久远,造型精美,工艺精湛,兼具传递信息、报时、装饰与奏乐等功能,纹饰多有贵族徽标、工匠标记等,充满艺术气息。</span></p> <p class="ql-block">~无铭西洋钟,原为车公庄的马尾沟教堂钟,上世纪80年代大钟寺从当时的北京市委党校征集</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80年代从北京日报社征集的俄罗斯铜钟,当时被报社作为警钟使用。</p> <p class="ql-block">~巴黎基督教铜钟,铸于法国,近代由外国传教士带人中国</p> <p class="ql-block">~Gillett &Johnstonroydo1903年铸英国铜钟</p> <p class="ql-block">~1910年由法国匠人安东尼.帕卡尔铸造的上萨瓦铜钟,曾悬挂在摩洛哥的马拉凯什教室,2000年被大钟寺征集入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展区中的友谊钟,来自不同国家,它们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凝结着中国人民与外国友人的深厚情谊,钟声里满是温馨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新西兰友谊钟~新西兰惠灵顿海港的一艘轮船为纪念其安全航行五万次所铸,1997年9月惠灵顿市将此钟赠送给北京市,作为两个城市友谊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墨西哥驻华使馆捐赠的多洛雷斯钟</p> <p class="ql-block">~挪威友人尤约翰<span style="font-size:18px;">2003年</span>捐赠的中挪友谊钟</p> <p class="ql-block">~23名欧洲钟铃专家运用科技和艺术制作的友谊钟,于2000年1月赠给大钟寺古钟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1993年意大利友好人士丽莎访问大钟寺后,倡议该国铸钟厂制作此意大利友谊钟,赠送大钟寺古钟博物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