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走进教室,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课桌上,映照出孩子们专注阅读的身影。墙上的标语“梦想从这里启航”仿佛在默默鼓励着每一个人。阅读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力量,它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也为课本剧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课本剧《龙王崖的传说》是我们课本剧社团的一次大胆尝试,故事源自梁才街道办事处龙王崖村的民间传说。为了还原故事中的场景,郭宜敬牌立霞老师精心指导,从剧本创作到舞台设计,每一个环节都凝聚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心血。</p> <p class="ql-block"> 课本剧的魅力不仅在于表演本身,更在于它能够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在一次排练中,我们看到两位身穿传统服饰的演员在舞台上展示武术,一人持剑,一人防守,动作行云流水,仿佛置身于古堡之中。背景屏幕上的古堡影像与舞台灯光相映成趣,为整个表演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氛围。</p> <p class="ql-block"> 在另一场表演中,一群身穿红色传统服饰的孩子们在舞台上重现了一场古代战争,观众席上坐满了其他班级的同学,大家都被这精彩的表演深深吸引。</p> <p class="ql-block"> 课本剧《草船借箭》是我们在六一儿童节的压轴节目。舞台上,两名穿着古代服饰的同学站在船形道具上,背景屏幕上是两位历史人物的插画。整个表演节奏紧凑,孩子们的表演生动传神,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课本剧的魅力,它让历史“活”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在读书节上,我们还表演了课本剧《军神》。舞台上,一名同学穿着手术服,另一名同学则穿着防护服,背景屏幕上是沃克医生的特写。这不仅是一场表演,更是一种致敬,向了不起的元帅刘伯承致敬。观众席上坐满了穿着校服的孩子们,大家神情专注,仿佛也被这股力量所感染。</p> <p class="ql-block"> 排练的过程虽然辛苦,但每一个细节都让人充满期待。孩子们在操场上练习擂鼓呐喊,鼓声阵阵,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演出加油助威。那声音穿透了整个校园,也点燃了我们心中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 为了呈现最完美的舞台效果,我们还亲手制作了许多道具。在教室里,大家分工合作,有的铺展大纸,有的拼接纸板,每个人都投入其中。背景墙上贴满了各种海报和标语,整个教室充满了创作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一起制作弓箭,为课本剧的表演增添真实感。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着如何让道具更逼真,手中的纸张和笔成了他们表达创意的工具。教室里不时传来欢笑声,那种团队协作的快乐,是课本之外最珍贵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 一学期的努力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五级部“课本剧社团”的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也让我们在表演中学会了合作、表达与坚持。课本剧不再只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一段段鲜活的故事,一场场心灵的对话。我们期待着下一次的演出,也期待着在课本剧的世界里,继续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p> <p class="ql-block">编辑:牌立霞</p><p class="ql-block">审核:梁海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