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3334937</p><p class="ql-block">文字/图片/编辑:傲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临夏的早晨凉爽宜人,6月18日早饭罢,走乌玛高速、王夏高速、316国道,沿途山峦起伏,植被浓郁,两小时后,来到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北部夏河县的甘加秘境。</p><p class="ql-block">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与黄土高原西部过渡地段,是藏、汉文化的交汇带,是黄河、长江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海拔在三千米以上,被费孝通先生称之为“青藏高原的窗口”和“藏族现代化的跳板”。</p> <p class="ql-block"> 进入甘南,广袤的高山草原上,不时可见金顶白墙、彩绘精美的藏式寺庙和风中飘弋的经幡,为藏区增添了神秘色彩。</p><p class="ql-block"> 甘加草原位于夏河县以北33公里,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四周被群山环绕形成盆地,以原生态草甸景观著称,而甘加秘境就在草原的八角村西侧。</p> <p class="ql-block"> 我们登木栈道上到观景台最高处,目之所及,大片山川沟壑间,植被生态还是有些脆弱。八角古城遗址清晰可见,城墙呈空的十字架型,因此得名八角城。</p><p class="ql-block"> 据记载,汉唐时代,甘加地区被称为汉藏经济的交流要塞,一度成为内外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在历史的变迁中相互融合与交流,逐步形成独特的甘加文化。这里地灵人杰,多位高僧大德与学术大师都曾在此钻研修行,昔日的这里经济发达、人烟稠密,而今却比较荒凉,当地人们生活也很清苦。在此,妹妹已开始有高原反应,头疼。</p> <p class="ql-block"> 午饭,在夏河鲶鱼庄用餐,安排的火锅挺有特色,然后去往桑科草原附近的拉卜楞寺。</p><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始建于1709年,是佛家神圣的宗教禅林、传播知识的综合性学府,以及整个安多地区藏民族的文化艺术中心,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有第二西藏之称,现有闻时学院、续部下学院、续部上学院、时轮学院和医宗学院6个学院,这些学院不仅培养了许多藏传佛教和藏学的高级人才,更是拉卜楞寺的标志性建筑和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不得不说,我们这次旅游最大的遗憾就是导游太差,知道的很少,只能算个领队,到了每个景点都不进去,在拉卜楞寺,更是规定以导游不能进去为借口,把我们交给一位僧人。</p> <p class="ql-block"> 寺内主要殿宇有90座,我们跟随僧人参观了酥油花殿、藏经楼、大经楼三个地方,然后自己走马观花,看了看寺内建筑,藏传佛教文化艺术令人震撼。</p><p class="ql-block"> 唐卡、酥油花与堆绣并称为藏传佛教艺术“三宝”或“三绝”。</p> <p class="ql-block"> 人们常说:“信仰,是心灵的灯塔,照亮前行的路。”</p><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内,现有喇嘛千名以上,随处可见穿着红色藏袍的身影,从他们心无旁骛或做事或虔诚的颂读中,明显感受到他们内心的笃定和力量。还有那些身着普通藏服、饱经沧桑的藏民,有的在一丝不苟转经筒,有的一步一跪拜,好像任凭风雨也无法撼动其对佛教的分毫信仰。有信仰的人,内心坚定如磐石。</p> <p class="ql-block"> 不一会儿,来到桑科草原的阿米贡洪景区,该景区是夏河县的藏族文化景区,以神山信仰、高原牧场风光和独特的游牧文化为核心特色。圣山神马的传说、煨桑祭拜仪式都为景区增添了神秘色彩。</p><p class="ql-block"> 在此,见识了不怕人、比成年兔子还大的土拨鼠。</p> <p class="ql-block"> 从拉卜楞寺出来,驱车向南,地形开阔平坦,美丽的桑科草原上,可见大片成熟的草原、高山草甸,成群的牛羊在悠闲自在地吃草,不禁吟唱起《美丽的草原我的家》:<b>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b></p> <p class="ql-block"> 品尝了美味的下午茶后,一行人又沿568、213国道向南行驶,沿途依然是绿意醉人,风景如画,两个多小时后,来到海拔3480米、有“东方小瑞士”之称的郎木寺镇。</p><p class="ql-block"> 郎木寺镇位于甘肃、四川、青海三省的交界处,一镇跨两省,以白龙江为界,北岸属甘肃省碌曲县,以藏传佛教为主(赛赤寺),南岸属四川省若尔盖县,有清真寺等宗教建筑,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元文化,使其成为三省交界处的重要文化节点。</p><p class="ql-block"> 因时间关系,我们只去了郎木寺的甘肃这一侧,叫赛赤寺,只见寺院依山而建,金顶建筑恢弘,台阶式布局极具视觉冲击力,有藏区少有的开放天葬台,还能俯瞰郎木寺全镇风光。而另一侧的四川达仓郎木寺寺院(格尔底寺)等来不及游览,便入住条件简陋的郎木寺宾馆。</p> <p class="ql-block"> 郎木寺镇如镶嵌在草原深处的一颗明珠,藏式风格建筑,是自然美景的天堂。特殊的地理位置,促使其成为多元文化交融的圣地,有“甘南香巴拉”之称。</p><p class="ql-block"> 本来想在镇上去走走,体验一下四川与甘肃两省居民生活在一条街道上是什么感觉,但下起了雨,又奔波一天,太累了,只好作罢,有点遗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