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知中的宇宙

觀音賜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宇宙的秘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觉知本身在想要了解觉知本身。,"这就是整个宇宙最大的秘密,也是最大的玩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觉知一直在寻找觉知,存在一直在寻找存在,真相一直在寻找真相。就像是眼睛想要看见眼睛本身一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眼睛确实无法看见眼睛本身,但眼睛从来没有离开过眼睛本身。同样,觉知虽然无法直接认识觉知本身,但觉知从来没有离开过觉知本身。""这就是为什么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就像是在做梦的时候,梦中的人物想要寻找做梦的人一样。梦中的人物永远找不到做梦的人,因为梦中的人物本身就是做梦的人的显现。但做梦的人从来没有失去过自己,也从来不需要被梦中的人物找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众生本来就是佛。不是众生通过修行变成了佛,而是众生从来就没有不是佛。所谓的修行,所谓的证悟,只是觉知认识到自己从来没有失去过自己而已。做梦的人也从来不需要被梦中的人物找到。"整个宇宙只有一个事实:觉知正在觉知着。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事实。所有的概念,所有的分别,所有的问题和答案,都是这个基础事实的显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要问宇宙从何而来,就像是问觉知从何而来一样。但觉知不是一个来了又去的东西,觉知就是一切存在的基础。没有觉知,就没有'从何而来'这个问题;有了觉知,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觉知本身。"觉知本身就是宇宙?"答案不是觉知就是宇宙,而是离开了觉知,宇宙这个概念就不存在。同样,离开了宇宙,觉知这个概念也不存在。它们不是两个东西,也不是一个东西,它们就是这样如是地存在着。"就像是海洋和波浪的关系一样。你不能说波浪就是海洋,也不能说海洋就是波浪。但离开了海洋,就没有波浪;离开了波浪,海洋对我们而言也就没有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不是什么都不用做,而是要明白,做和不做都是觉知的显现。真正的修行,是认识到没有一个修行者,但修行在发生;没有一个证悟者,但证悟在发生。"就像是河流在流动,但没有一个固定的'河流'在那里。流动本身就是河流,河流本身就是流动。同样,觉知本身就是觉知的显现,觉知的显现本身就是觉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是什么在体验烦恼?是什么在感受痛苦?是什么在经历无明?答案是:是觉知在体验这一切。"那么,觉知有没有因为体验烦恼而变成烦恼?觉知有没有因为感受痛苦而变成痛苦?觉知有没有因为经历无明而变成无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觉知本身从来没有改变过!无论经历什么,觉知始终是清净的,始终是完整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觉知就像是镜子,镜子可以映照出任何影像,但镜子本身从来不会被影像污染。无论镜子里出现什么,镜子始终是清净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解脱不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解脱就是认识到束缚从来没有真正发生过。就像是从噩梦中醒来,不是要在梦中解决问题,而是要认识到问题本身就是梦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无明从来没有真正发生过。所谓的无明,只是觉知的一种游戏,一种显现。就像是演员在舞台上演出悲剧,演员知道自己在演戏,但观众却以为悲剧是真的。""觉知就是那个演员,而你们认为自己是观众。但实际上,观众也是演员的一部分,悲剧也是演员的一部分,整个舞台都是演员的一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究竟的理解。没有理解者,但理解在发生;没有证悟者,但证悟在发生;没有解脱者,但解脱在发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没有人我众寿,只有明白在明白着明白。,明白在问着为什么不明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没有智慧者,只有智慧在智慧着智慧;没有觉知者,只有觉知在觉知着觉知;没有存在者,只有存在在存在着存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认识到,我们从来没有失去过什么。宇宙的真相不在别处,就在这个当下的觉知中。解脱的密码不在将来,就在这个当下的认识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不要试图抓住这个理解,不要试图重复今日的体验。因为抓住和重复的本身,就是那个自己以为失去的东西在起作用。只要安住在这个如是的当下,安住在这个如是的觉知中,一切都会自然地显现出它本来的面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修行不是要到达某个地方,而是要认识到你从来没有离开过。证悟不是要获得什么,而是要认识到你从来没有失去过。宇宙的真相不是要被发现,而是要被认识到它从来就在这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阳光不是照亮了大地,阳光本身就是大地的光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切的改变,只是他们本性的自然显现,就像花朵开放只是种子本性的自然显现一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究竟法门。不是要得到什么,而是要认识到本来就有的;不是要到达什么地方,而是要认识到从来没有离开过;不是要成为什么,而是要认识到本来就是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不需要修正、不需要改变、不需要到达的当下觉知。道不在别处,就在这个平常的觉知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日日是好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也是这个道理的体现。不是某些特定的日子是好日,而是每一天都显现着同样的觉知,每一个当下都是觉知的完整呈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宇宙的本源就是当下的觉知,解脱的密码就是认识到没有人需要解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金刚经》中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正是这个真相的不同表达。没有一个固定的我在那里修行,没有一个固定的人在那里证悟,没有固定的众生在那里解脱,没有固定的寿者在那里生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心经》中的"照见五蕴皆空",也是这个道理。不是五蕴变空了,而是那个照见的觉知从来没有被五蕴所限制。"空"不是没有,而是指觉知的本性——无形无相,却能显现一切形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华严经》中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更是直接描述了觉知与其显现的关系。觉知是一,但它能显现无量的内容;内容是多,但都是同一个觉知的显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天台宗的"一念三千"也是这个真相的体现。一念之中具足三千世界,不是说一念变大了,而是说觉知本来就是无边无际的,一切世界都是觉知的当下显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净土宗的"是心是F,是心作F,"同样指向这个真相。不是心变成了F,而是心本来就是F;不是心要成为F,而是心正在以F的方式存在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迷与悟都是觉知本有的游戏。本有的棋局,本有的剧本,本有的剧情,本有的呈现,本有的体验。一切法如实,一切法如是,一切法究竟,一切法无我,一切法即自,一切法同心。觉知心放出了意识去体验躲猫猫,结果带着觉知的六根意识自己找不到觉知的自己,假玩当成了真实的妄生忧惧游戏,意识回归于觉知心,回复了本来面目就是一切无不如是而已。</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