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波茨坦与莱比锡:历史与诗意的双重回响</p> <p class="ql-block">离开柏林,我将脚步迈向波茨坦与莱比锡。两座城市,宛如散落在德国大地上的两颗明珠,各自闪耀着独特光芒,诉说着不同的故事,编织出一段段令人心醉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一、格里尼克桥:</p><p class="ql-block">位于德国柏林与波茨坦之间,横跨哈弗尔河,连接着勃兰登堡州和柏林州,是重要的交通要道。</p> <p class="ql-block">17世纪,它是为波茨坦皇宫贵族服务的细长木桥;18世纪初改建为砖木结构;1907年被现代化铁桥取代;1945年遭苏联先头部队炸毁,1948年由民主德国政府重建。</p> <p class="ql-block">冷战时期格里尼克桥是东德与西柏林的界桥,是东西德分裂的象征。同时也成为冷战时期美苏之间交换间谍的场所。是一种特殊的外交博弈方式。</p> <p class="ql-block">格里尼克桥是法国反间谍电影《蛇》、美国大片《007》以及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间谍之桥》等电影的取景地或故事背景,1990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格里尼克桥及周边还有郁郁葱葱的树林,以及城堡、教堂、凉亭等点缀其中。</p> <p class="ql-block">二、波茨坦</p> <p class="ql-block">波茨坦是勃兰登堡州的首府,曾是苏联的克格勃所在地。位于柏林市西南郊,坐落于哈韦尔河边,人口16万,是二战末期著名的波茨坦会议的召开之地。古都波茨坦被易北河、哈弗尔河以及众多的湖泊和森林簇拥围绕着。 勃兰登堡首府波茨坦与柏林仅相距半个小时的高速铁路的路程。</p> <p class="ql-block">1、采琪莲霍夫宫</p> <p class="ql-block">这是采琪莲霍夫宫,位于德国波茨坦 。它是霍亨索伦家族最后一座宫殿建筑,具有英国乡村别墅风格,二战末期著名的波茨坦会议在此召开,《波茨坦协定》也在此签署 。</p> <p class="ql-block">采茨莲霍夫宫的建筑风格融合了都铎式等元素,是波茨坦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是波茨坦的采茨莲霍夫宫内的房间。采茨莲霍夫宫是波茨坦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建筑,曾是波茨坦会议举办地 ,其内部装饰体现着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p> <p class="ql-block">这是波茨坦采茨莲霍夫宫内的波茨坦会议会场 。1945年7月17日 - 8月2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此举行波茨坦会议,商讨战后世界安排等重要事宜,该房间见证了这一影响世界历史走向的重要时刻,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场所 。</p> <p class="ql-block">这是波茨坦采茨莲霍夫宫内的房间。此房间体现了精致的宫廷室内设计风格 ,展示着历史建筑中的生活与艺术场景 。</p> <p class="ql-block">这是波茨坦采茨莲霍夫宫内的房间。呈现着精致的宫廷室内陈设艺术 。</p> <p class="ql-block">波茨坦采茨莲霍夫宫内的房间展示。</p> <p class="ql-block">2、荷兰风车</p> <p class="ql-block">这是波茨坦的荷兰风车(也叫历史风车 ),位于无忧宫无忧花园 ,属于波茨坦历史建筑与景观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1736年建成的波茨坦荷兰风车早于无忧宫,曾因景观问题与腓特烈大帝产生纠纷,磨坊主胜诉,成为德国保护私有财产权及法治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波茨坦的荷兰风车在历史上是真实工作的磨坊,为王宫提供面粉,至今仍可正常运转。</p> <p class="ql-block">现在波茨坦的荷兰风车不仅是无忧宫的标志性建筑,它还见证了波茨坦的历史变迁,承载着法律故事、田园风情记忆。</p> <p class="ql-block">3、无忧宫</p> <p class="ql-block">上午11点我们冒雪参观无忧宫。</p><p class="ql-block">无忧宫位于德国东部勃兰登堡州首府波茨坦市北郊。宫名取自法文原意“无忧”(或“莫愁”)。</p><p class="ql-block">无忧宫及其周围的园林是仿照法国凡尔赛宫的建筑式样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无忧宫两翼柱廊。</p> <p class="ql-block">柱廊后隐约可见黄色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走在雪花飞舞的砖石小径上。</p> <p class="ql-block">波茨坦无忧宫园区内,一座精致的绿色铁艺凉亭在雪景中矗立,与周边古典建筑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这是德国波茨坦的无忧宫 。它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主持建造的洛可可风格宫殿,是波茨坦著名的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整个宫内有1000多座以希腊神话人物为题材的石刻雕像。</p> <p class="ql-block">无忧宫的建筑主体为明亮黄色,搭配精美的雕刻装饰,绿色穹顶(屋顶)上有精致的雕像与时钟,墙面上刻着 “SANS SOUCI”(法语“无忧” 之意 ),在雪景氛围烘托下,尽显洛可可建筑风格的华丽与历史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无忧宫墙面上的雕塑属于洛可可风格装饰。这些雕塑多为人物造型,雕刻精细,姿态生动,与黄色建筑主体、拱形窗搭配,兼具艺术装饰性与历史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无忧宫前是平行的弓形6级台阶,两侧由翠绿丛林烘托。</p> <p class="ql-block">宫殿前的大喷泉是用圆形花瓣石雕组成,四周用“火”、“水”、“土”、“空气”4个圆形花坛陪衬。</p> <p class="ql-block">无忧宫园区冬日雪景中的一位艺人正在演奏乐器。</p> <p class="ql-block">这是德国波茨坦的无忧宫花园。花园内有运河、建筑及丰富植被,冬季雪景中,天鹅、鸭子等在水面活动,展现出独特的欧式园林冬日景致 。</p> <p class="ql-block">这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墓碑,它位于德国勃兰登堡州波茨坦的无忧宫的花园内 。无忧宫是腓特烈二世的夏宫,他生前常在此处活动,死后也按其遗愿葬于无忧宫的葡萄园中。</p> <p class="ql-block">雪越来越大,我们绕王宫外围参观一圈。中午12点前往食膳,享用中式自助餐。</p> <p class="ql-block">踏入波茨坦的那一刻,仿佛穿越回了往昔的辉煌岁月。冬日的寒意并未减退这座城市的魅力,反而为它增添了一丝静谧与庄重。无忧宫在阳光下散发着耀眼的光彩,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尽显奢华与大气。漫步在宫殿的花园中,精致的喷泉、修剪整齐的绿植,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昔日皇家园林的典雅。枯黄的树叶铺满小径,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响,与远处传来的鸟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悠扬的冬日交响曲。宫殿内部,华丽的壁画、精美的吊灯,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繁华与荣耀。波茨坦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艺术的殿堂,它用无声的语言,将过去的故事娓娓道来,让每一位到访者都沉浸其中,感受着历史与艺术交融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三、莱比锡</p> <p class="ql-block">告别波茨坦,我们来到了莱比锡。这座城市,宛如一本厚重的音乐之书,翻开每一页,都能听到动人的旋律。街道上,随处可见与音乐相关的元素,莫扎特、巴赫等音乐大师的雕像矗立在广场上,仿佛在守护着这座城市的音乐灵魂。除了音乐,莱比锡的老街巷也充满了诗意。狭窄的街道两旁,古老的建筑错落有致,街边的咖啡馆里,飘出阵阵浓郁的咖啡香,坐在窗边,看着过往的行人,听着舒缓的音乐,时间仿佛变得很慢很慢。尤其踏入圣诞夜市的瞬间,摊位上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泛着柔光,街头艺人的琴声裹着人群的欢声笑语,让人仿佛跌进童话里的节日梦境。莱比锡的每一处角落,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它用音乐与诗意,治愈着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旅人,让人的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与慰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莱比锡是德国东部的第二大城市,位于柏林以南165公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莱比锡遭到盟军的猛烈轰炸,1945年4月20日被美军第60步兵师占领。从1952年到1990年,莱比锡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莱比锡专区的首府。德国统一后,莱比锡发展十分迅速,居民已超过五十万。</p> <p class="ql-block">1、莱比锡会战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下午4点我们抵达莱比锡会战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这是莱比锡民族大会战纪念碑,位于德国萨克森州莱比锡 。</p> <p class="ql-block">为纪念1813年莱比锡大会战而建,是莱比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欧洲较高的纪念碑,见证着重要历史战役 。</p> <p class="ql-block">莱比锡会战纪念碑,拿破仑曾战败此处!1813年莱比锡成为拿破仑战争中著名的莱比锡战役(又称"民族战役")的主战场,拿破仑的军队被普鲁士,奥地利和俄国的联军击败。为纪念这次战役100周年,德国于1913年建立了“民族之战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2、托马斯教堂</p> <p class="ql-block">此时雪已停。温度降到零下。我们随车前往莱比锡市区参观托马斯教堂。</p> <p class="ql-block">下午4:30我们抵达托马斯教堂。</p> <p class="ql-block">托马斯教堂,在市政厅广场后面一个静静的街角上。音乐大师巴赫的遗骸就被安放在这里。1723~1750年巴赫担任这里的管风琴师兼合唱团指挥。并且在这时诞生了《马太受难曲》等许多名曲。巴赫的墓地在教堂内主祭坛前面。</p> <p class="ql-block">这是德国莱比锡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雕像,位于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前 。巴赫曾在圣托马斯教堂工作27年,这里也是他的安息之地,雕像成为纪念这位伟大作曲家、传承其音乐文化的标志性景观 。</p> <p class="ql-block">这是圣托马斯教堂内部的祭坛区域 。内部精致的宗教装饰体现着历史与宗教文化底蕴 。</p> <p class="ql-block">这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墓地,位于德国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内 。巴赫曾长期在该教堂任职,他离世后安葬于此,这里成为音乐爱好者和游客缅怀这位伟大作曲家的重要场所,墓地周边的花卉等布置,也体现着人们对他的敬意与纪念 。</p> <p class="ql-block">这是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内的纪念与集会区域 。墙上所挂是历任圣托马斯合唱团指挥的肖像画,圣托马斯合唱团历史悠久,巴赫曾长期在此任指挥,这些肖像记录着教堂音乐传承中关键人物,是教堂音乐文化与历史的视觉呈现 。</p> <p class="ql-block">这是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内的洗礼盆,属于教堂重要宗教器物。其雕刻精美,底座有小天使造型支撑,上方盆体有铭文与浮雕,用于基督教洗礼仪式,象征着洗净原罪、接纳信徒进入教会 。</p> <p class="ql-block">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因安葬着作曲家巴赫、与巴赫长期在此任职等关联而闻名,也是莱比锡重要的历史文化地标。</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托马斯教堂静静伫立。暖黄灯光勾勒建筑轮廓,尖顶与钟楼在夜色中显古朴庄严。</p> <p class="ql-block">这是德国莱比锡的街景,图中是德国商业银行 。</p> <p class="ql-block">这是街头艺人在进行喷绘艺术创作与作品售卖 。</p> <p class="ql-block">这是街头艺人在用沙子创作立体沙塑(沙雕) ,艺人通过堆砌、塑形等手法,把沙子做成逼真的拉布拉多造型,在街头展示。</p> <p class="ql-block">这位艺人在演奏手碟。手碟是一种新兴的打击乐器,音色空灵、独特。</p> <p class="ql-block">小家伙在夜晚的街头,把路障当“小山峰”,开心地蹦跳玩耍呢,在热闹的街景里,给自己找了有趣的小冒险,童真满满。</p> <p class="ql-block">3、莱比锡圣诞市场</p> <p class="ql-block">这是德国莱比锡的圣诞集市场景 。圣诞集市是德国冬季传统活动,人们在此聚集,体现莱比锡冬日热闹的节庆消费与文化氛围 。</p> <p class="ql-block">当夜幕笼罩莱比锡,圣诞市场瞬间成为欢乐漩涡。古老建筑拱廊下,彩灯串成金色项链,把街道妆点得梦幻又温暖。</p> <p class="ql-block">圣诞集市的暖黄灯光里,热闹是大人的,小宝贝安静窝在婴儿车,好奇张望。周围人影穿梭,小家伙像被奇妙世界包围,懵懂又可爱。</p> <p class="ql-block">摊位是宝藏小世界,手工烛台绘着童话,星星灯如魔法碎片悬在头顶。</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圣诞不再是日历上的符号,是触得到的热闹、暖烘烘的烟火气,是冬夜里最鲜活的浪漫 。</p> <p class="ql-block">晚上9点我们返回马克莱贝克Atlanta酒店休息。</p> <p class="ql-block">在波茨坦与莱比锡的日子里,我感受着历史的厚重,聆听着音乐的旋律,品味着生活的诗意。这两座城市,虽然风格迥异,但都以各自的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我离开时,心中满是不舍,它们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人生旅途中最珍贵的宝藏,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