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是全景山东八日游最后两天,早上5.50.食自助早攴,早攴后7.14出发前往曲阜三孔游览,行车约l小时30分后到达景区。八奌正在孔庙前观看明故城开城迎宾仪式文艺演出,随后先参观孔庙,再去孔府,最后到孔林参观,历时三小时。上午11点食午攴后,11.50乘车去台儿庄。</p> <p class="ql-block">济宁市明故城三孔旅游区,简称明故城三孔旅游区,又称为明故城(三孔)旅游区,简称三孔景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p><p class="ql-block">明故城三孔旅游区以“孔庙、孔府、孔林”为旅游依托,“孔庙、孔府、孔林”并称“三孔”,既是中国古代推崇儒家思想的象征和标志,也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的重要实物。孔庙位于曲阜市神道路,孔府位于曲阜市鼓楼北路,孔林位于曲阜市林道路。</p><p class="ql-block">2007年5月8日,明故城三孔旅游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乘坐马车前往孔庙。</p> <p class="ql-block">上午八点,曲阜孔庙举行开城迎宾仪式。</p> <p class="ql-block">参观孔庙。</p> <p class="ql-block">曲阜孔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是祭祀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本庙。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即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当时鲁哀公下令在曲阜的孔子故居立庙,以奉祀孔子。最初规模较小,仅“屋三间”,藏置孔子生前使用过的衣、冠、琴、车、书等遗物。</p> <p class="ql-block">历代封建帝王对孔庙的扩建不遗余力。唐代玄宗时期,孔庙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到了宋代,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孔庙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增建了许多殿宇。元、明、清各朝也都有大规模的修建和增建。明代永乐十三年(1415年)至正德六年(1511年)的近百年间,孔庙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和扩建,形成了今日所见的基本格局。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也多次对孔庙进行修缮和扩建,使其规模更加宏大。曲阜孔庙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建筑群。它仿照古代皇宫的格局而建,采用中轴线对称、纵深布局的形式。整个孔庙南北长约1公里,东西宽约0.5公里,占地约327.5亩。共有九进院落,从南到北依次为神道、万仞宫墙、泮池、棂星门、太和元气坊、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奎文阁、十三碑亭、杏坛、大成门、大成殿、寝殿、圣迹殿等。</p> <p class="ql-block">孔庙内现存最古老柏树二千五百多年。</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孔庙去孔府。</p> <p class="ql-block">孔府位于山东省曲阜市,与孔庙相邻。它是孔子嫡长孙历代衍圣公的官衙与内宅,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府占地面积约240亩,有厅、堂、楼、轩等各类建筑共463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p> <p class="ql-block">最后来到孔林景区。</p><p class="ql-block">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城北,是孔子及其后代的家族墓地。它北靠泗水,南与曲阜城隔河相望,占地约3000余亩。规模宏大,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最初,孔林的规模并不大。据记载,孔子的墓地最初只有“茔墓茔地,不过一顷”。但随着孔子思想的传播和儒家地位的提升,孔林开始逐渐扩大。汉高祖刘邦过鲁,以太牢祭祀孔子,此后历代帝王纷纷效仿。东汉桓帝时,曾对孔林进行修缮。到了宋代,孔林的规模有了显著的扩大。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加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并且对孔林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增筑围墙,植树造林。</p> <p class="ql-block">孔伋墓,孔子嫡孔。</p> <p class="ql-block">孔鲤墓。</p> <p class="ql-block">孔子墓,</p> <p class="ql-block">为孔子守墓六年的学生子贡墓。</p> <p class="ql-block">远代诸墓望祭之坛,祠堂为祭祀孔氏 远带各支宗亲及孔氏无嗣诸墓的地方。“远代诸墓望祭之坛”碑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所立。</p> <p class="ql-block">三孔的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孔庙的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体现了中国古代宫殿式建筑的特点。从棂星门到大成殿,建筑的序列感很强。这些建筑在结构、装饰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例如,孔庙的石柱上雕刻着精美的龙纹,这种雕刻工艺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孔府的建筑也融合了官衙和住宅的特点,其建筑风格和布局反映了古代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家族观念。孔林中的墓葬建筑,如孔子墓、孔鲤墓等,其墓葬形制和陪葬品等为研究古代丧葬制度提供了实物依据。通过对三孔建筑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建筑风格的演变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建筑技术的水平。</p> <p class="ql-block">三孔作为与孔子紧密相关的文化遗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孔子所倡导的儒家思想,如重视家庭伦理、强调社会责任、倡导和谐社会等观念,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观三孔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当人们站在孔庙的神道上,看到那高大的牌坊、整齐的建筑,会油然而生一种对民族文化的崇敬之情,这种崇敬之情是民族精神凝聚的重要情感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