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京都,日本的古都,有着超过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日本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794年平安时代起,京都一直是日本的政治、文化和宗教中心,直到1868年明治维新时首都迁至东京。它见证了日本历史的沧桑变迁,如今虽然已不再是日本的政治中心,但却以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丰富的历史遗迹,让人叹为观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初春时节我们来到了京都,开启了京都三日游。第一站是伏见稻荷大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伏见稻荷大社建于8世纪,供奉的稻荷大神,被视为保佑五谷丰登、生意兴隆、家庭平安的神灵。据介绍,伏见稻荷大社是日本约3万座稻荷神社的总本宫,可见其地位之高,它也是京都地区香火最盛的神社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伏见稻荷大社的入口,矗立着由丰臣秀吉于1589年捐赠的大鸟居,后面便是神社的主殿及其他建筑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的狐狸,被视为神明稻荷的使者。在伏见稻荷大社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形态各异的狐狸石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神社背后有一座小山叫稻荷山,神社因此得名。相传这里历史上是种植水稻的地方。千本鸟居就位于神社后面的这座山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鸟居是日本神社的一种建筑物。伏见稻荷大社因有上万座鸟居而闻名。这些橘红色的鸟居绵延铺展,覆盖长达4公里的山路,宛如一道穿越时空的隧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每一座千鸟居上面都刻有捐赠者的名字、捐赠时间等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除了大的鸟居蜿蜒至山顶,在半山上还有许多小的神庙,信奉者敬奉的小的鸟居,还有供奉青蛙的神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山上下来在这里吃午饭——荞麦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清水寺这座古刹建于公元778年,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之一,其中以悬空的木制舞台闻名,在山上可以俯瞰茂密的森林和京都市区。1994年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现存的大部分建筑始建于公元1633年,被定为国宝的主堂是由139根立柱支撑的,宛如硕大的舞台,又称“清水舞台”。我们去时正在维修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舞台下方是著名的音羽瀑布。三道清泉从高处飞流直下,分别代表长寿、健康和智慧。据说,饮下这三道泉水,就能实现相应的愿。很多游客在这里排队饮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这里吃小点心喝抹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清水寺主殿下来,经过传统町屋林立的八坂通,尽头是木质榫卯结构的八坂塔(正式名称为 法观寺 五重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根据介绍说,古塔建于公元592年,是在豪族八板氏所创建的法观寺内,所以才叫做八板塔。但经过千年和多次战火摧残,寺内大部分建筑都没有了,目前所见的五重塔为1440年由足利义教所重建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这几张照片是我2016年秋天在清水寺拍的。正赶上红叶似火的季节,红叶与古老的寺庙交相辉映,美不胜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花见小路漫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花见小路位于京都祇园,是一条充满传统风情的古街,以石板路和保存完好的町家建筑闻名。石板路与两旁的古建筑融为一体,行走在这里仿佛穿越了时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出云阿国:日本传统舞蹈“歌舞伎”的创始人,据传为江户初期的人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华灯初上,巷子里的灯逐渐亮了起来。与白天的花见小路完全不一样,似乎入了夜色的祇园更具有古代日本的风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鸭川旁的餐馆吃晚饭。在餐馆内俯瞰鸭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鸭川是一条贯穿京都中央,南北长31公里的河流,河水十分清澈。从古代起,居民已经住在河流的两旁,虽然京都早已不是首都,但仍然有很多外国及本地游客前来游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怀石料理”起源于日本的禅宗茶席。最初的目的很简单:在茶道过程中,客人可能会感到饥饿,所以准备了这些“茶前小料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但现已不限于茶道,成为日本常见的特色菜,就是将应季食物以羹、脍、炙和煮菜。盛放朴实无华的粗陶器皿里,每一道菜都极其用心,凸显了食材的本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天的游览结束了,虽然有一些累,但是收获颇丰。疲惫却满心欢喜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京都游还要继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9年3月21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谢谢大家浏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