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巨流河》的第七章“心灵的后裔”较完整的记述了齐邦媛从教的生涯,她由做代课老师到成为台中一中的正式老师,由台中一中辛勤付出的几年,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得到了去美国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学习两年的机会,这为她的外语文学方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之后到大学任教,成立了国立中兴大学外文系,並拓展了外语文学的发展。</p><p class="ql-block">齐邦媛在台中一中工作的几年,为台湾培养出一批批各行各业的人才,她深切地体会到学生是心灵的后裔,这对我而言,也有着自己的体会和收获。教书从来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传递,能将我所读、所思、所想的内容与他人分享,授渔于人,是件很幸福的事情。他们,都是我心灵的后裔。</p> <p class="ql-block">合上书页,《巨流河》第七章“心灵的后裔”带来的震撼仍在心中翻涌。齐邦媛先生以细腻而深沉的笔触,在这一章中,跨越时空,回溯先辈的精神轨迹,将个人的生命感悟与家国情怀交融,让我看到了精神传承的力量如何穿透岁月,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荡出永恒的涟漪。</p><p class="ql-block">在这一章里,齐邦媛先生深情讲述了家族中那些令人敬佩的长辈,他们的故事仿佛一部部鲜活的历史画卷。父亲齐世英在动荡年代投身革命,为理想奔走呼号,历经风雨却始终坚守心中的信念;哥哥齐振一在教育领域耕耘,致力于培养有识之士,用知识的火种照亮黑暗。这些先辈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他们的经历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却从未放弃对家国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的精神,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家族前行的道路,也为后代树立了不朽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心灵的后裔”,不仅是血脉的延续,更是精神的传承。齐邦媛先生在成长过程中,深受家族精神的熏陶。即便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她依然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对文学的热爱,这正是先辈们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精神的延续。她在苦难中求学,在困境中坚守,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用文字记录历史、传递情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担当与使命。这种精神的传承,不是简单的言传身教,而是在血脉中流淌、在心灵深处扎根的力量,让每一个“后裔”都能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坚守自己的信仰。</p><p class="ql-block">这让我不禁思考,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又该如何成为先辈精神的“心灵后裔”?我们或许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颠沛流离的生活,但先辈们身上所体现的爱国情怀、责任担当、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永远不会过时。</p> <p class="ql-block">在学习中,我们应该像先辈们一样,不畏困难,勤奋刻苦,用知识武装自己,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努力奋斗;在生活中,我们要心怀家国,关注社会问题,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他人、服务社会;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要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去克服,不抱怨、不退缩,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p><p class="ql-block">《巨流河》第七章“心灵的后裔”,让我看到了精神传承的伟大意义。它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让先辈们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接过先辈们手中的接力棒,成为真正的“心灵后裔”,让那些闪耀在历史长河中的精神之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壮丽篇章。</p> <p class="ql-block">(待续)</p>